书城亲子读家训学家教:家长必修的7堂课
10851300000040

第40章 学习贵在掌握要领,避免钻牛角尖

“家训”

孔子曰:“学也禄在其中矣。”今勤无益之事,恐非业也。夫圣人之书,所以设教,但明练经文,粗通注义,常使言行有得,亦足为人;何必“仲尼居”即须两纸疏义,燕寝讲堂,亦复何在?以此得胜,宁有益乎?光阴可惜,譬诸逝水。当博览机要,以济功业:必能兼美,吾无间焉。

——《颜氏家训》

“释义”

孔子说,“俸禄就在学习之中。”而今这些人却在那些毫无益处的事情上下功夫,这恐怕不是正道吧。圣人的书,是用来教育人的,只要能熟读经文,粗通注文之义,使之对自己的言行经常有所帮助,也就足以在世上为人了;何必对“仲尼居”三个字就要写两张纸的疏文来解释呢,你说“居”指闲居之处,他说“屠”指讲习之所,现在又有谁能看得见?在这种问题上,争个你输我赢,难道会有什么好处吗?光阴可惜,就像流水般一去不返,我们应当广泛阅读书中那些精要之处,以求对自己的事业有所助益。如果你们能把博览与专精结合起来,那我就十分满意,再无话可说了。

“学家教”

知识的海洋无穷无尽,孩子在学习中要善于掌握要领,才能学有所得;显然,在学习上钻牛角尖不但会耗费孩子过多的精力,还会让他们失去把握知识全貌的机会。大千世界五彩缤纷,在有限的时间里掌握知识要领,是不断长进的前提。

1.消除孩子上课钻牛角尖的倾向

父母都关心孩子的学习,包括他们上课听讲的情形。在开父母会,或者家访的时候,父母一般都会从老师那里了解孩子上课、作业、考试等各种情况。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听课占据着孩子大部分学习时间,是学习环节中的关键,因此要引导孩子会听课,避免在课堂上钻牛角尖。

比如,有的孩子喜欢把一个问题搞清楚再去学习下一个问题,在课堂上表现为:孩子遇到些听不懂的问题,或者对老师讲的内容有新想法,就会陷入思考中去,而老师还在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地往下讲;于是,孩子中断了听课,去死抠某个问题,破坏了听讲的连续性和整体性。当孩子从“牛角尖”中醒悟过来的时候,恐怕老师早就讲解其他问题了,孩子搞不清眼前的状况,就会陷入被动,长此以往很容易落下许多课程。

《颜氏家训》提醒父母在教育孩子学习的时候避免钻牛角尖,就是为了让孩子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握要领,真正学有所得,学以致用。孩子在听课的时候遇到不懂的问题就抓住不放,会扰乱整个听课计划,会让听讲的效果很糟。

实际上,暂时不明白某个问题很正常,何况孩子还是个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到新知识。因此,从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效果的角度来看,想要在课堂上有更大的收获,孩子必须善于抓要领,而不是钻牛角尖。其实,孩子可以把暂时不懂的问题记下来,留到课后去解决;还可以坚持做课堂笔记,时刻跟随老师的思路前进,即使遇到不懂的问题,也可以把它们清楚地标记下来,便于课后查阅、解答。更重要的是,通过做课堂笔记,孩子可以掌握老师讲课的要点、重点和难点,加上孩子做笔记时眼、耳、手、脑并用,就最大程度上增强了课堂上的学习效果。

做任何事情都有规律可循,孩子在学习中不仅能掌握知识,还能进行系统学习的训练。面对庞杂的知识,怎样才能最快地掌握他们,这在很大程度上考验着孩子对信息的理解、获取和吸收能力。孩子能够抓抓学习要领,而不是钻牛角尖,就在智力水平上提升了自己,增强了学习能力。

2.注重培养孩子观察、思考的能力

学习本身是一个接受信息、观察思考的过程,从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积极主动预习、专心听课,到学会自己留作业、及时复习,每个环节都需要孩子把握关键、掌握大局,而不是在个别问题上耗费过多精力。在学习上,掌握要领是一个基本原则,而让孩子学会思考则是关键。

有一个广为人知的故事,即“金子”与“金手指”的故事。一个人要很多金子,终究会有花完的那一天,而有了“金手指”就可以点石成金,有源源不断的财富。同样的道理,孩子在学习上抓住要领,就是具备了“金手指”,能够在日后学习中不断快速获取新知识。

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抓住要领,而不是在一些问题上钻牛角尖呢?关键是注重培养孩子的观察、思考能力,增强自身学习能力。

首先,要让孩子跟随老师的节奏抓好学习,同时又让他们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在学习过程中,老师是个拐杖;当孩子掌握了基本的概念后,就要向灵活运用上转移,学会独立思考,摆脱对老师的长期依赖性。当孩子学会自主学习的时候,他们才能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努力掌握知识要领,而不是在一些问题上钻牛角尖。

其次,要引导孩子在学习中多思考,多动笔,多总结。观察与思考能力的培养需要在总结中完成,经过一段学习,孩子要进行总结才能巩固成果,进而深入到知识的核心,对知识体系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同时,在总结过程中,孩子还能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应用能力和思维能力,并进一步激发自己的学习热情,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

再次,要帮助孩子掌握当前条件下获取信息的工具和手段。在目前的背景下,“学习”不仅是过去的“听听写写”了,也不是简单翻书本、看报纸。一个人如果不懂电脑的应用、不善于到因特网上查阅信息,就很难获取更多新知识,也就难以对未来趋势有总体的把握。因此,拘泥与书本知识,不能通过更广阔的渠道获取知识,也容易钻牛角尖。

“专家建议”

(1)父母要引导孩子掌握各门学科的基本学习方法,让他们抓住其中的关键。一般来说,每门功课都有内在的规律,比如语文是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除了在课堂上学习基本知识外,还要在生活中学会观察、总结;对数学,则要培养浓厚的兴趣,弄清基本概念和各种定律。

(2)父母要注意培养孩子做事精通的性格。在学习上掌握要领,除了要避免钻牛角尖外,还要避免另外一个极端,即蜻蜓点水,对各门知识缺乏系统了解与把握。在学习上不求甚解,含糊了事,只把原书文句照本宣科,好比吃东西不加细嚼、品味,也不消化、吸收一样,到头来不能掌握要领,只能糊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