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黄陵文典:黄帝故事卷
10850500000119

第119章 黄花泉的传说

距黄陵县城南约1里路的地方,有一个不大的山沟,它就是黄陵八景之一“南谷黄花开晚节”所指的南谷——黄花沟。南谷的黄花之所以有如此的名气,那是因为沟内有一个黄花泉。提到黄花泉,还有一段古老而又充满神秘色彩的传说。

相传,黄帝大战蚩尤获胜后,班师回营,“风伯”“雨师”打扫着道路上的灰尘,虎狼、腾蛇前面开道,鸨鸪(bǎo ɡū,音保孤)鸟驾着车子,就连大象也顺从地挽在车子之前。大队人马前呼后拥好不威风,每到一处臣民都是兴高采烈,夹道欢迎,纷纷赞颂黄帝为民除害的功德。

当黄帝和他的人马路经桥国时,看到这里的百姓怨声载道,纷纷逃离此地。大恩大德的黄帝就停下车子,询问百姓疾苦和逃难的原因。原来这里的百姓生活很富庶,沮河沿岸种着五谷作物,人们居住在离沮河不远的山洞里。前不久,不知从什么地方来了一个妖怪,那家伙生得青面獠牙,眼似铜铃,发如烈火,力大无穷,怒吼一声天摇地动。许多志士在和他交战的时候,都被它吃掉,百姓出于无奈只得搬离洞穴,风餐露宿。每天都要给那妖怪供奉最好的食品,如果不这样,等他出洞后,就到处伤害百姓,以人为食。百姓不愿做那妖怪的口中之物,于是纷纷逃离,到别处谋生。黄帝听罢非常愤怒:“大胆的妖怪,竟敢这样残害百姓!”便派人去把那妖怪的底细摸清。

再说那妖怪,是从遥远的西方来的,看到这里山环水绕,土地肥沃,百姓兢兢业业勤劳耕作,生活得比较富足,便生起了独占桥国的邪恶念头。不久,他提出和桥国的首领交战,经常率领百姓在田间耕作的首领,怎么能敌得过妖怪,妖怪没有花多大的力气就杀败了桥国的首领,并且吃了他。现在,那个妖怪在洞里正为桥国的百姓没有送来食物而大发雷霆,一个小妖来报告:“大王,事情不好,公孙轩辕来桥国了。”妖怪很不高兴地说:“来他来吧,何必大惊小怪。”小妖连连叩头说:“大王还不知道那公孙轩辕的威力,听外面的臣民说,轩辕大战蚩尤获胜,还准备和大王在桥国交战。”妖怪暗暗一惊,心想:这个公孙轩辕竟这样厉害,我根本敌不过蚩尤,难道威力那么大的蚩尤真的败于他手?不可能的,莫非是想吓我归附于他。于是冲着小妖说:“去去,大王自有办法。”

桥国的百姓听说黄帝要和妖怪决战,纷纷探听妖怪的虚实,及时给黄帝报告。大臣容作看到桥国的庶民百姓如此爱戴黄帝,心里当然非常高兴,便给黄帝出主意说:“桥国的地形险要,土地肥沃,百姓勤劳,最主要的是民心可取,不妨就在这里立国吧。”人马驻扎在桥山的西北山根下,并且让容作把战胜蚩尤所获得的战利品,分给无法生活的百姓,然后和手下的人一起商量对付妖怪的办法。黄帝主张他一人去与妖怪决战,容作说:“这个妖怪虽说比蚩尤弱,但仍不可小觑(qù,音去),还是再想想其他办法,这样才有战胜它的把握。”黄帝问:“能有什么办法呢?”容作贴着黄帝的耳朵,小声说了些什么,黄帝连连点头,笑着说:“就这么办吧!”容作派人通知那妖怪,约定第二天黄帝要与他决战。

这天天色晴朗,黄帝的大队人马在沮河边列成方阵,龙旗飞舞,士气高昂,单等那妖怪出来迎战。瞧那妖怪,虽说也有不少人马,但士气低落,原因是桥国的百胜自从黄帝来后,不再给妖怪供奉食品。妖怪远远望着那身材魁梧,精神抖擞,蚕眉下闪着一双威严目光的黄帝,不由得暗暗吃惊。

黄帝按剑大声喝问:“大胆的妖怪从何方来?敢如此残害百姓!”妖怪答道:“葱岭而来。这是我的地盘,与你何干?若愿退兵,本大王跟你平分地盘!”黄帝明白,这家伙用的是缓兵之计,不知又想搞什么鬼名堂。黄帝并不回答它提的问题,只是数落它的罪状:“残害百姓,吞食人身……”最后才说:“公孙轩辕不是和你争地盘,只是救百姓出水火。”妖怪恼羞成怒,投过一块飞石。于是双方在沮河边上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厮杀。

黄帝挥舞石剑,妖怪持着石刀,剑来刀去,气势逼人,大战数回合不分胜负。忽然妖怪那边要求停战,原来是桥国的百姓,借妖怪出兵时后方空虚,冲进了山洞。虽说山洞幽曲深邃,但曾经在这里生活居住过的百姓,对里面的一切当然是了如指掌,不用多大工夫,杀了妖怪的弱兵老少。妖怪听了这一切,无心恋战要求讲和。黄帝想起了被妖怪所吃的首领、勇士,看着百姓眼巴巴地望着他,深深地感到自己的责任,若不以武力征服这家伙,桥国的人们是会失望的。就不理妖怪的话,愈战愈勇。那妖怪见讲和骗不了对方,也再没有别的办法,只得豁出命来决一死战。黄帝信心百倍,妖怪孤注一掷,这确实是场恶战。从上午直杀到下午,桥国的百姓拿出仅有的一点食物,来慰问黄帝和他的将士们。妖怪呢?本来近几天食物就不足,看着对方吃东西,又想到自己的老窝被抄,干瞪着眼没办法,再次提出讲和。天时、地利、人和。怎能失去这良好而又难得的战机呢?黄帝同将士一起出战,与那妖怪的乌合之众展开一场厮杀,最后以黄帝和桥国人民的获胜而告终。

再看那妖怪,跪在威严的黄帝面前,垂头叹气,宛若丧家之犬,只求黄帝饶它一条性命。杀了吧,这家伙百依百从;不杀吧,解不了桥国百姓的血恨。黄帝正在犹豫不定的时候,大臣容作走到黄帝面前,他看出了黄帝矛盾的心理,小声地对黄帝说:“咱们讲的是仁义,要建立的是礼仪之邦,杀了这妖怪会不会有人说您残忍?”黄帝问道:“你看怎么处理合适?”容作侃侃答道:“这家伙罪恶累累,实在应该杀掉。但念他是一条性命,压在洞前的那山下,慢慢地醒悟吧。”随后黄帝掀起大山,那妖怪也就老老实实地钻到底下,服服帖帖地接受黄帝对他的惩罚。

黄帝要班师回朝,桥国的百姓听说后无不叹息掉泪,纷纷要求黄帝留下做他们的首领。黄帝再三推辞,请求的人越来越多,最后勉强答应,桥国的百姓才转悲为喜,为自己有这样一个开明勇敢而又善战的首领而高兴。

桥国,在黄帝的治理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百姓安居乐业。黄帝虽说年过百岁,还亲自到田间与臣民一起耕作,各种事情处理得非常妥当,黄帝还任命仓颉为史官,并和他一起创造了文字……是黄帝把沮河沿岸首创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再说那妖怪,看到这一切,感动地流下泪来,既恨过去自己作恶太多,又恨现在无法赎罪。黄帝见那妖怪流眼泪,打算放他出来,只是手下的臣民说,那家伙恐怕是假流泪,再压他一段时间,黄帝也就依了百姓。

一晃5000年过去了,黄帝升天的时候竟忘了放那妖怪出来。久而久之,妖怪的眼泪涌成了一个清泉,平日总是苦楚地闭着眼,每60年才睁一次,那时人们会看到,水泉里尽开着鲜艳夺目的金花。人们就叫这泉为黄花泉。汩汩的泉水过去淌,现在还淌,今天的黄花沟的几十户居民,就饮的是黄花泉的清水!

整 理:何炳武 刘 杰

流传地区:陕西黄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