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延寿10年的健康习惯
10850400000117

第117章 过了保质期,好药变毒药

由于食品卫生和个人身体素质等问题,人们难免会与疾病产生瓜葛,一些严重的疾病必须及时到医院就诊,但一些轻微疾病则可以选择自己吃一些对症的药物治疗。

现在不少市民对日常的感冒、胃痛、腹泻等一些“小毛病”,往往不去医院就诊,而是自行购买药物进行自我诊疗,这种做法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开支,也非常方便。因此,家庭小药箱已成为许多家庭的必备之物,但是不少人没有定期清理家庭药箱的习惯,有些药在家庭药箱中躺了几年也没有派上用场,人们对这些药物不闻不问,这样会产生一些问题,难免会出现误服过期药品的现象,轻则没有达到治疗效果,重则增加病情。

在很多人看来,家庭设立的小药箱,有个头疼脑热的使用起来既方便又省事。以前感冒发烧什么的,常常随便从抽屉里寻点药吃,很快就能缓解症状,几乎没想过要看药品保质期。再说,就算药品过期,扔了也觉得可惜,只要不是超过保质期很长时间,就直接吃了。

殊不知,药品一旦过了有效期,药品就成为劣药。不仅意味着失效,有些还可能发生霉变。若大剂量地服用,不但达不到预期的疗效,还隐藏着不少隐患,极有可能加大药品的毒副作用,服用后,可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药品过期后,其有效成分含量降低,药品发挥不出原来的药效,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往往会延误病情。有时,甚至还会导致药品化学成分的改变,对人体产生损害。比如,维生素C在空气中放置时间过长,容易被氧化,而氧化后的维生素C对人体有害。磺胺类、青霉素类药品过期,则容易引发过敏和休克,病人服用后,非常危险。

存放时间过长的药品存放的温度不能达标,药品自身可能分解出一些有害杂质,这些杂质对人体容易造成一定危害。药品长期存放在干燥的地方会脱水;存放在潮湿处,药品也会吸潮。吸潮或脱水后,药品进入人体内会不分解,因此,人体吸收不到有效成分,“吃了等于白吃”。

冲剂、蜜丸等药品在一定温度下会发生霉变,滋生细菌,而这种霉变是用肉眼难以识辨的。如果发现家中药品出现霉变、糖衣变色、结块、药片受潮、融化、虫蛀、发酵等异常或变质现象,都不应该使用,以免引起中毒。

药品保存过程中,最好保留原包装,这样便于识别,便于掌握用法、用量。如果不方便使用原包装,最好选用干净的小瓶盛装,将药物的名称、服法、剂量等清楚地写在胶布上,然后贴在包装瓶上。用剩的药如不想保存,应在丢弃前把药物从包装中倒出,防止他人误食误用。

家庭存放药品要合理、科学。应尽量选择不良反应较少的药品:这类药品的不良反应已得到充分临床证实,一般说明书上都有明确说明、容易发现和预防;选择疗效稳定、用法简单的药物:尽量选择口服药、外用药、常见病、多发病用药;注意有效期与失效期:药品均标注有效使用期和失效期,超过有效期便不能再使用,否则,会影响疗效;要注意药物的保存:一般应在避光和干燥的环境下保存,阳光能加速药物的变质,特别是维生素类、抗生素类药物,见光后会变色,导致药效降低,甚至变成有毒的物质。一旦发现药品在外观上有改变,绝对不可再用;内服药和外用药不要混在一起,要分开存放,以免误拿误用;一般3~6个月应检查药品是否超过有效期。

随意丢弃大量过期药品,不仅对自然环境污染较大,还会危害人体健康。另外,切记千万不要把过期药品转卖给走街串巷的药贩子。

温馨提示

将药品放在安全可靠的地方,不要让儿童拿到,以免其偷服、误服而发生中毒。家庭用的消毒灭蚊、灭蟑类药品,决不能同家庭储备的药品混放,以免发生意外。家庭中的常备药箱要经常清查,应核对说明上的时间,一有过期药物就马上淘汰,谨防家人患有疾病时误服。除此,也要注意那些尚在有效期的药品,检查药品是否发霉、粘连、变质、变色、松散、有怪味。如果过期药品变质应及时扔掉,并补充新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