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亮与小涛同住一幢楼,同上一所幼儿园。他们的妈妈也都很疼爱孩子,但是两人的观点不同,做法不同,教育结果也就很不一样。孩子上幼儿园中班时,老师要求孩子学习整理床铺。两个孩子清晨起床按照老师教的方法,自己动手叠好了被子。
面对孩子自己动手叠的并不整齐的被子,两位母亲是怎样做的呢?
亮亮的母亲气冲冲地冲孩子喊着:“我说你不会叠,你偏要逞能,看!叠得乱七八糟,像什么样子!走开,让我重新给你叠。”妈妈毫不犹豫地把孩子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叠好的被子打开,重新叠了起来。亮亮灰溜溜地走到一边,伤心透了,从此他不愿再“逞能”,不愿再尝试着自己做事情,反正妈妈能干,让妈妈去干好了。
小涛的母亲欣喜地赞赏着孩子:“哟!今天小涛自己叠被子了,真能干。来!让妈妈看看。嗯,不错,如果这个地方再整理一下就更好了。”妈妈一边说着,一边教孩子怎样把被子叠得更整齐。小涛受到鼓励,不仅把被子叠得越来越整齐,而且独立做事的兴趣和信心都越来越强了。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变成矫健的雄鹰,但要让雏鹰变成雄鹰,就必须让它自己去飞。因此,要想让孩子长大成才,自立于社会,一定要从小就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提高他们的独立意识与能力。在这一点上,小涛的妈妈的做法是正确的,也是有远见的。
教育家卡尔·威特反复强调,孩子自己能做的事,就让他自己去做,父母千万别替他去做。这个准则对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至关重要。对小卡尔的教育,他一直遵循这个准则。
卡尔认为,替孩子做他们能做的事,是对他们积极性的最大打击,因为这样就剥夺了他们进行实践的机会,就等于对他们说:“我不相信你有能力和勇气来把这事做好。”
卡尔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孩子,因他的父亲去世了,他的母亲倍加疼爱他。当孩子已4岁时,母亲还是整天喂他吃饭,替他穿衣穿鞋。当他再大一些的时候,他仍然不会自己吃饭,不会自己扣衣服上的纽扣,也不会穿鞋。而和他同龄的孩子却把这些小事都做得很好,相比之下,他显得手忙脚乱,而且很可怜。有人告诉他的母亲,让他自己去做这些事情吧,因为像他这么大的孩子应该会穿鞋戴帽了。可是他的母亲却说:“我爱我的孩子,他现在是我的一切,我宁愿为他做出更多的牺牲。”
在卡尔看来,这位母亲这样做正是害了她的孩子。一个好母亲,她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的一切都贡献给她的孩子,却不知道她的做法实际是在告诉孩子:你是无能为力的,没用的。
孩子到了1岁,就已经有了独立的意识,他们什么都要来一个“我自己”,自己拿小勺吃饭,自已跌跌撞撞地搬小凳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不仅要独立穿脱衣服、洗脸洗手,而且还要自己洗手绢、洗袜子,自己修理或者制作一些玩具,甚至还想自己上街买东西、自己洗碗。对于孩子正在增长的独立意识,家长一定要予以重视,并支持、鼓励他们:“你只要好好学,一定能做好!”千万不能泼冷水“你还小,干不了!”
卡尔夫妇在培养孩子独立意识方面做得很好。
当小卡尔应该学会自己穿衣服的时候,他们就开始让他自己尝试,一边指导示范,一边看着他自己穿好。从不催促他,只是慢慢地说:“你是可以自己穿上的,慢慢来,不行爸爸妈妈再帮你。你忘了,你已是一个大孩子了。”如果小卡尔还坚持不能自己穿,他们就继续鼓励他:“你肯定能自己穿上。爸爸妈妈闭着眼睛数十下,看你能不能穿上。”这时小卡尔可能继续下去,也可能开始哭起来而不再做任何努力。他们这时就不再理他,当小卡尔发现他的哭闹并不能引起父母的同情时,就会继续尝试靠自己解决问题。这样,小卡尔很快就学会了自己穿衣服。
卡尔还讲述了德国人是如何培养孩子独立意识的。在古代德国时期,儿童就被当做独立的成人来对待。贵族们往往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另一个城堡的其他贵族那里,学习怎样做真正的骑士。他们认为在离家独立成长的过程中,可以使孩子具备一个骑士所应有的素质和知识。可见,对孩子独立意识的重视,是自古以来的一个优良的传统,这对民族和国家的发展极其重要。
卡尔认为,这种传统意识至今并未遭到摒弃,很多父母甚至认为这是比传授孩子知识更重要的职责,他们放手让孩子去锻炼,以培养孩子自立自强的能力。他们的这种做法是应该得到极力推崇的。但有些家长总怕孩子做不好,习惯于包办代替,习惯于指手划脚,总以担忧的目光注视和提醒孩子,或者干脆替孩子扫除障碍,铺平道路。这种态度和做法,有意无意地束缚了孩子的手脚,阻碍了他们独立性的发展。
在对小卡尔的教育过程中,卡尔就非常注重对独立意识的培养。小卡尔刚出生,卡尔夫妇们就把他放在摇篮里而不是抱在怀里给孩子喂奶规定时间,如果没到时间孩子再怎么哭叫也不喂。
卡尔·威特指出,真正具有独立精神的人对自我意识有一种强烈的需要,他们不借助于任何的依赖就能形成自己的意向,做出他们自己的决定,自我实现的方向指引着他们履行自己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