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疯狂的温州商人
10849300000051

第51章 找市长不如找市场

老实人:自己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政府的力量是很强大的,所以必要的时候要借助政府的力量。

温州人:自己的事情,干吗找政府?找市长不如找市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才是出路。

温州人“温州精神”概述为“四自”,即“自主改革、自担风险、自强不息、自求发展”,突出一个“自”字,全没有“等、靠、要”的意识。

不管遇到什么问题,温州人总是积极地自己去解决问题,只要自己能够解决的,他们很少去找政府。温州人是这样说的:“自己的事情,干吗找政府?找市长不如找市场。”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这是温州人的思维方式,也是温州人的行为方式,正是这种自力更生的精神,才使温州人走在了致富的前端。

20世纪80年代的温州市场经济就像一块磁铁,强烈地吸引了外面关注的目光。但是温州三面环水,没有机场,也不通铁路,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人要到温州,得在杭州、福州乘车,忍受近20个小时的颠簸之苦。

于是,建设一座机场就成为了所有温州人当时最大的心愿和迫切的现实需要,但是,建机场的钱却成了一个最大的问题。

对于政府方面来说,温州的机场建设不在国家计划之列,而当时省里也拿不出那么一大笔钱。这时,温州人想到了“中国第一座农民城”——龙港的集资造城的先行经验,于是想到了集资建机场的办法。通过一番预算,建设机场总投资需要1.32亿元,这对当时财政严重赤字的温州市政府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

为了凑齐这笔钱,当时温州市的市委书记刘锡荣,给政府定下了铁规定:“市委机关3年不盖宿舍楼,5年不买小轿车。”

虽然政府有了一定的资金支持,但这是远远不够的,机场建设资金缺口只能采取向民间集资的方式筹集。精明的温州商人看到这是个机会,于是大量民间游资涌入机场建设。最后,温州自筹民资9000万元,这一大笔钱足以补上建机场所需的资金缺口了。

1990年7月,全国第一个以地方集资为主的在机场温州建成并举行了首航仪式,这件事让所有的温州人兴奋不已、自豪不已,因为他们没有等、没有要,就是凭着自己的力量硬是从无到有,建设了一个自己的机场。

俗话说:“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靠自己最好。”从温州人身上我们正是看到了他们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了心中所想。经商要想成功就需要自己去争取,只有自己才是自己最好的依靠。当然。只有有意志要成功的人,才能够获得成功的青睐,只有靠自己的行动去成功的人,成功才会真正降临到他的身上。

1998年,温州人张迈从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先在家乡温州的一个机关当小干部,但是温州人的基因使他无法像别人那样靠打工过日子。于是,张迈毅然辞掉了令人羡慕的工作,来到张家港独立闯荡。

来到张家港后,张迈先是经营起了服装。他靠着强烈的独立自主精神和当老板的决心,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在塘桥镇建起了制衣公司,生产西服、休闲服,并在外地开设了20多家专卖店。作为总经理的张迈,不仅要忙生产,还要忙销售。他说:“没有时间,也没有坐享其成的打算。”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是成功的第一步。张迈对自己的要求非常苛刻。他经常吃盒饭,挤公交车。尽管张迈已经在当地买了住房,但是却没怎么装修,这不仅因为张迈没有时间装修,主要是张迈认为,就目前的情况而言,自己应该把所有的精力放在事业上。

温州人较早进入那些历来被认为低人一等的非公有制经济和商业服务领域,从而率先致富。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主意识是有目共睹的,无论走到哪里,也无论是做大买卖还是做小生意,他们都不觉得自己在人格上低人三分。

温州人“脸皮厚”,他们不怕碰壁,也不怕别人不给好脸色看,他们只有一个念头:不管你怎么看我待我,我就是要赚你的钱!他们千方百计地想,千言万语地说,千山万水地跑,千辛万苦地干。在遇到困难后,不找政府,靠自己去找出路,而这条出路就是经商,不管能赚多少,温州人都要去试。

疯狂语录:

自己的事情,干吗找政府?找市长不如找市场。

——温州经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