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谋划世界的100次会议(上)
10835300000039

第39章 莫斯科谈判会议——二次大战即将爆发

1939年春,欧洲国际格局面临重组,纳粹德国的扩张肆无忌惮,欧洲和平面临严峻考验。3月14日,德国肢解捷克斯洛伐克。3月21日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接见波兰驻德大使,狂妄地要求波兰将但泽地区交还德国。不久,波兰明确表示,绝不放弃对但泽的主权。

希特勒见弱小的波兰不肯向德国低头,怒火中烧。根据希特勒的命令,里宾特洛甫再次召见波兰大使,并恶狠狠地扬言,波兰在但泽问题上不肯满足德国的要求,可能导致德波之间发生战争。

尽管波兰只有一些陈旧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代的武器,但它已从捷克斯洛伐克的灭亡中吸取了教训,对德国的任何退让妥协无异于自杀。波兰外长随后也召见德国驻波大使,强硬地表示,德国任何改变但泽现状的企图或行动,都将被认为是战争行动。

德国大使气得半晌说不出话来,他大声嚷道:“你们是想用刺刀逼着谈判!”其实,这位大使应该知道,纳粹德国一直是以这种方式推行外交政策的。

希特勒现在知道,单用恐吓和威胁已不可能使波兰人让步。4月3日,他下达以武力征服波兰的“白色方案”。

纳粹德国贪得无厌的扩张,使英国首相张伯伦陷入尴尬境地,张伯伦向英国人民许下的《慕尼黑协定》将带来欧洲一代人的和平的承诺,成为对自己无情的嘲讽。他明白,希特勒即使得到但泽也不可能就此止步,欧洲战争已不可避免。张伯伦清楚地知道,英法的力量并不足以抗衡德国,必须借助前苏联的力量。3月21日,英国建议,英、法、苏、波4国进行协商,采取共同步骤和行动。

张伯伦的提议得到前苏联的响应,法国也表示支持,但是波兰坚持所谓“等距离外交”,拒绝加入这个对付德国扩张的共同阵线,害怕由此给德国提供侵略口实。

4月15日,英、法、苏开始在莫斯科就缔结对付德国的联合阵线举行谈判。

莫斯科谈判刚刚拉开序幕,因意识形态、国家利益的对立所产生的互不信任就开始为谈判设置障碍。英法要求前苏联对英法保证的波兰、罗马尼亚、希腊、土耳其、比利时承担援助义务。前苏联同意英法的要求,但它要求英法同样对前苏联邻国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承担援助义务,这一建议被英法拒绝。英法不肯为波罗的海沿岸国家提供安全保证,引起前苏联不满。双方发生激烈争执。

更为严重的是,波兰和罗马尼亚在接受英法保证的同时,却由于历史和政治的原因,拒绝接受前苏联的安全保证,不肯放弃反苏立场。波罗的海的芬兰、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和立陶宛,因为害怕德国的报复,拒绝英法苏三大国的安全保证。芬兰和爱沙尼亚甚至扬言,如果三大国在没有取得它们同意的情况下就对它们提供保证,将被视为对它们的侵略。6月7日,爱沙尼亚、拉脱维亚与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这一切都为三大国在莫斯科的谈判设下了难以逾越的障碍。

由于莫斯科谈判受挫,英国开始与德国进行秘密接触,前苏联则一直与德国进行“商业贸易”谈判。

为了打破僵局,前苏联建议将政治谈判先搁置一边,进行更重要的军事谈判。

英法虽接受前苏联的建议,但并没有真正改变对谈判的消极态度。英国派退役海军上将德拉克斯为首席军事代表。法国派一位名叫杜明克的兵团司令作为首席代表。前苏联派出的代表却是国防人民委员伏罗希洛夫。斯大林看到英法只派出一些二三流角色,十分恼怒,认定英法并不真正想与前苏联结盟。

更为恼人的是,英国代表团并没有乘飞机去莫斯科,而是乘一条海轮,在航行了半个月之后于8月11日才抵达莫斯科。这个代表团甚至没有携带英国政府颁发的全权证书。这进一步加剧了前苏联的不满与怀疑。

8月12日,莫斯科谈判转入军事谈判。伏罗希洛夫首先陈述了前苏联的抗德计划。他表示,前苏联将在西线部署136个师的兵力,一旦英法遭到德国入侵,前苏联将以相当于英法抗德兵力的70%的军队投入战场;如果德国入侵波兰和罗马尼亚,英法必须向德国宣战,前苏联将投入与英法对德作战的同等兵力;如果德国入侵波兰,英法必须投入相当于前苏联投入作战兵力的70%的军队,共同对德作战。

对于前苏联的建议,英法代表保持沉默,不置可否。

伏罗希洛夫不愿等待,他直率地问德拉克斯:“一旦战争爆发,英国可以派多少部队赴欧洲作战?”

德拉克斯迟疑了一会,才回答说:“目前只可以派出5个步兵师和1个摩托化师。”

听了德拉克斯的回答,伏罗希洛夫从内心感到失望。

翌日,谈判继续进行。这一次伏罗希洛夫又提出更令英法头痛的问题。他声称,前苏联并不与德国接壤,一旦投入对德作战,必须穿越波兰和罗马尼亚领土。他要求英法运用自己的政治影响力,说服波兰和罗马尼亚同意苏军入境。

英法代表声称,他们没有资格来回答这样的政治问题,过境问题是前苏联与波兰、罗马尼亚的事,应由这两国自己来回答。

前苏联拒绝接受这样的回答,明显地表示不满。8月15日,法国政府正面向波兰政府提出允许苏军过境的问题。波兰政府立即断然加以拒绝,它认为,苏军在波兰领土上作战并不会给波兰带来安全利益。

由于法国直接面对德国侵略,它不希望谈判破裂。因此,法国向英国建议,不管波兰采取什么态度,它们都“同意”苏军进入波兰作战。英国拒绝了法国这一建议。

莫斯科军事谈判同样陷入死胡同。

斯大林认为,英法不肯与前苏联结成平等的盟友,前苏联不能继续等待,必须采取行动捍卫自己的安全利益。他选择了与德国缔约。

8月23日,苏德正式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和附加议定书;

翌日,英法代表要求会见伏罗希洛夫,希望了解现在前苏联是否还继续进行谈判。

8月25日下午1时,伏罗希洛夫最后一次会见英法代表,直截了当地说:“鉴于政治形势业已改变,继续谈判已经没有什么用处了。”

莫斯科谈判曲终人散,正式关上大门。世界人民期望看到的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在萌芽阶段就夭折了,希特勒发动世界大战的时机成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