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儿童现代生活与健康
10832700000008

第8章 精粮与粗粮

1.精粮与粗粮的营养成分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粗粮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受成年人的影响,吃粗粮成为了“时尚”和“健康”的代名词,在健康食品的名片中看到最多的就是粗粮。粗粮主要包括谷物类(玉米、小米、红米、黑米、紫米、高粱、大麦、燕麦、荞麦等)、杂豆类(黄豆、绿豆、红豆、黑豆、蚕豆、豌豆等),以及块茎类(红薯、山药、马铃薯等)。各种粗粮所含的营养素各有所长,燕麦富含蛋白质;小米富含色氨酸、胡萝卜素、铁和B族维生素;豆类富含优质蛋白、脂肪;高粱富含脂肪酸,还有丰富的铁。与粗粮相比,精白米和精白面在粮食加工过程中损失了一部分营养成分,最严重的当属维生素B1及无机盐的损失。粗粮的加工简单,保存了许多细粮中没有的营养成分。从营养成分上看,粗粮蛋白质含量相对偏少,淀粉、纤维素、无机盐,以及B族维生素含量丰富。同样质量的细粮与粗粮相比,肯定是细粮的总体营养价值要高些。

2.粗粮对儿童健康的影响

儿童期是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营养素的需要也是相对最多的,其中蛋白质是生长发育最重要的营养素。粗粮中蛋白质含量较细粮少,长期食用粗粮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1)儿童的消化器官还在不断成熟,年龄越小,消化功能越不成熟。粗粮粗糙,不容易消化吸收。婴幼儿添加辅食还是以细软的精米白面为主。随着年龄增长,可以逐渐、适当添加一些容易消化的粗粮,如小米。循序渐进增加粗粮的比例,突然增加粗粮的进食量会引起肠道反应。

(2)粗粮所含纤维素较多,可以影响肠道对其他的营养素吸收。食用过量的粗粮会阻碍机体对钙、铁、锌、磷等无机盐和微量元素的吸收,影响肠道内无机盐的代谢平衡,因此吃粗粮的同时应增加对这些无机盐的摄入。因为粗粮主要是纤维素,进食粗粮的具体数量则可以用纤维素作为基准来衡量,与人体每日吸收的热能成正比。一般来说,成年人日吸收热能为1800卡,需要纤维素25克,2400卡热能则需30克纤维素,2800卡热能需35克纤维素。1~18岁的少年儿童需要的纤维素以年龄数加5~10克为宜。

(3)粗粮含有丰富的不可溶性纤维素,有利于保障消化系统正常运转,它与可溶性纤维协同工作,可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的浓度,增加食物在胃里的停留时间,延迟饭后葡萄糖吸收的速度,降低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和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现代儿童中有不少肥胖的孩子,他们食肉较多,食蔬菜、水果较少。他们离成人病的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和心脑血管疾病越来越近。如果日常膳食搭配些粗粮,可以弥补细粮中纤维素以利于排便和体重控制。每天摄入的粗粮总量不要超过当日主食总量的1/4.

(4)粗粮中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可以促进肠蠕动,对防止小儿便秘也有良好作用。这些纤维素有助于抵抗胃癌、肠癌、乳腺癌、溃疡性肠炎等多种疾病。

(5)儿童对食品的口感要求较高,粗粮口感差,儿童不容易接受。口感不好会影响孩子食欲,也会导致营养缺乏。

(6)保证儿童营养均衡,应做到粗细粮搭配,保证食物多样化;粗粮应与肉、蛋、奶搭配,粗粮赖氨酸含量较少,与牛奶等副食搭配可补其不足;同时,儿童应该粗粮细吃,把粗粮熬粥或者与细粮混起来做,可避免口感及吸收较差的问题。儿童可以多吃些腊八粥、小米粥、薏米粥等容易消化的粗粮。在烹饪粗粮之前可以提前浸泡,根据原料不同,浸泡时间也不同。浸泡对粗粮的制作非常重要,不仅可以缩短烹饪时间,而且浸泡之后的粗粮相对软一些,做熟后口感好,更容易吸收和消化。

(7)吃粗粮及时多喝水,粗粮中的纤维素需要有充足的水分作后盾,才能保障肠道的正常工作。一般多吃1倍的纤维素,就要多喝1倍的水。对于平时以肉食为主的人来说,为了帮助肠道适应,增加粗粮的进食量时,应该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

(8)儿童患有疾病时胃肠功能较差,尤其是消化道疾病,胃肠道有一定损伤,粗粮则不易消化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