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儿童现代生活与健康
10832700000003

第3章 儿童健康的保健措施

儿童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经历着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和青春发育期,是人一生中生理和心理发育最快的阶段,各发育时期均有明显的特殊性。儿童健康教育在不同年龄也有所不同。

1.计划期

首先,准父母在计划要孩子前要做好心理准备,要了解科学育儿知识;了解如何才能做到优生优育,还要学习儿童生理和心理、儿童营养和喂养、儿童教养方法、儿童体格锻炼原则和注意事项,以及锻炼的方法;了解儿童常见病的防治、儿童玩具及读物等方面的知识,提高育儿水平,促使小儿健康成长。

2.胎儿期

一旦准妈妈有了宝宝,就要保证孩子在母体里健康成长。要注意预防先天畸形;尽量避免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孕妇要注意心理卫生和劳动保护;进行产前检查和产前诊断;预防宫内感染和窒息。

3.婴幼儿

孩子出生后1~3年,都是与父母、祖父母生活在一起。家庭教育显得很重要。对婴幼儿的生活卫生习惯、饮食习惯、语言、运动、人际关系和品德的培养,也就是从这时开始的。家庭成员,尤其是母亲在这个时期发挥着关键作用。

4.学龄前儿童

这个时期是智力开发的重要时期,要为孩子上学做准备,不仅要让孩子读书写字,还要教育孩子懂得一定的卫生常识和卫生公德,培养爱清洁、讲卫生的良好习惯,培养独立生活能力,促进身心健康成长,为今后的健康打好基础。一旦上学了,就要自己独立地学习、生活。

5.学龄期儿童

加强对学龄儿童的正确引导,加强心理素质、行为规范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包括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语言、运动、学习习惯及与人交往的能力等。培养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心理状态,改变不良行为,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小学生教育包括人体的一般卫生知识教育,主要解剖生理知识、生活卫生习惯的培养和教育,合理营养和饮食卫生、环境卫生知识、常见疾病预防、心理卫生知识、安全意识的培养,体育锻炼与健康、预防意外伤害的教育,学校生活卫生指导。中学生教育包括人体生理解剖和心理卫生知识教育,一般卫生知识教育,青春期生理卫生教育等。

6.青春期健康教育

道德规范教育、安全教育、性健康教育等。青春期是一个机会与危险并存的时期,是一个幼稚与成熟并存,独立与依赖混杂的时期。重视青春期心理发展,并实施必要的健康促进对策将有助于青少年的健康发育。促进青春期心理健康的对策就要提高青少年个体的心理与社会适应能力,通过教育、训练帮助他们学会做决策,进行有效的人际交流,保持良好的情绪;同时,还要提供安全和支持性的生活和成长环境,提供必需的生理卫生服务,在他们需要时给予相应的心理及行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