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儿童现代生活与健康
10832700000029

第29章 电视

在现代社会里,电视让人们能更好地了解社会各种信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快乐,电视已成为每个家庭不可或缺的东西。对于儿童来讲,除了能从电视中得到一些知识,也可以获得快乐,同时有可能成为代替父母与伙伴,成为许多孩子的主要生活同伴。在日常生活中,儿童比成年人更依赖电视,他们会因为电视忘记了吃饭、睡觉,不愿意与人交流,也不愿意参加体育活动。儿童生活在现实社会中,对其道德的认知发展被动接受多于主动选择,除了受家庭、学校、同伴影响外,社会因素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儿童阶段是是非、善恶、公私、奖惩、分享、公正等道德观念形成的主要阶段。电视多样的制作形式及多元化的宣传内容很容易影响儿童道德观念的发展,渗透到儿童道德认识的形成过程中,对儿童健康的影响应该引起关注。儿童看电视需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家长采用一些灵活的限制措施,限定看电视的时间及所看的内容,电视对儿童的智力发育是有益无害的。

1.电视对儿童学习的影响

多数电视节目,尤其是儿童节目、教育节目,图文、语言、行为、趣味等,更容易吸引孩子兴趣,也更容易让孩子理解,给儿童提供娱乐,提供大量的知识和信息,使孩子能学习及掌握大量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和信息,对儿童认识社会及智力发育有很大的好处。电视节目比学校课程更吸引人,更有趣味性,绝大多数自制能力差的儿童,难以抵挡电视的诱惑,常因为看电视占用了学习时间,也会影响学习注意力及学习能力。看电视是一种被动的学习行为,只能通过听和看学习一些知识,而且学习的知识范围也有局限性。因为图像比文字更容易理解,也无需动脑筋,不利于培养儿童主动思考。对电视严重依赖的儿童,他们的语言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特别是掌握数学符号体系的能力也会减弱。看书学习,可以通过刺激大脑,促进大脑发育,促进儿童的分析思考能力。如果没有这样的能力,就会影响儿童主动思维。长时间看电视,户外活动的机会减少,使儿童失去了很多与实际生活接触的机会,妨碍了儿童对自然物质的真实感知及活动能力,而且缺乏与其他人语言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儿童的言语表达能力。根据儿童的年龄、心理特点、理解能力来选择合适的电视节目,合适的时间,并且同孩子一起看电视,针对电视节目中出现的人物、事物、景物等加以讲解,让孩子从正面学习,也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孩子思索回答,了解儿童对电视节目的看法,从而培养孩子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如果将电视学习和书本学习相结合,可以引导孩子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周围的生活具体来谈,可提高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将会收到更好的效果。作为家长,应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帮助孩子选择收视内容。要知道,孩子的好奇心、模仿性都比较强,对于电视中的一些节目片段,他们分不清是非时会盲目接受,电视中不健康或不适于幼儿看的节目会对儿童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在每天看电视的时候,家长最好能抽出一些时间和孩子一起收看,并帮助儿童选择一些适合他们看的集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的少儿节目,尽量不要让孩子在无人监护下看电视,最好不要在孩子房间安装电视。总之,看电视如同一把双刃剑。我们不仅要引导儿童有目的地观看电视节目,同时也要防止负面影响,才能收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2.电视对儿童心理的影响

儿童的心智尚未发育完全,对社会上的是与非分辨不清,对电视节目缺乏理智的选择,有许多内容还不能理解,有些不健康的内容可以影响孩子的上进心,受暴力及低级下流内容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儿童的心理早熟、语言和行为越来越成人化。儿童对爱情、婚姻根本没有任何概念,他们过早地接触表现爱情的电视剧,很难理解成年人谈论的话题,让他们本来天真的心灵过早地成熟,对他们将来的发展势必造成不好的影响。经常看武打凶杀片、惊险动作、战争等电视节目,对于年龄小的儿童,他们陷入紧张、恐惧状态,影响身心健康发育;一些暴力的镜头会使孩子脾气变得暴躁,叛逆性很强。暴力节目还会使儿童对社会产生消极的观念,认为这个社会就是人与人之间互相争斗的社会,现实世界也像电视上呈现的那样充满危险,他们也就开始不再相信任何人,缺乏安全感,最终会变得愤世嫉俗、对周围的世界充满疑惑,进而养成说谎、戏弄别人的习惯。儿童具有强烈的模仿倾向,“英雄主义”的迷惑,容易使孩子产生好奇心,进行模仿,导致孩子攻击与冒险行为增多。

3.电视对儿童生活的影响

电视对儿童的诱惑较大,占用的时间较多,以致改变了儿童的正常生活。看电视时,大脑需要大量的血液,人在吃饭时,也需要有消化液和血液帮助胃肠消化食物。如果边吃饭边看电视,就会影响食物的消化与营养的吸收。睡觉前看电视,不仅会占用睡觉时间,影响睡眠规律,同时也容易做梦,影响睡眠质量。不同年龄孩子看电视的时间应该有一定的限制。3~7岁的儿童,每日看电视的时间应限制在30分钟至1小时;7~12岁的儿童,每日看电视应限制在1个小时;12~15岁儿童,每日看电视应限制在一个半小时;16岁以上的青少年,每日看电视应限制在2小时。

4.电视对亲情的影响

在现代社会中,电视成为儿童的家庭“高级保姆”,他们用太多的时间看电视,减少了与父母及家人的感情交流,容易造成儿童性格孤僻和自闭。当他们过多地看电视时,就会造成大量的电视信息深深地渗透到他们的性格和行为之中。由于处在孤独之中,常常忘了自己的存在,也忘记了他人的存在,完全陷入虚幻的情景之中想入非非,日后心理变态严重。儿童孤独症患者中,也有因看电视而引起的孤独症,称为“儿童电视孤独症”,多见于3~7岁的儿童。患了儿童电视孤独症的孩子,即使再经最优良的教育,将来仍会有相当一部分人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也就是说,不能像正常人那样很好地生活,缺乏学习能力,积累不了多少生活经验,只会在家中处理日常生活,不会与他人交往,不知应怎样对待周围的事物,也没有适应社会的能力,长大后很容易成为“心理不健全”的人。

5.电视对儿童健康的影响

儿童长时间看电视,体力活动减少,从而使能量消耗下降,也可能通过影响儿童饮食而增加能量摄入,长此以往会使儿童发胖。许多儿童在看电视时,零食摄入增加;电视食品广告和电视节目中大量涉及食品的节目内容,影响儿童饮食观念和饮食行为的形成,从而影响儿童的食物选择和食物消费。电视节目的内容也同样影响儿童的饮食行为,在垃圾食品电视广告充斥荧屏的环境中长大的儿童,其不良膳食模式,将会导致许多成年后的不良后果,如肥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和退行性病变等的发生。

6.电视对儿童眼睛的影响

电视机屏幕内的显像管发射紫外线所造成的电磁辐射,不仅会引起心悸、失眠、心动过缓、窦性心律失常等症状;而且长期处于这种紫外线辐射环境中,会使人体的血液、淋巴液和细胞原生质发生改变,影响人体循环系统及免疫、生殖和代谢功能,严重者可诱发癌症,也就是常说的“电视辐射病”。另外,电视机的辐射会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空中带电荷的灰尘会侵害面部而致皮肤斑疹。电视屏幕造成的强光与反射光会造成眼睛疲劳、近视、散光、白内障等。连续看上四、五个小时的电视,会导致体内维生素A的含量锐减一半,致使两眼视力暂时性减退30%,需要1~2个小时的休息才能恢复。长时间看电视所造成的维生素A缺乏,会导致视网膜的感光功能失调,甚至诱发干眼病、夜盲症。特别是儿童的视觉器官发育还不健全,眼睫状肌和眼内直肌长时间受电视刺激会处于收缩状态,导致视神经疲劳,出现视物模糊、眼球酸胀等症状。尽量不要把电视机放在卧室里,儿童看电视时,保持正确的坐姿,与电视保持一定距离(2.5~4米远),室内要有适当照明。在看电视的过程中,要适当运动、休息,以缓解疲劳。可在屏幕上装置减少紫外线强光的滤光膜,以减少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看完电视洗洗脸,及时清理面部皮肤,减少辐射对皮肤的伤害。长期久看电视的人群,可适当补充含维生素A和β胡萝卜素的食物,如动物肝脏、鱼肝油、黄油、蛋类、牛奶、胡萝卜、香蕉、橘、芦柑等。

7.电视广告对儿童的影响

儿童的价值观、世界观是在不断接触社会、认识社会的过程中逐渐确立的。针对儿童的广告越来越多,广告商大力赞美消费的好处,将琳琅满目的商品介绍给儿童,这对商家来说促进了销售,对儿童来说满足了消费欲,但也难免使儿童产生不切实际或者不必要的消费,对豪华、高档消费的追求,从而造成虚荣心的极度膨胀。现在学生中出现的攀比现象,就是最好的例证。电视广告中有一些非常不利于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因素,常常会给儿童带来恶性的示范影响,扭曲儿童的道德行为。比如,电视广告中表现的请客送礼,拉关系走后门与承认庸俗的人际交往方式。要让儿童健康成长,使其道德行为规范向着正确的轨道发展,在现实生活中就要注意采取一些方法让儿童在收看电视,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的同时,享受到现代化媒体带来的快乐。电视广告制作方应根据儿童的生活和心理特点,把儿童放在首位,从他们的需要出发,寓教于乐,制作出更多更好的节目,给孩子们一个属于自己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