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儿童现代生活与健康
10832700000026

第26章 学步与学步车

常用学步车的婴儿,他们往往是过早开始走路,尚未会坐和爬,就学走路了,这样改变了儿童正常生长发育的规律。小儿出生后第一年是运动、动作快速发展阶段。从卧到站,大约经历一年时间,中间经过翻身、坐起、爬行、站立起来,到行走等阶段,大致概括为三抬、六翻、七坐、八爬、九扶站、周岁会走。6个月练习坐是脊柱发育过程;7~8个月是婴儿练习滚、爬,练习肢体协调的最佳时机。坐上学步车,这些练习的机会减少了;由于凭借学步车,孩子在家里可以移动自如,对于滚、爬练习就缺乏兴趣,孩子运动的发育受到一定的影响。孩子行走与神经、肌肉发育的成熟程度及视力发育密切相关,用尚未发育坚实的下肢来支撑身体,可以影响下肢发育。学习行走也是一个眼、手、足协调的训练过程,而学步车前面的安全大托盘,挡住了孩子的视线,孩子看不到自己走动的脚,不了解自己何以走动。学步是需要花“力气”的,但由于有车轮的滑动作用,孩子的用力就可随车滑动而“行走”,依靠学步车的孩子很容易从坐椅上站起来,缺乏真正的锻炼,自然不利于孩子学站练走。过早过多地使用学步车,脚不能完全着地,只能用脚尖触地滑行。久而久之,孩子就形成前脚掌触地的欠脚走路姿势。有很多父母认为使用学步车可以保证婴儿的安全,实际上,因为学步车赋予原本不擅移动、不知危险的婴儿以快速运动的能力,坐在学步车中孩子移动速度较快,孩子的头部所占比重大、较重,又暴露在车身架的外面,缺乏安全保护,一旦遇到楼梯或不平的地,容易翻倒,容易头部受伤。此外,孩子也能够快速进入危险地带(包括利器、火炉、热水、有毒物品存放处等),因此受伤事件时有发生,包括手指夹伤、擦伤、划伤、烫伤和意外中毒。

一般孩子在1岁2个月时开始学习独自走路,开始孩子的腿肌肉发育还不完善,走路动作还协调不好,两腿分得较开,因而走路不稳,摇摇摆摆,似倒非倒。这是一个学习过程,不要因走不稳就总是扶着他走,走路的协调动作好了,走起路来就平稳了。学走路应注意走路的姿势要正,要注意两脚朝前,不要向外,也不要向内,成为外八字或内八字,这不仅不雅观,还容易摔跤。大人牵着宝宝的手走路时,只是稍微带着走路即可,不能使劲拉着走路,否则宝宝的肩关节、肘关节容易脱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