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儿童现代生活与健康
10832700000012

第12章 环境化学物质污染与儿童健康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社会发展,环境污染日益显露,对儿童健康造成的影响也日益严重。虽然儿童所接触的环境毒物并不比成年人多,但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的儿童,对毒物代谢的器官尚不成熟,容易导致毒物在身体蓄积,所以说,儿童比成年人更容易受到伤害。儿童比成年人有着更长的未来岁月,在儿童的不同生命阶段,不同程度接触的环境毒物,这些影响有时在儿童还不会显现出来,但这种潜在的危险可能成为未来成年期患慢性病的因素,并且有可能影响儿童的一生。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人类生活质量在得到改善的同时,大量化学污染物也进入了人类的生存环境。环境化学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正越来越受到重视。儿童,尤其是胎儿,正处于生长发育和器官成熟的特殊阶段,对很多环境化学污染物的毒性敏感性,对环境化学污染物的吸收、代谢、排泄均与成年人不同。儿童是受环境化学污染物影响的重点人群。

环境化学污染物,一方面来自大自然活动过程,如火山喷发的释放,更主要的是来自人类活动造成的污染。从污染物本身来讲,一部分是地球构造中存在的化学物质,如铅、汞、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但更多的是近几十年化学工业发展过程中人类合成的化学物质。目前,世界上大约有700多万种化学物质,其中进入环境的有10多万种,并且每年还有1000多种新化学物质问世。化学品的生产和使用涉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医药、农药、化学肥料、塑料、纺织纤维、电子化学品、家庭装饰材料、肥皂、洗衣粉等各行各业。正是现代化学工业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现代生活丰富的物质享受,彻底改变了千万年来人类的衣、食、住、行的方式和内容,可以说没有化学工业就没有现代生活。无论是地质构造的自然活动,还是人类生活的人为活动所造成的污染,均不可避免地影响到环境与生态,影响到人类自身的健康。儿童作为个体发育的早期阶段,接触环境污染物的机会多,对环境化学污染物的吸收率高;而儿童的组织器官又处于快速生长发育过程中,对环境化学污染物的毒性作用特别敏感;同样的暴露水平可能对成人不产生影响,但可导致儿童严重的发育障碍。环境有害因素对儿童健康的影响有些是单器官的、局部的,有些则是全身性、多系统的,并包括身、心两个方面,有的同时存在剂量效应、蓄积效应等作用。目前,儿童环境医学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铅、汞(有机汞)、镉、砷等重金属,以及多氯联苯、农药、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等环境污染物对儿童健康的危害方面。

1.儿童铅中毒

环境铅污染对儿童健康的危害是很明显的。在我国工业燃煤和蓄电池、电缆、造船等制造业对环境的污染是造成儿童铅暴露的主要原因。儿童摄入铅以后,大约有40%被吸收,而成年人只吸收10%左右。铅还可以通过胎盘和乳汁进入婴儿体内,并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其余进入体内的铅主要储存在骨骼中。铅对儿童的危害主要是对儿童脑发育的影响。在环境铅污染越严重的地方,儿童智力低下的发病率越高;儿童的血铅水平每上升100微克/升,其智商要下降6~8分。另外,儿童血铅过高还和小儿多动症、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攻击性行为,以及成年后的犯罪行为有密切关系。其次,儿童的体格生长也受到铅的影响。高血铅的儿童生长发育明显低于正常的儿童。此外,儿童铅中毒还损害造血功能导致贫血等。

2.甲基汞中毒

工业污水、开矿、冶金、电镀、纺织、造纸、制药、鞣革等行业都可以产生汞污染物。大气中汞通过大气环流进行传播,沉积于地面的汞也可以形成细小颗粒再次释放入空气,如此反复循环。各种汞及其化合物可通过水和土壤中的微生物进行甲基化而形成甲基汞,甲基汞在水里很快被水藻吸收,通过食物链而富集于鱼及其他水生动物的体内,因此大的肉食水生动物体内的汞含量尤其高。胎儿最易受到毒性影响,出生时表现为低体重,小头畸形,多种发育缓慢、脑瘫、耳聋、失明和癫。儿童甲基汞中毒后,经过数周或数月的潜伏期呈现出迟发性神经毒性,表现为运动失调、麻痹、异常步态、视听嗅味觉的损伤和记忆丧失、进行性精神障碍,甚至死亡。儿童的行为发育(表现为开始走路年龄)延迟,神经系统检查有明显的损伤,主要表现在肌张力、深腱反射和足底伸肌反射的增加。长期低剂量甲基汞暴露可以引起儿童的神经行为发育障碍,包括注意力、记忆力、语言、精细运动、听力和视位觉等方面的异常。

3.PCBs的危害

PCBs是一组氯化烃类化合物,共有209种同系物。PCBs广泛用于电容器和变压器中的绝缘油、耐火增塑剂和液压油,以及润滑剂、密封剂、油漆涂料的添加剂、染料、杀虫剂等的生产。PCBs是环境持久有机污染物中的一类,具有生物蓄积和放大作用,如今在地球生物圈的任何地方,如空气、水、土壤、各种沉淀物,以及野生动物、家禽、人类的机体组织中都有PCBs存在。目前,已经废弃的产品中的PCBs仍继续向环境中释放PCBs。在今后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内,PCBs所导致的环境污染仍将是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之一。PCBs为脂溶性物质,可以通过胎盘和乳汁进入胎儿或婴儿体内,其对儿童的神经毒性作用引起广泛关注。PCBs中毒新生儿表现为体重降低、皮肤黏膜色素沉着、眶周水肿、牙龈增生、颅骨异常钙化等,可以引起儿童生长发育持续性迟缓,肌张力过低、痉挛,行动笨拙,智商降低。

4.农药中毒

环境中的农药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包括杀虫剂、除草剂、杀真菌剂、灭鼠药、杀螨剂在内的各种农药有近千种。由于农药的大剂量、大面积的普遍使用,甚至是滥用,以及一些农药的不可降解性,已对地球造成严重的污染,并由此威胁着人类的安全。有机氯农药中许多是环境持久有机污染物,在环境中持久存在很难降解,污染所有动植物,特别水生动植物,同时通过食物链进行富集,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危害。许多农药具有致畸、致突变、致癌作用,可以影响胚胎发育,导致出生缺陷,诱发白血病等肿瘤的发生,严重危害儿童的健康。

5.环境激素的危害

环境激素残留对生殖健康及子代的影响较为明显。在正常情况下,人和其他生物具有共同的特点,即根据个体生长阶段所需要的物质,合成各种新陈代谢所需物质,并将这种能力世代相传。然而,近些年来,人们也发现了一些存在于生物体之外的激素,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获取暂时利益的同时,也使人类自身蒙受了巨大伤害。少数不法分子为了使牛、羊多长肉、多产奶,给这些牲畜注射了大量雌激素;为了让池塘里的鱼虾迅速生长,养殖户添加了“催生”的激素饲料;为了促使蔬菜、瓜果个大早熟,提前进入市场,一些菜农和果农不惜喷洒或注射一定浓度的“催生剂”。这种具有与人和生物内分泌激素作用类似的物质,或者说通过来自外部环境的合成化学物质,被科学界称之为环境激素,又称环境荷尔蒙。环境激素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通过含有这种激素成分的物质,如化妆品、洗浴剂、清洁剂、瓜果、蔬菜、肉类、食品等,被人食用或使用后,与人体内的正常激素受体“结合”,造成人体内分泌功能失常,表现在发育、生殖、精神、情绪等多个方面。暴露大剂量的环境激素也能使女童发生性早熟,破坏卵子的遗传物质,导致早产和畸形儿等一系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