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与太阳一起行走
10830000000004

第4章 水乡舞韵

时光走到里下河水乡的某个夜晚,就不想走了,它静静地停留在水乡的桥头、路边或广场看风景来了。

水乡的夜晚,色彩是斑斓的,即便是没有月亮的夜晚,那黑,也黑得静默,黑得彻底。要是有了灯光的映照,那白,便白得坦然,白得耀眼了。灯光下变得明丽清新,灿若云霞的还有女子绚丽的衣衫,那绿,绿得明快;黄,黄得富丽;红,红得动心。

当悠扬的曲子响起时,从水乡深处东一撮、西一簇,走来的一群人,就会回到四时八节的热烈氛围之中,变得幸福起来,他们随意挥洒起欢快的舞步,此刻的水乡变得优美、风情、欢快而热烈。

起先还有个别大姑娘、小媳妇站在一旁扭扭捏捏,或捂嘴窃笑,或红着脸相互扯着、藏着、掖着,不肯融进队伍。然而,许是经不住琴笛箫合鸣,丝竹弦共唱的诱惑,这些还没见过什么世面的水乡女子便腾起千般情思,倏地,闪进人群,和着节拍,扭着,跳着,来了感觉,有了韵律,渐渐地还产生了某种激情。

不经意间,女子们那好看的一扭三道弯,便吸引更多着彩衣花裙的女子前来,尽情地伸展着腰肢。扭着、扭着,一天的劳累疲惫都忘了;舞着,舞着,委婉飘逸,轻柔优雅出来了;跳着,跳着,眼底心波的悸动和满足都有了。

《家乡美》的旋律似出岫的云彩,飘逸流韵,清丽婉约,将水乡的夜舞动得风姿绰绰,挥舞成一袭灵秀翻飞的水袖,挥舞成一朵盛开的奇葩。此情此景,夜风星月,莫不入曲,曲曲动人心弦。此时此刻,水乡有了缥缈幽静的景致、小桥流水的风情、明月清风的恬静……

记忆中,这种舞没有受过什么老师的点化,哪级机构的发起,什么文化的熏陶,这种秧歌舞式的舞蹈从来就在民间生长,和着民间的泥土和芬芳一起成长,水乡的人们一直通过这样的舞来感受生活的幸福,岁月的静好。

在外人看来,水乡舞蹈就像田野吹来的风,又仿佛串场河淙淙不尽的流水。水乡妩媚的女子用她们轻盈的舞步体察世态;用她们愉悦神情去表现世态,身临其境,谁能不切身感受到一种激情活力,激荡着美好生活的召唤呢?

水乡人的舞步中何尝不蕴涵诸多人生哲理呢?它总能以一种行走的姿势集中展现出来。向前、往后,方寸中,进退总有度;快慢、闪转,腾挪间,游刃有余,想来这就是水乡人的生活风格和做人的姿态吧。

这种世俗的欢乐自然而然地替代了对这方水土的庄严和敬畏。如今,水乡的村头、路边、或广场成了人们生活的娱乐中心了。天上一轮腴满的月,地上几盏明亮的灯,河上的风轻轻地吹过来,抒情的曲儿低低地传过来,在这样悠远的旋律中,水乡便一次又一次地沉醉在明月清风里。

物质生活丰富了的水乡人,精神追求的脚步从来就没停止过。不知何时,哪位高人又从外面引进了更带有激情的舞种,于是,水乡的舞蹈便被这群女子演绎得更加淋漓尽致了。

自由轻快的现代广场舞,柔美的舞姿似行云,舞出了天涯共此时的明月夜;似轻风,舞出了烟花三月田园的晓风杨柳;似流水,舞出了梦里水乡人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怀。

充满动感活力的自由飞翔舞,或热情奔放,或轻灵飘逸,有时像白鹤亮翅,有时似玉树临风,令人神思飞扬。那些中年妇女们脸上飞上的朵朵红霞,仿佛又回到曾经的青葱岁月,飞舞的记忆中,那个少年郎曾为谁推开了紫藤窗。

节拍轻松、活泼动人的兔子舞,跳跳蹦蹦间,每个人仿佛又回到过去,重温童年美好时光,每颗心都飞向远方,每张脸都写满快乐,每个明天都写满希望。

充满异域风情的新疆舞,快乐大方,热情奔放。人们在高天流云的乐曲声中,脚步踩出朵朵诗行,指尖挥出层层画廊,举手投足间尽显万种风情。

中老年人和年轻人一样随着音乐的节奏变换着脚步,调整着节奏,他们时而柔软轻盈,如翩翩彩蝶;时而旋转敏捷,眉梢里飘飞出风摆杨柳,鸟语花香;衣角上飘飞出红裳翠盖,并蒂莲开。

水乡人的舞步仿佛携千年而来,时光只不过是水乡夜晚高高吊起的一桶水,举手投足间,所有的辛劳苦难都被冲刷得心平气和,羽化成尽善尽美的幸福。水乡人的舞步,似一幅潇洒飘逸的书法,大地是宣纸,双脚是诗行,足音便是那平平仄仄。

在这方水土上,水乡人舞出了人生的健康,舞出了人生的快乐,舞出了人生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