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与太阳一起行走
10830000000026

第26章 幸福的港湾

清溪边,依河立楼,树荫间,粉墙朱瓦,红的花,绿的草,星星点点围着村子,幸福地开着。甘港,这个绿水环绕,民居星撒,具有里下河水乡特色的村落里的一切,都跟时间兑成了鲜花绿草、青枝绿叶,兑成了遍野的绿绸绿缎在风中起伏摇曳。

甘港不过几里,历史已过千年。有历史的地方便要留下记载,因为记载是为了让这个小村的命脉与文脉得到延续与延伸。据载,宋代之前,甘港以东还是一片汪洋,每遇大海涨潮,海水淹没庄稼,十年九荒,民不聊生。自范仲淹接任西溪盐仓监后,组织当地百姓围海造田,修建成范公堤,至此,境内河水清沏甘甜,甘港也由此而得名,同时见证了滔滔黄海汹涌奔腾,渐渐向东而退近一百公里,一眼千年,将沧海桑田收进眼底心间。

许是看多了历史的风云变幻,许是听过甘港诡诘鲜活的陈年过往,俯仰之间,这里清流淙淙,玉带环翠;鸟语盈盈;蜿蜒叠翠,柳树含烟;纤陌鳞栉,禾苗如茵,氤氲的水汽里,潋滟的波光里,到处闪烁着先贤的人文之光,涌动着生态绿色的音波,董永七仙女文化园,仙湖农业现代园,每一处诱人的景点都附会了一段美丽的神话,串场河,车路河,每一条河流都衍生出许多古老的传说。

走进村中,随意叩开哪家的院门,一股浓郁葱笼的乡村野趣和恬淡宜人的田园气息扑面而来,这里的人家房屋多为两层的别墅,楼下客厅宽敞,楼上住人,中间是敞亮的天井,引清风,招日月,接天雨。若是睛天,登梯上楼,俯瞰高瞻,把酒临风,或一家人围坐于楼台之上,泡一杯新茶,就着暖阳,慢慢地啜饮,气贯胸臆,领略到在致富奔小康的路上,唯有放手一搏,才不负这滚滚红尘风雨兼程。

若是阴雨天,左邻右舍围在一起叩着瓜子,打牌聊天,或趴上电脑上网购物,浏览信息,或手拿电视遥控器,任意调换着频道,看着高清数字电视。此刻,丝丝雨丝从天而落,敲打着一条条宽阔的水泥路面,叮咚作响,天人合一,绵绵不绝地讲述着光阴的故事,提醒你,即便是盖世英雄,也离不开人间烟火,这里不是天堂,也不是仙境,这里燃着的是千家灯火,飘着的是万家炊烟,是甘港老百姓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生活。

茂林修竹深处,啾啾鸟鸣,咯咯鸡唱,“绿满园”草鸡养殖场的鸡已住上了五六层的小高楼,你看,小鸡住二楼,母鸡住三楼、四楼,公鸡住五楼、六楼,一楼就留着鸡们做会客厅了,甘港现代化生活真是无处不在。

农家屋前屋后,是一畦畦菜地,马兰头、豌豆,黄瓜,辣椒、笕菜等群蔬荟翠,碧绿的一片。这里汇聚着地产的各式原生态美食,汇聚着五烈三宝,汇聚着东台十大名菜和十大名点,里下河美味和江淮名肴,是远近闻名的美食街区。

客人来了,可以品尝到原汁原味的农家乐,饮农家酿制的美酒,吃香喷喷的甘港大米饭、五烈“三宝”——黑宝牌黑猪肉,富春园果蔬,绿满园禽蛋。这些绿色食品都带着一个个好听的名字飘洋过海,登上了都市殿堂,引领绿色、生态、健康、营养饮食新时尚。

甘港人用包容的态度,传承历史的积淀,东台农村改革发展的特色名片,馆藏实物和文献资料2000多件的中国东台村史馆,全面展示中国农村发展历程,开全国之先河。

甘港人用奔放的性格,展现乡村的绚丽,叶子苗木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成为中国最具特色宜居城市的绿廊花廊。

甘港人用开阔的胸襟,迎接世界的挑战,碧城商贸园、不锈钢城、汽车城、年销售30亿元的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指日可待,撑起南北产业对接,东西联动开发的接力新跳板。

甘港人用创新的理念,成就一个又一个奇迹。甘港湖农民乐园,“七仙女家园风光带”含苞待放,呼之欲出。港池、港湾、港溪、港湖坦然演绎原生态水乡风情。

周未若带着家人孩子来这里,无论是浓荫下的野营小聚,还是曲径通幽处与恋人携手双飞,都有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舒适闲散,放纵心缰感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大悟大彻,飒然间心若无物了无羁绊,名缰利锁消于无形,一种仿若参禅悟道的空灵境界油然而生,若唐代大诗人杜牧地下有知,亦当欣然命笔:借问桃源何处是,牧童遥指甘港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