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与太阳一起行走
10830000000013

第13章 会唱歌的石头

再登普陀,正是初冬飞雨,天灰地暗,巨浪涛天,寺院峭立,人间繁华敛尽时。

素有“海岛植物园”之称的普陀山,四面环海,潮生梵音,古樟遍野、紫竹婆娑、幽幻独特,不失为“第一人间清净地”。寺塔崖刻、梵音涛声,皆充满佛国神秘色彩。岛四周金沙绵亘、渔帆竞发、青峰翠峦、银涛金沙环绕着古刹精舍,是高僧沙弥参拜的佛地,善男信女祈福的圣地。

普陀的雨,也是细细的,绵绵的,不断线珠子似的,绸缎般柔软,清洗得天地别样的静默,天一静默,人心中的蕃蓠也被冲洗得水一般空明宁静,树梢上落下的雨,点点滴滴落入尘埃,归于静寂。这样,静的更静,暗的更暗,惆怅的更加惆怅,一切都暗合了佛家净地的意境。

青石板铺就的路上,沾上雨,一行人走着,湿滑无比。道路两旁翠绿着的树似乎更暗沉了些,却更加浓厚了。走着走着,同行的人便稀稀拉拉的,队伍渐渐松散,有人咕哝:什么天呢,坏了兴致。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一路走向纵深。树荫里,隐隐约约不知从哪里传出清丽静谥的佛乐,初时不过一些安静的,空灵的,婉转的,低调的音符,细听原来声音是从石头里传出的,有同行的人惊喜地嚷:咦,石头怎么会唱歌?

头顶不断有懒散的云飘过,有勤快的风吹过。再往前走,到处有会唱歌的石头,仔细观察,竟然是一个个用石头伪装了的小音箱。渐渐地,同行的便都静了下来,每个人的脸仿佛朵朵莲花,层层迭迭,次第绽开,眼前仿佛有粉的,紫的,黄的,红的五彩缤纷的花,一下子,全开了。后来,连包裹花朵的叶子们都低着头颤栗起来,竟像我柔软的,无法克制的内心。有些潮湿的液体,慢慢地充盈着身体,感觉,在那些花和草的绽放中,在这清淡而又不息的乐曲中,自己仿佛从亘古的沉默中被唤醒。

普陀梵音,余韵不绝,此刻,早已把自己交给苍茫,把喧嚣的城市留在了身后,心地也纯静起来,有了隔世离空、浮世漂零的感觉。

在开始热闹的南海观音处,摩肩接踵的香客,同行的人都各自走开,寺院里有信众在念佛,笃笃木鱼声一下一下传来,久久不散,许是瞌睡了,或是远道而来,疲惫不堪,或是人老了的缘故,快一声慢一声的,在我看来,愈发彰显出世的本真和安详,和儿时听到的外婆打连枷的声音一样的好听,倍感亲切,那是尘世间的温馨。

此刻,我成了一个读者,细细地一字一句地去读每个人的表情,人们的虔诚,人世间的光华,深怕错过一个字,一个词,从而错了普陀梵音的意韵。

走近普陀,感觉别样的清静,海面上吹来的风中,路边石头里婉转的曲,细腻的唱,钟磬梵音,此起彼伏,隐隐约约的烛光,是香客们上香的烛火,红红的火苗,寂寂地荡漾。原来,普陀的底色,最终是温暖的。

雨住了,沿着木板铺成的路往回走,清冷的风中便漾起阵阵涟漪,石头里的歌声渐行渐远,百转柔肠之后,似思念,又似祝福。

春萌冬萎,自然之造化,同样,作为人也不能自列于山水之外,一样的景物,一样的声音,却有了千姿百态的好。想来,因了不一样的心境,石头也会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