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湮灭的神秘王国:西夏
10826700000008

第8章 称雄一方

拓跋部是党项羌各部中实力最强的一支,因此受到唐王朝的高度重视。当初,拓跋部首领拓跋赤辞在归附唐朝后,被授予“西戎都督”,赐国姓“李”,这进一步提升了拓跋部在党项羌各部中的威望。后来,在党项羌内徙大潮中,拓跋部较为完整地从松州地区迁往平夏一带,成为平夏部落中最强的一支,继续保持其在党项羌中的强族地位。唐玄宗统治时期,唐朝爆发“安史之乱”,拓跋守寂因为帮助唐朝平定“安史之乱”,而被封为“西平公”,赠“灵州都督”。党项拓跋部长期居住在西北银、夏一带,并开始着手建立自己的割据政权。

唐广明元年(880年),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起义军攻入长安城,唐僖宗仓皇出逃,一时间,国中大乱。唐王朝统治者倾全力镇压农民起义,除调用汉族地主武装力量外,还征调沙陀、党项等沿边少数民族武装力量帮助镇压农民起义。党项拓跋部首领拓跋思恭也在被征之列,他率领数万党项兵、汉兵南下鄜州,与鄜延节度使李孝昌结成同盟,向长安进军。拓跋思恭派弟弟思忠迎战农民起义军。激战中,拓跋思忠战死。黄巢起义被镇压后,拓跋思恭因响应唐僖宗的号召,参与镇压黄巢起义有功,于881年被任命为夏州节度使,封为“夏国公”,又赐“李”氏国姓。拓跋思恭由一个党项羌族酋长摇身一变成为朝廷任命的节度使,这也是拓跋氏被唐王朝任命为节度使的开始。从此之后,党项羌族拓跋氏首领世袭此职。唐朝对拓跋思恭的加官进爵,对于正在走向强大的党项羌族势力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拓跋部除有夏州之外,他们还乘黄巢起义军倾覆唐朝之机,占据了银、静等州,扩大了自己的地盘,拓跋部成为名副其实的唐末藩镇之一,“虽未称国,而王其土”的夏州地方割据政权也就建立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