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实用伤科按摩学(中华传统医学丛书)
10824800000057

第57章 肩峰下滑囊炎

第二节 冈上肌肌腱炎

冈上肌肌腱炎,为临床中引起肩痛的常见原因之一。好发于30岁以上的青壮年,体力劳动者和运动员多见。

病因与病理本病,多为外伤或劳损所致。

冈上肌,系肩袖肌的力量集中点,在肱骨旋转活动时,与其肌纤维收缩弛缓的方向相反。因而,易于遭受轻微外伤或劳损,发生撕裂。

由于冈上肌介于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当肱骨外展、上举、内收时,冈上肌肌腱在肩峰及喙肩韧带下,遭受挤压,摩擦。久之,则产生肌腱无菌性炎症,肩峰下滑囊的底部,也随之发生慢性无菌性炎症。长期缺血性肌腱炎所致之退行性变,可导致炎症纤维组织钙盐沉积,发生肌腱钙化,而失去原有的柔韧性。因此,更加重了冈上肌肌腱与肩峰的摩擦。从而加重了炎性反应,长期慢性肌腱炎,腱实质经久摩擦缺血,甚至容易发生坏死,组织脆弱,有时仅受轻微外伤,肌腱即可断裂。同时,与其相邻的腱袖,也可发生不同程并的断裂,而严重影响肩关节的主动外展运动。

冈上肌肌腱的病变,进而也可继发肩关节周围炎的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

症状

1.肩外侧部疼痛,可传至三角肌的附丽点,甚至可向肩部、颈部、肘部,乃至前臂桡侧和手指扩散。

2.肩关节外展至一定范围时疼痛较甚,故患者避免作肩部外展活动。急性发作,且痛疼剧烈者,可影响睡眠和食欲。

3.肩关节除主动外展运动外,其他各方主动或被动运动,均不受限。当肩关节主动外展至60°~120°弧幅时,即感肩部疼痛,有时,且伴有弹响。超过120°,上肢继续外展,关节活动正常,亦无疼痛。自极度外展位,下放至120°~60°弧幅,疼痛又重复出现。在外展60°位下,关节活动又毫无影响。

临床上,将肩关节外展60°~120°范围内的疼痛,称“痛弧”。此点,为本症的主要特征。与肩关节周围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等的关节活动受限,可作为鉴别诊断的依据。

体征

1.可见局部红肿,温度升高,肌肉痉挛,在肩峰下和肱骨大结节的冈上肌肌腱附丽部,可触及该肌腱增粗、变硬和明显压痛。其压痛点,可随肱骨头的旋转而移动,用1%盐酸普鲁卡因5ml,行痛点封闭,疼痛可立获缓解。此法,既可作为治疗,亦可协助诊断。

2.肩关节抗阻力外展力量减弱,外展、外旋,内旋抗阻力痛阳性。

3.病程长者,可见冈上肌、三角肌萎缩,肩关节运动严重受限。

4.肩部X线平片,多无异常改变。偶尔,可显示冈上肌肌腱钙化或骨化。

鉴别诊断本病,应与肩关节周围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肱二头肌短头肌腱损伤等病症相鉴别。

治疗

一、治则缓解肌肉痉挛,剥离软组织粘连,加速血液循环和炎症产物的吸收,促进组织修复。

二、取穴缺盆、肩井、天宗、秉风、巨骨、肩髃、臂臑、合谷、阿是穴。

三、手法

1.冈上肌推揉法。

2.三角肌推揉法。

3.冈上肌附丽部揉压、弹拨法。

4.肩关节牵引法。

5.肩关节牵动法。

6.肩部揉搓法。

以上手法,可每日1次,或隔日1次。

四、加减

1.急性病例,且疼痛甚者,加肩部揉压法,肩部痛点揉压、弹拨法。

2.功能障碍严重者,加肩关节牵动法,肩关节牵抖法;减肩关节运动法,肩关节牵引法。

3.肌肉萎缩,或病程长者,加肩部捏拿法,三角肌揉拿、提弹法,上肢牵动法。

注意事项

1.急性损伤,且肿胀明显者,暂不宜手法治疗。并应限制肩关节的活动,或用三角巾悬吊患肢于胸前5~10日。

2.急性疼痛期,应避免患肢提重物及过多的肩外展和旋转活动。

3.慢性病例,局部应保暖,配合毛巾湿热敷及功能锻炼。

4.痛点固定者,可行盐酸普鲁卡因加激素局部封闭。凡冈上肌肌腱钙化或骨化的病例,按摩治疗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