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实用伤科按摩学(中华传统医学丛书)
10824800000043

第43章 棘上或棘间韧带损伤

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

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亦称“腰椎横突间综合征”。系引起腰痛、腰臀痛,或腰臀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好发于青壮年体力劳动者和运动员。本病,易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梨状肌损伤综合征和骶髂关节扭伤,或半脱位等病变相混淆。

病因与病理本病,多为急性外伤,或积累性劳损所致。

腰椎两侧横突所附着的肌肉、筋膜、腱膜、韧带,在相互拮抗与协同作用下,维持人体重心的相对平衡和稳定。腰部的急性外伤(突然屈伸、扭转腰部),可使一侧腰部软组织发生紧张、收缩,其同侧或对侧,均可在肌力牵拉的作用与反作用下发生损伤。损伤轻者,肌肉附着处撕裂、出血、肿胀、紧张、痉挛;严重者,可产生横突撕脱性骨折,或合并广泛性软组织撕脱伤。刺激或压迫腰脊神经后支的外侧支,或将神经血管束束缚(卡压)于肌肉筋膜之间,出现神经营养障碍,使神经组织水肿、变粗而产生症状。

有时,可因急性损伤后,治疗休养不当,或积累性劳损(重复性屈伸、扭转腰部),可引起横突周围疤痕粘连,筋膜增厚,肌腱挛缩等病理改变,使穿过肌筋膜的神经血管束受刺激或束缚,而产生症状。此外,当腰1~3脊神经后支受刺激时,可通过后支传入中枢,反射性的引起股内收肌紧张、痉挛、疼痛。

症状

1.一侧腰痛,或腰臀部弥散性痛。疼痛,呈酸痛,或刺痛性质。有时疼痛,可向大腿后侧至腘窝平面以上放射。少数可窜至小腿外侧或足跟部。但腹内压增高,对疼痛毫无影响。

2.腰部前屈运动轻度受限,弯腰、起坐、转体等活动时,疼痛加重。晨起,或长期固定于某种体位(如弯腰),则伸腰困难。稍活动后,疼痛有所减轻。但剧烈活动,或过劳后,疼痛又可加重。

3.有的病例,大腿内侧亦显疼痛。严重者,行走困难。

体征

1.检查时,在第3腰椎横突尖端,有明显压痛。有时,在横突外下方,可触及活动的肌痉挛结节。在髂嵴下3~4厘米附近及臀中肌后缘,与臀大肌前缘衔接处,可触到隆起的索条状硬结,且有明显压痛。有时,股内收肌明显紧张、痉挛,在耻骨附丽部亦有压痛。

2.早期病例,腰和臀部稍显丰满;晚期,患侧臀肌轻度萎缩。

3.直腿抬高试验,可为阳性。但屈踝试验为阴性。

4.X线平片检查,一般无异常改变。有时,可见第3腰椎横突过长,或横突尖端略有密度增高。

鉴别诊断本病,应与急性腰部软组织损伤、慢性腰肌劳损、骶髂关节扭伤或半脱位、梨状肌损伤综合征、腰 椎间盘突出症和第3腰椎横突撕脱性骨折等疾病相鉴别。

治疗

一、治则缓解肌肉痉挛,剥离软组织粘连,解除神经血管束的卡压。

二、取穴志室、腰眼、大肠俞、居髎、秩边、环跳、承扶、委中、气冲、血海、阳陵泉、绝骨、阿是穴。

三、手法

1.腰部揉压、弹拨法。

2.腰部揉拿法。

3.臀部揉压、弹拨法。

4.腘绳肌揉压、弹拨法。

5.股内收肌揉拿、提弹法。

6.髋关节旋转运动法。

7.胸腰椎旋转矫正法。

以上手法,可每日1次,或隔日1次。

四、加减

1.严重病例,加腰部机械牵抖法,腰骶部踩压、蹂拨法;减腰部揉压、弹拨法。

2.臀部痛甚者,加臀部踩压、蹂拨法;减臀部揉压、弹拨法。

3.股后侧疼痛重者,加腘绳肌踩压、蹂拨法;减腘绳肌揉压、弹拨法。

4.股内侧痛严重者,加股内收肌踩压法;减股内收肌 揉拿、提弹法。

5.年老体弱者,减胸腰椎旋转矫正法;加髋膝关节过屈运动法。

注意事项

1.凡年老体弱,妇女在妊娠期,严重高血压,动脉硬化,肺心病,肝肾功能不全和骨质疏松者,腘绳肌踩压、蹂拨法,应慎用或禁用。

2.急性期,且症状较重者,术后,应平卧硬板床休息5~7日。并避免腰部频繁屈伸和旋转活动。

3.屡发或慢性病例,局部应保暖,配合毛巾湿热敷。如痛点固定者,可行盐酸普鲁卡因加激素局部封闭。

4.症状缓解后,应主动进行腰背肌和腹肌的功能锻炼以及其他适当的体育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