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孔子的智慧
10823400000075

第75章 君子坦荡荡

“原文”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译文”

孔子说:“君子心胸平坦宽广,小人时常忧愁悲观。”

“故事”

子夏的矛盾

孔子有个弟子,名叫子夏。家里十分贫穷,穿的衣服破烂不堪,衣絮外露,就像一个个小鹌鹑悬挂在身上似的。

在孔子弟子中,子夏的学识名列前茅。家中竟如此之穷,自然有不少人劝他出来做官。子夏说:“诸侯们凭借他们的地位向我炫耀,以为他们如何如何的了不得,我不会做他们的臣僚,大夫们在我面前摆架子,我连见也不会去见他们!”

子夏以读书提高自己的素养为乐。他去看曾子时,曾子看子夏身体壮实,胖乎乎的,便问道:“你怎么这么肥胖呀?”

子夏说:“战胜了,所以才这么胖。”

曾子感到不解,什么“战胜”不“战胜”的,便问道:“你说的是什么意思啊?”

子夏说:“吾进家读圣贤的书,看见先生孔子所讲求的仁义,便以这感到光荣;出门看见达官豪族们的富贵,又觉得这才是人生所当追求的。这两种想法在我的心中不断战斗,搞得我不知所以,谁也胜不了谁,所以那时很瘦弱。现在先生的仁义战胜了,所以我长得这样肥胖。”

子夏后来在西河讲学,成了孔子学说的传人。孔子死后,他教习儒家经典,为《诗经》作序,为《易经》作传,魏国国君魏文侯拜他为师。

沈从文坦言失败

1928年沈从文时年26岁,学历只是小学文化,闯入十里洋场时间不长,即以一手灵气飘逸的散文而震惊文坛。被当时中国公学的校长胡适聘为该校讲师。

当他第一次走上讲台的时候,除原班学生外,慕名而来听课的人很多。面对台下满堂学子,这位大作家竟整整呆了10分钟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后来终于开始讲课了,而原先准备好的要讲授一个课时的内容,10分钟就讲完了,离下课时间还早呢!他没有天南海北地瞎侃,而是老老实实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道:

“今天是我第一次上课,人很多,我害怕了。”

这一举动引得全堂爆发出一阵善意的欢笑……胡适评价这次讲课时,对沈从文的坦率,表示欣赏。能够坦然地面对失败,体现出一种大家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