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孔子的智慧
10823400000042

第42章 侍于君子有三错

“原文”

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论语·季氏》

“译文”

孔子说:“侍奉君子时容易犯三种过失:君子想说话尚未说的时候,你抢先说,就是急躁;有些话君子已经说到了,你还不说,就是隐瞒;不察言观色便贸然张口说话,就是不长眼睛。这三种过失都应注意避免。”

“故事”

中庸之言

鲁定公十五年(公元前495年)春夏之交的一天晚上,卫灵公宴请宠卿近臣,并以歌舞助兴。席间,南子和公孙余假眉来眼去,众卿暗自气愤。太子蒯聩久知南子淫乱,目睹此况,自感无比羞辱,愤然退席回内宫。

深夜,蒯聩持剑潜入后宫禁地行刺南子,武艺高强的公孙余假以剑相挡,南子幸免遇难。在“捉拿刺客”声中,蒯聩逃出卫宫,飞马奔往晋国。蒙在鼓内的卫灵公以为儿子背叛自己,便于次日差人请孔子进宫,请教处置之策。

灵公满面愁容,问:“昨夜,太子行刺南后未遂,已逃至晋国,气煞寡人了!对此,请教夫子,该当如何?”

对于卫宫发生太子刺杀南子事件,孔子并不感到意外。但对于卫国第一家庭如此重大的家务事,孔子还是慎之又慎。他静思了一会儿,人情人理地说:“事已至此,以冷下来为好,何必借此惩处太子呢?因为太子不会再回来危及南后了,他们完全可以都太平无事地生活下去。因此,此事宜息事宁人,不了了之,切勿扩大。这样处理,父子之情,夫妻之情得以兼顾,对卫国、对父子、对夫妻亦不会再生新的不利。”

灵公仔细品味孔子的中庸之言,感到很有道理,让局外人断君侯的家务事,不是强人所难吗?于是,笑着说:“谢夫子助寡人明晰理顺了这件事……”

急躁的税务主任

麦金莱做美国总统时,特派某人为税务主任,但为许多政客所反对,他们派遣代表进谒总统,要求总统说出派那个人为税务主任的理由。为首的是国会议员,身材矮小,脾气暴躁,说话粗声恶气,开口就给总统一顿难堪的讥骂,如果当时总统换成别人,也许早已气得暴跳如雷,但是麦金莱却视若无睹,不吭一声,任凭他骂得声嘶力竭,然后才用极温和的口气说:“你现在怒气应该可以平和了吧?照理你是没有权利这样责骂我的,但是,现在我仍愿详细解释给你听。”

这几句话把那位议员说得羞惭万分,但是总统不等他道歉,便和颜悦色地说:“其实我也不能怪你。因为我想任何不明究竟的人,都会大怒若狂。”接着他把任命理由解释清楚了。

不等麦金莱总统解释完,那位议员已被他的大度折服了。他私下懊悔刚才不该用这样恶劣的态度责备一位和善的总统。他满脑子都在想自己的错了,因此,当他回去报告咨询的经过时,他只摇摇头说:“我记不清总统的全盘解释,但只有一点可以报告,那就是——总统并没有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