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新编失眠抑郁病配餐宜忌
10822600000008

第8章 梦能保护睡眠和调节心理平衡吗

弗洛伊德认为,梦的心理意义在于给意识或潜意识愿望以幻想性的满足,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由于愿望未能满足而带来的心理压力。荣格认为,梦的心理意义在于补偿,通过梦,潜意识可以指出或补充意识活动之不足,使精神活动更完善,更充实,使整个心理功能趋于稳定。人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梦,从中获得必要的教益,这样做有益于精神卫生,如运用得当,能使心理及行为更趋于和谐。这些都说明梦能调节心理平衡。在日常生活中,梦在某种程度上缓解思想忧虑的现象也是不乏其例的。陶铸的亲人在思念陶铸时曾说:“我听人说,在夜深人静时,九泉之下的人会听到亲人的絮语和思念,这时,他们就会化作梦来与家人相会。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我却常常希望它是真的,那样,我就可以和您在梦中见面了。”毫无疑问,这样的梦对心理平衡的调节是有益的。

在对梦的研究中,有些实验也证实了梦的调节心理平衡的作用。例如:让两组受试者在临睡前看一部非常恐怖的电影。然后让一组像往常一样,不受干扰地进入梦乡,而对另一组却不让他们做梦。第二天,再让两组受试者看同样恐怖的电影,结果,两组反应不大一样。做梦的那一组反应不太强烈,而被剥夺了做梦权力的那一组则反应非常强烈。

近人刘文英将梦的心理调节作用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他认为:“在宏观方面,梦对精神系统的调节,主要是维护精神系统本身一张一弛的节律。”在微观方面,“梦对精神生活的调节,主要是促进精神系统各种心理因素的平衡。”也就是说,梦在两方面对心理活动进行着调节,一方面是觉醒时紧张的心理经过梦来松弛,如果这种紧张不经过梦的修复,持续进行下去,坚持不了多久,就会导致崩溃。另一方面是觉醒时的某些欲望不能达到满足,人们会因此而苦恼、烦闷,梦有时能使这些欲望在梦中实现,也就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些欲望的要求程度,促进了心理平衡。所以说:梦是白天失却的快乐与美感的补偿。诗人歌德曾以自己的亲身体会说明了这一问题,他说:“人性拥有最佳的能力,随时可在失望时获得支持。在我的一生里,有好几次悲痛含泪上床后,梦竟能用各种诱人的方式安慰我,使我从悲痛中超脱而出,而得来隔天清晨的轻松愉快。”

由于梦的这种调节作用,使得刺激因素得到了消除,保证了睡眠的继续进行,所以弗洛伊德认为,梦是睡眠的“看守人”、“监护人”,梦能保护睡眠。在实际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屡见不鲜。作了美梦,不但感到睡得舒服,而且醒来以后精神愉快,这也是人们的实际感受,类似这样的梦,对于心理调节,睡眠保护无疑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这也是梦的一种功能。但并不是全部的梦都能起这样的作用,当我们学会控制梦时,我们的美好愿望就一定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