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绝妙的发明
10820200000118

第118章 器官移植

器官移植是将某个健康的器官通过手术或其他方法放置到一个患有严重疾病、危在旦夕的病人身体上,让这个器官继续发挥功能,从而使接受者获得新生。

器官移植的起源与发展

约公元前600年,古印度的外科医生就利用从病人手臂上取下的皮肤来重整鼻子。这是最早的自体组织移植。角膜移植是最早取得成功的异体组织移植技术,首次眼角膜移植是1840年,由爱尔兰内科医生彼格从羚羊眼球上取下角膜移植到人的眼球上。器官移植要比组织移植复杂得多,难度也更大。从1951~1953年,美国的休姆医生进行了把尸体捐赠者的肾脏移植到人体的手术,最长存活了6个月,这也是世界上最早取得部分成功的人体重要脏器的移植手术。1967年12月4日,南非开普敦的巴纳得医师首次成功完成了人类异体心脏移植手术,开辟了器官移植的新纪元。但是由于人体的免疫排斥反应,器官异体移植的成功率一直很低,直到80年代初一种叫环孢素的抗免疫排斥药物的出现,才使这一现象得以改变。从1953年成功完成第一例肾脏移植手术到80年代末,器官移植已经挽救了20多万人的生命。

器官移植的现状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器官移植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成功率越来越高,许多患者都可以通过器官移植来延续生命。然而现实是,由于器官短缺,远远不能满足移植的需求。许多患者由于等不到合适的器官而死亡。要想解决器官的来源问题,救治更多的危重病人,首先要提高公众对“死亡”这一概念的正确认识,建立“脑死亡”,即人死亡的科学概念。同时科学地制定出保护应用“脑死亡”供体的法律。使器官捐赠科学化、制度化、法律化,从而使器官移植事业既能被人们所理解、接受,又能成为人们主动参与的自觉行动。

器官移植的类型

器官移植有多种分类方法,如果从移植种类来分,可以分为器官移植、组织移植和细胞移植。如果从供体来源来分,可以分为尸体移植和活体移植。活体移植包括亲属供器官和非亲属供器官;尸体移植包括心跳供体(脑死亡)和无心跳供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