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隋末唐初那些事儿
10789600000019

第19章 杀戮功臣——竭诚尽节终被诛

高熲,字昭玄,渤海郡蓚县(今河北景县)人,隋朝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协助隋文帝杨坚登上皇位,一统天下,并在辅佐隋朝两代皇帝的20多年里,制定律法、改革税制、出兵伐陈、抗击突厥,是隋朝“开皇之治”的盛世局面得以形成的大功臣。但就是这样一位忠心耿耿的宰相,最后却被暴虐的隋炀帝以“莫须有”的罪名诛杀,含恨而死,实在是一桩憾事。

高熲的父亲高宾曾在北齐担任官职,后因避谗投奔北周。北周权臣独孤信十分看重高宾,曾任用他为僚佐,并把“独孤”赐给他作家族的姓氏。

杨坚掌握了北周的军政大权后,想拉拢高熲,于是差人试探高熲的态度。

想不到高熲竟爽快地说:“我非常愿意追随杨公左右,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从此,高熲就成了杨坚的亲信。

杨坚即位后,高熲随即被任命为左仆射,兼纳言,进封渤海郡公,后来又被封为左领军大将军,封爵拜将,一时风光无限,满朝文武无人能及。其实高心里明白,职位越高就越容易遭人嫉妒,于是他总是表现得虚怀若谷,还向文帝极力举荐德才兼备的苏威,并主动要求免去自己的仆射职位。

隋文帝心怀天下,在他准备吞并江南时,曾向高征求讨伐南陈的意见,高分析说:“首先应该放出风声说我们要进行偷袭,使他们因加强防守而耗费精力,逐渐瓦解其斗志。然后派人潜入陈国境内,焚烧、毁坏对方的军用物资,使他们因军需匮乏而无力进行反抗。最后我们挑选合适的时机,兵分几路围攻他们,这样一定能一举拿下南陈。”后来的事实证明,高的计策非常奏效。

后来,晋王杨广领兵伐陈时,封高熲为长史,军中事务全部交由他来裁决。吞并南陈以后,杨广想收陈后主的宠妃张丽华为妾。高用当年武王伐纣后立即杀掉妲己的历史作比较,不同意杨广纳陈后主的遗妃。随后他执意杀掉了张丽华,杨广为此非常生气。回朝以后,高被提拔为上柱国,加封齐国公。

善用高明政治手段的文帝说这些话,一方面表明了他对高的高度信任,另一方面又警示他不要心存他念。其实,隋文帝的确很担心高熲会背叛他。于是,不久以后,隋文帝便把太子的女儿赐婚给高的儿子,想用这种联姻牵制高颍。

高熲的父亲高宾曾经得到独孤信的赏识,所以高家与独孤皇后的关系非常亲密。高的原配夫人去世后,隋文帝在独孤皇后的再三请求下,想赐妾给高熲,但是高熲婉言谢绝了。隋文帝不再勉强,就将此事搁置一旁。

没过一年,忽然传闻高熲的爱妾生了个儿子,隋文帝听说以后十分高兴,准备亲自去道贺,但是皇后听后却非常生气,隋文帝问她原因,她说:“皇上曾经想要为他赐妾,他借口要焚香敬佛拒绝了,却想不到原来府内早有美妾。他竟然敢这样当面欺君,皇上还要信任这种人吗?”其实,独孤皇后这样做完全是由于嫉妒心在作怪。独孤皇后嫉妒心极强,她在世的时候,身为天子的隋文帝从来不敢染指后宫嫔妃;如果五个皇子中有谁的宠妾生了孩子,那个孩子必定会被下令抛弃;文武百官中,如果哪位大臣的姬妾生了孩子,她一定会力劝隋文帝免其官职、逐出朝廷。所以高的爱妾生子,自然也引起了皇后的不悦。

后来,高又在废太子的事情上得罪了皇后。

于是,独孤皇后也不顾当年情谊,千方百计想把他赶出朝廷。

这时,隋文帝准备出兵高句丽,高熲觉得时机不成熟而坚决反对。隋文帝不听其劝告,执意封高为元帅长史,随同汉王杨谅发兵高句丽,结果大败而归。

独孤皇后趁机陷害说:“高原本就不想去,无奈皇上下令,他不得不去。”隋文帝对高说:“你平定江南以后,有人说你意图谋反,我早就猜到了。”当时年轻的汉王根本不懂得如何领兵作战,而高又没有完全按照他的意思行事,因此吃了败仗的汉王便怀恨在心,诬陷高想要谋害他。隋文帝听后勃然大怒,想要治高的罪。朝中贺若弼等大臣联名为高辩解开脱,想不到这更加惹恼了隋文帝。他将出面说情的大臣全部交给狱吏严加盘问,此后再也没有人敢出头替高熲说话了,高最终被罢免了官职,回家养老去了。

高在追随杨坚并帮助他坐稳江山的几十年里,劳心劳力,勤勤恳恳,在收江南、战高句丽、退突厥、定朝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当年,杨坚还曾对高熲说过“即使大事不成,遭到诛灭九族的灾难,也无须畏惧”的话。却想不到如今大事已成,高却遭受贬官还乡的待遇,怎能不伤心绝望、怆然涕下呢!

没过多久,高又被人揭发说他有过不忠不敬的言论,但隋文帝不忍心杀掉曾经立下赫赫战功的高,只是把他贬为了平民。

想当初高刚刚荣升仆射、官拜相国的时候,他的母亲曾经提醒他说:“你现在位高权重,家财万贯,皇帝恩宠,以后一定会招来杀身之祸,你要小心提防!”高因此处世一直十分谨慎,生怕遭遇不测。这次被贬为平民,高觉得自己逃过一劫,竟表现得非常高兴,没有一丝怨气。

隋炀帝称帝后,又提升高熲为太常卿。骄奢淫逸的隋炀帝终日饮酒寻欢作乐疏于朝政,高熲见状,对大臣李懿说:“当年殷商和周朝都因君主沉溺玩乐而亡国,现在怎么能犯同样的错误呢?”想不到这句话竟传到隋炀帝那里,他听后勃然大怒,以“诽谤朝政”的罪名诛杀了高。事实上,早在隋炀帝觊觎太子位的时候就已经同高熲结怨了。从高被重新任用,到后来隋炀帝小题大做诛杀高,一切都是早有预谋的。

史书称:“有文武大略,明达政务。及蒙任寄之后,竭诚尽节,进引贞良,以天下为己任。苏威、杨素、贺若弼、韩擒等,皆颎所荐,各尽其用,为一代名臣。自余立功立事者,不可胜数。当朝执政将二十年,朝野推服,物无异议,时致升平,颎之力也。论者以为真宰相。及诛,天下无不伤惜,至今称冤不已。”这样一位文才武略盖世的奇才、竭忠尽节的名臣,竟以忠信而获罪,屈死于猜忌、毁谤、谗言之下,被害于荒淫无道的暴君之手,成为历史上一位悲剧人物。高颎死后不久,短命的隋王朝也很快被农民起义的汹涌巨浪所吞没了。

大业七年(611年),山东长白山农民首先发动起义,全国各地纷纷响应。其中翟让在瓦岗寨起义,大业十二年(616年),李密也来投奔,还谋划攻下金堤关,又在荥阳重创隋军。次年,攻下兴洛仓,开仓赈济饥民。

后来,翟让让位给李密。李密称魏公,建元永平。此后,瓦岗军接连攻下回洛仓、黎阳仓及附近郡县,直逼洛阳城下。他们还发布檄文,声讨隋炀帝的十大罪状。瓦岗军屡败洛阳敌军,声威大振,力量不断壮大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