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孙子原来这样说
10789200000048

第48章 无所不用间,机密不外露

“原典”

微哉微哉,无所不用间也!

“古句新解”

微妙啊,微妙!无时无处不可以使用间谍。

用间是军事斗争中一种常法,是制胜的重要手段之一。“无所不用间也!”“间”字原意为门中窥月,窥日月运行,察战场玄机,探人情微妙,大概都可被纳入“间”的引申义中,而要探知日月盈昃、战场风云、人情冷暖,无不可用间。因此,孙子不仅强调“用间”,而且主张“无所不用间”。

战国时期,齐国帮助楚国攻打秦国,夺取了曲沃这个地方。从此,齐、楚两国结成了同盟。

公元前313年,秦国想攻打齐国,但看到齐、楚两国联合起来了,力量强大,秦惠王为此十分苦恼。有一天,秦惠王对张仪说:“我们要攻打齐国,但齐、楚两国关系友好,你看怎么办才好?”张仪说:“请大王为我预备车辆,拨出费用,我去试试看吧。”

张仪来到了楚国,见到了楚王,说:“大王啊,我国君王最敬慕的人只有您一个,我张仪愿意为之奔波效劳的也非您莫属;我国君王所最恨的人中,莫过于齐王了,我所恨的人也莫过于齐王。现在我们君王准备讨伐齐国,可是贵国却与齐国结成联盟,所以我们君王不能很好地处理这件事,而我张仪也就不能为大王您效臣子之劳了。大王如果能与齐国断绝关系,我愿意请求秦王把商于(今河南淅川县西南)600里的土地送给楚国,使秦、楚两国永远结为兄弟邻邦。”楚王听了以后十分高兴,当即答应了张仪的要求。

楚国满朝的文武官员得知这一消息后,都向楚王表示祝贺,陈轸最后才来见楚王,而且不表示祝贺。楚王问他说:“我不动一兵一卒,不伤一人,就轻易地得到了600里土地,大家都向我祝贺,唯独你不表示祝贺,这是为什么呢?”

陈轸回答说:“我认为商于这600里的土地不仅得不到,而且后患必将由此而产生,所以不敢前来祝贺。”

楚王一听怔了一下,连忙问:“为什么?”

陈轸回答:“秦国之所以重视我们楚国,正是因为楚国有齐国这个盟邦。如今楚国要与齐国绝交,楚国就变得孤立了,秦国为什么要把600里土地白白地送给一个孤立的国家呢?我断定,如果楚、齐两国绝交,张仪回到秦国以后,就会背信弃义。这势必造成我们在北面丢了齐国这个盟友,在西面受到秦国的威胁。如果齐、秦两国的军队一起来进攻我们,那我们楚国不是很危险了吗?”

楚王并不喜欢听陈轸的这一番忠言。他耐着性子听完了陈轸的话后,恼羞成怒,说道:“你给我住嘴!等着看我得到秦国的土地好了。”

为了表示诚意和对张仪的信任,楚王就把相国的大印授给了张仪,同时还送给张仪许多东西。接着,他就宣布和齐国绝交。

张仪看到这一切,心中暗暗高兴。当他要返回秦国时,楚王派了一个将军做使者跟随张仪去秦国接收600里土地。

张仪一回到秦国,假装从车上掉下来摔伤了身体,三个月都没有上朝办事,更是只字不提给楚国土地的事。楚国的使者在秦国白白地等了三个月,什么也没有得到就回来了。楚王得知这一情况后,错误地认为张仪一定是嫌楚国跟齐国绝交还不够彻底,于是他就派了一个名叫宋遗的勇士到齐国去辱骂齐王,做样子给秦国看。齐王哪能受得了如此侮辱,一气之下,就投靠了秦国,齐、秦就这样联合了起来。

不久,楚王又派一个使者到秦国索要土地。这时,张仪上朝办事了。他对楚国使者说:“你怎么不去接收土地啊?从某地到某地方圆6里。”楚国使者一听原来的600里变成了现在的6里,极为气愤,立即回国报告了楚王。楚王听后大怒,想立即出兵攻打秦国。陈轸听到楚王要出兵攻打秦国,急忙劝阻楚王说:“攻打秦国倒不如用一座城去贿赂秦国,然后和秦国联合起来攻打齐国,这样,我们给秦国的,可以从齐国那里补偿回来。如今大王您已经和齐国绝了交,又要去攻打秦国,这不是自己促使齐国和秦国联合起来攻打我们楚国吗?”楚王对陈轸的话还是一句也听不进去,他命令屈匄率领楚军去攻打秦国。秦王见楚军来攻,立即派魏章领兵抵抗。公元前312年的春天,秦、楚两国在陕西、河南两省间一个叫丹阳的地方交战。结果,楚军大败,8万人被歼灭,屈匄和楚军高级将领七十多人被俘。秦国一下子夺取了楚国的大片土地。楚国又调集全国军队再次攻击秦军,在蓝田又被秦军打败了。

张仪利用楚王的贪心,以600里土地为诱饵,离间了齐楚联盟,并通过与齐国的联合,夺取了楚国大片土地,大大削弱了楚国的国力。与战争本身的巨大消耗相比,间谍实在是非常廉价且有实效的利器。为了赢得战争,施计定策就不能只想到面对面厮杀的战场,而要运用相应的策略。同时,制定的计策决不可外泄,因为在战场上,情报决定胜败。

同样,商场上的情报可谓是价值连城,谁能先获得情报,率先发展,谁就能战胜对手,可谓“捷足先登”。而另一方面,正是基于这个原因,商家又要千方百计保守自己的机密不被别人窃取。正像孙子说的那样“无所不用间也”,你一个不小心,就可能泄露最紧要的机密。

设在美国加州奥克赫斯特的新锐公司正门停着一辆大型豪华轿车,4个人从车上下来。这4位衣着整洁,都穿着三件套的素雅西装。他们自称是从IBM(国际商业机器公司)总公司来的,想要会见新锐公司的负责人。

新锐公司的总经理把他们请到办公室来。那4位之中有一人说明了他们的来意:他们是偶尔路过这一带,想参观该公司的工厂。

总经理咧嘴笑着。因为他一看就觉得这4个穿着三件套西装的人,根本不是到附近的约塞密提游览而顺道来访的。尽管如此,他还是对想要参观的这一行人表示欢迎,带他们到工厂去。而这4人是来参观的吗?根本不是!

一进入工厂,来自IBM公司的那4个人,便让总经理打开存放企业机密文件房子的门锁,走进去,把字纸篓倒出来,查证丢弃的文件是否用碎纸机处理过,然后摇动办公室公文柜的锁,看看有没有锁好。

检查的结果,那4个人好像很满意。于是,向IBM总公司报告,说新锐公司的企业机密保安措施合格。可是,过后不久,那4个人又突然驾到,一来就对保守机密的措施重新检查一番。

与IBM签了合同而从不曾享有过工作特权的一位局外人向人诉苦说,当IBM要保守机密时,如同患了偏执症一般。比如说,IBM向代理公司订制某种零件时,只提供该零件生产上所需的资料,代理公司在整个产品推出市面以前,搞不懂那是做什么用的。

由于个人电脑业界竞争极为激烈,因此,IBM保守机密的工作,在80年代初面临了最严厉的考验。最大的竞争对手“苹果公司”的个人电脑终于上市,一般大众对它兴趣浓厚,同时也很畅销。其他公司也竞相投入新型的个人电脑市场。

IBM决定将以自己的品牌上市的个人电脑零件,不在公司内生产而在公司外生产,唯有装配工作在IBM的波卡雷顿工厂进行。在由设在佛罗里达州的这家工厂运出第一号成品之前,其他竞争公司根本无法想象IBM的个人电脑会是什么样子。只知道复杂的电脑零件,由美国各地数百家公司生产。

IBM电脑的诞生是个好例子,它可以显示出在盗取秘密、窃取零件已达到肆无忌惮的产业界,IBM为了保守机密而费尽了多少苦心。

世界上喝过可口可乐的不知有多少人,然而,有谁知道这种饮料的配方呢?事实上,可口可乐的配方属于绝密,只有企业的一二个核心人物知道。这就是可口可乐行销世界、享誉全球,没有遇到过多少敌手,几十年常胜的原因之一。想当初,由于印度政府要求可口可乐公司公开可乐配方的秘密,可口可乐公司毅然决定从印度市场撤出也不公开其配方的秘密。这说明保守企业秘密是多么重要。在我国发展市场经济、产品走向世界的今天,要使我们的名牌享誉全球、畅行无阻,我们不能不提醒商务谈判者:小心泄密!

过去,由于一些人头脑里市场经济意识淡薄,心肠比较热,嘴边缺少把门的,致使一些机秘外泄,损失惨重。比如,本来我国研制的某种化工产品在国际上享有盛誉,成为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可是外商进厂参观时,厂方允许拍照,并详尽讲解整个生产流程,被其免费取走了核心技术,使我国出口的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成了滞销品。

某单位研制的某种抗癌良药属于世界先进水平,由于机密泄露,而使几代人含辛茹苦的科研成果被他人轻易得到。相反,有些企业由于保密工作做得好,至今仍立于不败之地,生产的产品一直供不应求,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随着国际交往和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斗争,也会更趋激烈。企业机秘和科技情报将成为各国商业间谍窃取的重要目标。因此,交易者一定要提高警惕,切莫在“满足对方需要”时泄露机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