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孙子原来这样说
10789200000036

第36章 令素行者,与众相得

“原典”

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

“古句新解”

命令平素能贯彻执行的,表明将帅与士卒之间相处融洽。

《孙子兵法》开篇就提出了“道者,令民与上同意”的著名论断,作为构成战争的五大要素中的第一条,作为第一要素的道就是指老百姓与上层决策者(如国君)的意愿相一致。在《谋攻篇》里也有相似的内容,当说到在何种情况下能预知胜利时,其中一项就是“上下同欲者胜”,即上下齐心协力就会获得胜利。

在本篇中,孙子又提出“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的思想,就是说士兵之所以在平素能认真执行命令,是由于将帅与士兵已经取得了信任,相互之间关系融洽的缘故。这几段话构成孙子思想的一个重要线索,从中可以反映出孙子对战争中文化层面、精神层面或者道义层面的高度重视,对道义的感召力的高度重视,这是《孙子兵法》的人文内涵。

孙子认为,平时能认真执行命令,教育士兵,战时士兵就能服从指挥;平时不能认真执行命令,又不教育士兵,战时士兵就不会服从指挥。而平时之所以能认真执行命令,是由于将帅与士兵关系融洽。将帅要想做到“令素行”,则需“与众相得”。“与众相得”是“令素行”的前提条件和结果。“与众相得”亦是强调上下同心,相互信任,而这又取决于将帅的示范效应,要求将帅平时以军纪军法严格约束士卒,以身作则,使士卒畏服,无条件地服从命令,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就是这个意思,这里面包含着一种情感的力量、情感的智慧及心灵的沟通。

孙子在《用间篇》里曾夸奖过伊尹和吕尚这两个人,说他们是有道之人,又是上智之人。《史记》里记载过一个故事,是说商汤的行为如何感动伊尹,从而又如何使后者一心为他效力。

成汤在夏时是一方诸侯之长,他在治理自己的部落时,一向以行德政著称,他手下的臣子也都是有德行做好事的人。一次,他出外游猎,看见郊野四面都张着罗网,张网的人祝祷说:“愿从天上来的,从地下来的,从四方来的,都进入我的罗网。”成汤听了说:“这样就把禽兽全部打光了。”于是把罗网撤去三面,让张网的人祝祷说:“想往左边走的就往左边走,想向右边逃的就向右边逃。不听从命令的,就进我的罗网吧。”诸侯听到这件事,都说:“汤真是仁德到极点了,就连禽兽都受到了他的恩惠。”这件事引起伊尹心理上极大的震撼。在夏桀时代,他本来只是一名有才有德却不肯做官的隐士,但在商汤道义力量的激励与感召下,决心效命于商汤。他鼓励成汤治理国家,抚育万民,并协助成汤将夏桀时的乱世治理为商初的盛世。这里面反映出的成汤与伊尹的关系,就包含着一种身正令行的信任感。

成就事业,贵在用人,而要用好人,则需要有共同的价值观念和管理规章。曹操是东汉末年的丞相,后被封为魏王,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带兵十分严明,并且自己也以身作则,带头遵守,因此,他的军队很有战斗力,很快就消灭了多股强大的军阀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曹操“割发代首”的故事是军中制度执行的楷模。想象一下如果曹操的“禁令”仅停留在口头上,而当曹操自己违反时,却出尔反尔,朝令夕改,又如何叫下属做到令行禁止呢?

在军队建设乃至企业管理中,不能因为仁慈而废弃法律,也不能因为执行法规而丧失彼此信任。军队用法规来约束将士们的行为,企业也不例外,也应该有自己的规章制度。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合适的管理制度,那必会导致员工放任自流,企业的各种流程也会陷入一片混乱之中。但仅有制度还不够,能否将制度落到实处才是最关键的。这就需要“与众相得”的艺术,比如分享、激励、沟通、肯定等等。与员工分享是最好的管理方式之一,管理者就是要在工作当中不断地和员工分享知识、分享经验、分享目标、分享成功、分享成果等等。通过分享,领导者能很好地传达理念,表达想法,形成个人的影响力,用影响力和威信领导员工,使员工心情舒畅地工作。同时,通过分享,管理者也能不断从员工那里吸取更多有用的东西,形成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互动,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分享应该作为管理者的关键词和座右铭不断得到强化,使分享成为成功道路上的重要内容。领导者带领自己的团队有所成绩之后,别忘了与下属分享功劳,分享成功的喜悦。假如领导者是喜欢独占功劳的人,相信他的下属的积极性也会受到打击。

人人做事都希望被肯定,即使工作未必成功,但终究是卖力了,也不希望被人忽视。一个人的工作得不到肯定,是在打击他的自信心,所以作为领导者,切勿忽视员工参与的价值。

在某大公司的年终晚会上,老板刻意表扬了两组营业成绩较佳的员工,并邀请他们的领导上台。第一位领导,似乎早有准备似的,一上台便滔滔不绝地畅谈他的经营方法和管理哲学,不断向台下暗示自己在年内为公司所作出的贡献,令台下的老板及他的员工听了不是滋味。第二位领导,一上台就多谢自己的下属,并庆幸自己有一班如此拼搏的下属,最后还一一邀请他们上台接受大家的掌声。

像第一位领导那样独占功劳的人,不单令下属不满,老板也不喜欢常自夸功绩的领导。第二位领导能与下属分享成果,令下属感到受尊重,这种做法受到大家的好评。所以,“与众相得”的确是一门艺术,要鼓励员工参与挑战性的工作,培养其价值感、快乐感和成就感,这是工作的动力,也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沟通是管理者行为的基本内容,据美国管理学会调查,一个管理者用于沟通的时间大约占70%左右,而在中国与日本这些重视人际关系的东方国家,这一比例可能会更高一些。沟通的本质,就是信息的传递与理解,沟通对于人际关系的协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就个人而言,一个人只有良好的人际沟通,才能为他人所理解,得到必要的信息,获得他人的帮助;就组织而言,只有良好的人际沟通,才能了解组织成员的情绪,化解组织内部的矛盾,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沟通的技巧在企业管理实践中是大量存在的,例如日本企业的“人事商谈制度”、“个人申报制度”,韩国企业的“合理化建议制度”、“一日厂长制度”,美国企业的“周末啤酒狂欢会”、“走动管理制度”等等。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孙子所提出的“与众相得”思想与现代人际管理是相一致的。

本篇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论述有关军事地形学的精辟专文,它与专门阐述兵要地理的《九地篇》一起,构成了孙子军事地理学的主要内容。集中揭示了巧妙利用地形的重要性,列举了战术地形的主要类型和不同特点,提出了在不同地形条件下军队行军作战的若干基本原则,辩证分析了判断敌情与利用地形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进而探讨了军队作战失利的六种主要原因,并阐述了将帅的道德行为准则以及若干治军的一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