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孙子原来这样说
10789200000019

第19章 正面交战,以奇取胜

“原典”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古句新解”

凡是双方交战,总是以正法接触,以奇术取胜。

“奇正”概念最早见于《老子》“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但孙子是第一个把它引入军事领域并进行系统阐发的。孙子认为“奇正”的基本含义是:凡是用兵作战,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御,在兵力使用上,要用正兵挡敌,奇兵制胜,“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奇正”这一概念确立后,多为后世兵家沿用和阐述。如《孙膑兵法》说:“形以应形,正也;无形而制形,奇也。”《尉缭子》说:“正兵贵先,奇兵贵后。”《李卫公问对》说:“善用兵者,无不正,无不奇,使敌莫测。故正亦胜,奇亦胜。”

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战争都是依靠奇正变化达到战胜对手的,李存勖灭后梁就是其中之一。

龙德三年(公元923年),李存勖在魏州称帝,定年号为同光,国号为大唐,意即延续唐朝李姓的统治,史称后唐,李存勖即后唐庄宗。李存勖称帝时,后唐局势很危急:后梁大将段凝夺取黄河北岸德胜以西的卫州,契丹军队又时常围攻幽州,潞州的后唐守将李嗣昭之子李继韬投降后梁。为了巩固后唐的新生政权和统治,李存勖决定攻取后梁。在拿下郓州城,占据了杨刘和德胜这两个重要渡口,并保住了南进的战略通道后,奇袭后梁都城的时机成熟了。

后唐同光元年(公元923年)八月二十七日,李存勖召见了刚归降的后梁将领康延寿。康延寿为李存勖分析了后梁的形势:虽然梁的地域并不狭窄,兵力也不算少,但是朱友贞昏庸无能,选才用将不以才德与战功为标准,将帅出征也要派近臣监视,主帅无权自己调兵遣将,所以梁的败亡局势已定。康延寿还透露了梁军的军事机密:在十月,朱友贞准备命段凝率主力进驻黄河北岸牵制唐军主力,王彦章则进兵郓州,再分兵进取镇州与定州,并以一部袭击太原做战略策应。最后康延寿向李存勖献出灭梁大计:梁兵聚集则势众,分兵则势薄,陛下现在应该养精蓄锐,待其分兵之后,再选择良机率领精锐骑兵五千从郓州直取大梁(即开封),活捉朱友贞,不出十天或者半月必然大功告成。康延寿的情报十分重要,为李存勖后来决定果断用兵提供了很重要的先决条件。

九月,梁军开始提前实施战略部署:段凝率五万重兵进驻临河(今河南濮阳西)南面,而王彦章则按计划领兵一万进攻郓州和兖州(今山东兖州)境内。面对大兵压境,李存勖决定出杨刘,合兵郓州,然后乘虚突袭汴州。

九月二十八日,李存勖下令将士家属全部回到魏州,并命李绍荣等将领固守魏州,牵制段凝军主力,自己则亲自率领骑兵主力南下实施奇袭计划。

十月初二,李存勖所部精锐从杨刘渡河南进,初三即进入郓州城,当天子夜时分跨过汶水后,命李嗣源为先锋攻击前进。初四早晨与王彦章部交战,大获全胜,并攻占梁的中都(今山东汶上),生俘王彦章。此时,有的将领认为虽然传言汴州空虚,但不知情报是真是假,因而主张稳妥用兵,先向东进攻,再寻机而动。康延寿则极力主张迅速发兵汴州,李嗣源也主张昼夜奔袭,趁段凝未知内情时先夺下汴州。李存勖素有冒险的作战特性,现在又有真实可靠的情报和有利的局势做基础,当即下令命精骑兵出发直奔汴州。唐军士气高昂,初四傍晚时分,李嗣源便奉命率军快速出击,趁夜急进。第二天,李存勖立即率部紧随跟进。在初七这天,唐军骑兵围攻曹州(今山东定陶西),梁军守将毫无防备,只得投降。兵不血刃占领曹州之后,唐军马不停蹄继续向西飞驰急进,直逼汴州。

朱友贞得到王彦章被俘的消息后,惊慌不已,无计可施,而此时的后梁大将段凝也是已有异心,觉察到了李存勖的奇袭意图后,便观望不前。

初八,朱友贞得到唐军已逼近汴州的确切消息后,绝望至极,最后自杀身亡。初九早晨,李嗣源的骑兵到达汴州城下,猛攻北门即封丘门,王瓒不得已开门献城投降。同一天,李存勖也率兵赶到,从西门领兵进城。后梁文武百官列队迎接,后唐军队取得全胜。朱温所建的后梁至此被后唐灭掉,前后共存17年的时间。

李存勖奇袭汴州的计划,从初定到全部实施,前后仅一个多月的时间,这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长途奔袭速战速决的著名战例。

老子说过“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主张以清静无为的理念去治国,以诡奇多变的方法去用兵,将奇和正分别安放在军事和政治两个领域。孙子则不然,他提出“以正合,以奇胜”的作战原则,同时又认为奇正相生无穷。在军事领域活动中都能体现出奇和正变幻无穷的计策,这样奇和正这一对概念的内涵就大大丰富了。《孙膑兵法》对奇和正做了这样的解释:“同不足以相胜也,故以异为奇。”“动为静奇,佚为劳奇,饱为饥奇,治为乱奇,众为寡奇。发而为正,其未发者奇也。”就是说,众与寡、先发与未发,都是相对而言的,它们之间是相异的,却又是相通的。只要自己的作战方式与对方不同,却又能战胜对方,这样一种作战方法就可以称之为奇。

出奇,历来都是兵家制胜之道,也是当今各种竞争中经常使用的获胜手段。在竞争中达到出奇,才可能使自己掌握主动而制胜,从而立于不败之地。奇者,与众不同,对一个企业或商人来说,传统的产品及生产流程可说是正,而新产品、新的经营管理模式就是奇。成功的经营者往往都善于了解消费者的需求,随机应变,拿出独到的方法,就是以超常规的思维方式想出一般人按常规思维方式无法想出的方法,从而获得成功。

杰克敦是个有独特见解的人,他不赶时髦,遇事冷静,最反对人云亦云。处理问题,他常常有一些背离常情之举,使周围的人吃惊。正因为他善于出奇制胜,所以他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20世纪30年代初,欧洲经济大萧条,这时伦敦有一家制造印刷机的工厂倒闭。这一时期,印刷业很不景气,印刷机更是无人问津。那家倒闭的印刷机厂以极低廉的价格拍卖工厂设备,也无人敢买,可两手空空的杰克敦却贷了款把这个破厂买了下来。

熟悉杰克敦的人都知道他从未搞过印刷机械业,是个外行,以为他是冲着低价而去的,估计他要上当受骗了,一些好心人都劝他别干傻事。杰克敦却说,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接手工厂后,杰克敦马上组织人研制了一种新产品——“海报印刷机”。这种印刷机结构简单、成本低,专门向各公司、商店推销。这一时期因为经济萧条,商品都滞销,各公司、商店都竞相印广告、海报宣传商品。杰克敦就是看准了这一点,才买下工厂的。

每台机器成本不足300美元,可杰克敦却将售价提高到2500美元一台。杰克敦分析说:“对于一种有特殊用途的产品,定价越高,越容易销。”果然,正如他所料,一些稍微大一点儿的公司都纷纷前来订购,印刷机销路很好,杰克敦发了一笔财。

当时圆珠笔的使用尚未普及,其性能也有待改进。杰克敦招聘专门人才,用20天的时间研制出一种新型的圆珠笔。此时西欧正掀起原子热,于是杰克敦为这种笔取名叫“原子笔”,同时运用所有的宣传手段大力宣传“原子时代奇妙之笔”的不凡之处——“可以在水中写字,也可以在高海拔地区写字”。英国人有追求新奇的特性,百货公司都对此深感兴趣,仅伦敦百货公司就一次订购3000多支。这些公司进货后,也都用杰克敦的宣传口号做广告,市场上竟出现了争购“原子笔”的壮观景象。

生产这种笔的成本不足1美元,可是杰克敦认为,既然原子笔是与众不同的神奇之笔,就该有相应的高价格才匹配,于是他将笔的价格提到了13美元一支。果然,因价格较高,消费者认为是珍贵之物,人人都以有一支“原子笔”为时髦和派头,订单像雪片似的飞向杰克敦的公司。一年时间里,杰克敦就盈利300万美元,当初其投入的成本仅5万美元。当各路对手挤进圆珠笔市场时,笔价大跌,可这时杰克敦已抽身而去,去开辟新的产品市场了。

杰克敦的“奇”,就在于他超出常规、常法、常识之外,给人以不凡、独到之感,即想别人未能想到之处,涉别人未能涉足之处,从而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古人云,兵无常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经营者必须独具慧眼,敢于突破常规之法,善于出奇,这样才能在异常复杂的市场竞争舞台上创造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