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孙子原来这样说
10789200000014

第14章 守则不足,攻则有余

“原典”

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古句新解”

敌人无可乘之机,不能被战胜,且防守以待之;敌人有可乘之机,能够被战胜,则出奇攻而取之。防守是因为我方兵力不足,进攻是因为兵力超过对方。善于防守的,隐藏自己的兵力如同在深不可测的地下;善于进攻的部队就像从天而降,敌不及防。这样,才能保全自己而获得全胜。

攻守形式论是本篇的中心。本篇其实可作为战争形式学的一个雏形。像所有的事物一样,战争也是有其形式的。一般说来,战争的形式表现于战斗的形式上。主要有攻、守两种。孙子在本篇中,研究了攻守状态、攻守目的、攻守基础、攻守作用、攻守指挥、攻守利害、攻守运动以及攻守的依存变化关系。

攻守基础在于军事实力。“守则不足,攻则有余”:采取守势,是因为取胜条件不足;采取攻势,是由于取胜条件有余。战争双方一旦交兵,首先需要确定的问题是要进行进攻战还是进行防御战。这要求将帅对攻和守的含义要有确切的理解。战史发展至今,进攻与防御已形成两种基本的作战体系。在攻与守的各种系列中,又分许多类型,然而归其根,就是孙子所说的“守则不足,攻则有余”。这是决策攻、守指挥的基础。

进攻作为一种战争的指挥原则不是随意可为的决策,要做到有备无患、攻与守兼备。在进攻战中所遵循的运动原则是出其不意。在本篇中,孙子形象地描绘了善攻者的态势——“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善攻将士的行动如在高不可测的云天之上,使敌方无法探知我方行动的方向,我方则可以寻机而动、出敌不意地取得成功。

防御,是与进攻相对的战争形式。守法,与攻法一样是一种相当重要的战斗形式。孙子描述守式的全胜战略时说:“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因为我军的防御形式如藏于深深的地下,敌人当然无法窥其形态。自古用兵,变化不同,并无定论,然而经验证明:“先议守而后论战,乃保万全也。”

李牧是战国时期赵国的著名将领,长年驻扎在代地、雁门郡,防御匈奴。李牧每天宰杀几头牛犒赏士卒,加紧训练骑马射箭技术;同时派精兵严加守卫烽火台——以备随时报警;又派出大量侦察敌情的情报员,以便有军情及时报告。全军将士得到李牧的厚遇,人人奋勇,都愿为国家出力效劳。

平时李牧总是明令部下:“匈奴如果侵入边境掠夺物资,赶快把物资收拾起,退入城堡内防守,如有人擅自出战捕杀匈奴者,斩首示众。”每当匈奴入侵边境,烽火台一报警,李牧就立即下令收拾物资退入城堡,从不出战。

这样过了几年,李牧从来没有人员伤亡也没有损失过物资。然而,时间一长,匈奴兵将总以为李牧胆小怯战,根本不把他放在心上。就是赵国边兵们也窃窃私议,以为李牧胆小怯战。

李牧一意坚守不出的消息传到赵孝成王那里,赵王派使者责备李牧,要李牧出击。李牧却仍然如故。赵王听说李牧仍然一味防守,很生气,立即派另外一员将领来替代了李牧。新将领全部废弃了李牧的规定,每当匈奴入侵,都下令出战,但每次出战都不利,人员伤亡很大,物资损失也很多,边境上的百姓纷纷逃亡。

赵王只得又派使臣去请李牧重新担任雁门郡郡守。李牧借口有病,坚决不肯就任。赵王不得已,只得下令强迫李牧出来。李牧对赵王说:“如果一定要为臣重新任北边守将,那就必须答应按照我从前的办法行事,我才敢接受命令。”赵王答应了李牧的请求。

李牧又来到雁门,下令还照以前的办法坚守。几年内匈奴几次入侵,又都是一无所获,他们总以为李牧胆小怯战。而边境将士因为天天得到犒赏,却没有出力的机会,都希望能在战场上为国家效力。

李牧看条件成熟了,于是挑选了战车1300辆,精壮的战马13000匹,勇敢善战的士兵5万人,然后把他们统统严格编队,进行战斗训练。一切就绪之后,让百姓满山遍野去放牧牲畜,引诱匈奴入侵。

不久,有小股匈奴到了离边境不远的地方。李牧派了一支小部队出战,刚一跟匈奴兵接触,就装作被打败的样子拼命逃窜,丢弃下几千名百姓和牛羊让匈奴俘虏去。匈奴单于听到前方战报,十分高兴,满心以为李牧怯懦可欺,于是调动大部队侵入赵国的边境,准备大肆掳掠。

李牧却早在匈奴来的路上埋下伏兵,当匈奴大部队一到,李牧一声令下,大军冲杀过去。将士们经过几年的养精蓄锐,个个生龙活虎地向敌人扑了过去。匈奴兵将素来不把李牧放在眼里,猛然受到赵军凶猛的进攻,阵脚很快被打乱。鼓声、人群喊杀声、战马嘶鸣声惊天动地而来,单于吓得顾不得部下,掉转马头就跑。匈奴军在逃走的路上,又遇到李牧埋伏下的军队拦路冲杀,被前后夹击,损失惨重。这一战,赵军杀死匈奴十几万骑兵,缴获马匹无数。此后十多年,赵国北边稳固,匈奴再也不敢接近赵国边境的城邑。李牧也因此成为继廉颇、赵奢之后赵国最重要的将领。

同样,在外交谈判上,“善守”、“善攻”这两方面显得尤为重要,“善守”主要在于洞悉对方的意图与最终目的,使自己占尽先机;“善攻”主要是摸清对方的意图后,再提出自己的主张,从而使自己始终处于主动有利的谈判地位,最低限度是不使己方利益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