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英枭双雄:刘邦
10788200000005

第5章 斩蛇兴兵

转眼时间已到了始皇帝病死沙丘的前夕,秦帝国所面临的形势,已不是天下太平,而是“群盗满山”;普天之下,“亡逃山林”者已是数不胜数了。

这年春天,发生了一件事,改变了刘邦的命运。

秦始皇在骊山大修陵寝,征集七十万人充作劳役。这项费时三十余年的巨大工程,如今已进入堆土筑台和挖掘地下空间的阶段。秦始皇希望在死前亲眼目睹自己的这座万年屋,于是下令加快工程进度。

征集劳役的工作,在全国各地展开。沛县征集了五百名刑徒,需要由一个能干的官吏送往咸阳,差事落到了刘邦头上。

在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形势下,县令点名命刘邦带领刑徒去骊山修墓,出发前刘邦便预感到气氛与往常不同,前景不妙。然而他多年来自告奋勇地“常徭咸阳”,人们又无不赞扬他带队有方,他此次怎好意思借故推辞,心中确实有难言之处。

果不出刘邦所料,刚刚离开沛县县城不远,队伍中便有很多人逃亡。刑徒逃亡的原因,当然是不甘受苦,担心难以活着回来,不如现在逃亡,也许会有一条生路。况且,当时的破产农民,还有在骊山修墓的刑徒“亡逃山林”者大有人在,有不少人选择了这条道路。因而刘邦所带领的刑徒一离开县城便有多人逃亡,是不足为怪的。

面对着刑徒出发后的逃亡,刘邦大伤脑筋。他估计,照此下去,不待到达骊山,刑徒岂不是要逃光了么?当队伍行至丰邑西面的泽中亭,刘邦已从刑徒的逃亡中受到启发,找到了自己不容选择的惟一一条生路。刘邦知道,按照秦法,他所带领刑徒到达骊山时如果逃亡大半,是要依法问斩的。与其到骊山伏法就刑,不如现在就逃亡山林,也许还能活下去。想到这里,刘邦主意已定。在泽中亭,刘邦下令就地休息,拿出自己的旅费,派人到附近买来酒肉,请大家开怀痛饮。以往刘邦也同带领的民夫们于途中饮酒,但作为队长他总是节制自己,因为前面还有路程。这次不同了,他前面的路程,不是西行入关,而是从此去他也不知道的去处,自己也从此不再是什么队长,还节制什么?在酒肉面前,刘邦第一次如此地与他所带领的徒众们开怀痛饮。从表面上看,刘邦是那样高兴地大口饮酒,大声呼喊;其实,在场的人,谁也没有人的心情像刘邦的心情是那样的复杂和痛楚。

痛饮之中,刘邦思念自父母生下自己以来,已有40余载。如今,父母健在,家有娇妻爱子,自己也曾多次带队去咸阳风光过,不止一次地做过当皇帝的美梦,而今日却落得个上不能孝养父母、下不能抚养妻子儿女的悲惨地步。此时此刻,他想的不是什么理想王国、皇帝美梦,而是必须正视的冷酷现实:逃亡山林。在这种心情下饮酒,怎能不醉?待到夜幕降临后,刑徒中有不少人也都喝得大醉了。以刘邦的酒量,他虽然今日饮得大醉,但头脑尚且清醒。刘邦见天色已晚,便起身向刑徒们高声说道:

“你们被押往骊山修墓,工苦吏暴,也不知有多少人葬于异乡,能生还故乡者又能有几人?我已想过,今放你们一条生路,逃命去罢!”

众人听后,颇吃一惊,觉得像在梦中,等到醒悟过来,忙给刘邦跪下:

“刘公不忍我等送死,慨然相释,这等大恩大德,我辈没齿不忘。只不知,你将我们释去,又如何回去交差?”

刘邦闻言大笑,于是说:

“你们逃后,我也只好远走高飞,难道还会回去送死?”

众人这才放下心来,相互解下手上的绳索,四处逃去。唯有十余壮士,站着未动。

“你们为何不走?”刘邦问。

“刘公如此大德,我等逃走不义,我们已商定,情愿跟从恩公,同生共死!”

刘邦见他们这样说,慨然说道;

“多蒙诸位不弃,天高地阔,我们必能闯出一条生路来。”

因怕天亮后官府追捕,刘邦指挥众人觅小路而行。天上月光明亮,小径荆草丛生,刘邦醉意朦胧,壮士鱼贯而行。正走间,忽然前面大乱。有人跑过来说:

“不好了,前面有大蛇挡路,碗口粗细,长约数丈,我们赶紧原路退回,另找别路行走……”

未待来人说完,刘邦勃然作色:

“壮士行路,岂怕蛇虫?”

说完,拔剑在手,向前行走数十步,果见一条大蛇横于小径之中。蛇见人来,昂头吐芯,两眼如烛,盯住刘邦。刘邦见状,一股热血自心头涌起,大叫一声:“畜牲也敢如此!”跨步向前,躲过蛇头,手起剑落,将大蛇斩为两截,然后用剑拨开死蛇,辟开道路,率众人大步而过。又行数里,天已将明,众人也感力乏,刘邦遂令休息,自己觅一干燥之地,卧倒便睡,片刻就进入了梦乡。及醒,天已大亮。

恰有一丰邑人,也夜过此路,从后边急匆匆赶来,一见众人,便道:

“你说怪也不怪,在距这儿数里之远,我遇到一位老妪,只见她席地痛哭,我问为何如此悲伤?她指着道旁的一条死蛇说:我儿本白帝子,化蛇挡道,今被赤帝子杀死。言罢,又伤心地哭泣起来。我本欲问她为何将蛇当做儿子,谁知,老妪转眼不见了。岂不怪事?”

众人围拢过来问:

“果有此事?”

“是我耳闻目睹,怎能有假?”

刘邦坐着未动。来人也不屑与他再说,转身离去。

刘邦听在耳里,喜在心上:“什么白帝赤帝,不去管他,但这件怪事又应在我的身上,莫非我真要成事?”想到此,浑身来劲,站起身来,招呼众人继续赶路。

据史书记载:秦襄公时,因立国西方,故作畴,以祠白帝。至秦献公时,又作畦畴,以祠白帝。所以,白帝在这里是暗指秦廷。

相传赤帝为尧之后,在这里是暗指汉朝。

刘邦斩蛇,由此引出白帝、赤帝之说,为史家借助神话、史资,附会出汉将兴,秦将灭的一种舆论。同时,刘邦为此举付出了代价:由泗水亭长一变而成为逃亡的犯人。他获得的好处是赢得了被遣散民夫的一片欢呼声,为他日后举事打下了群众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