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英枭双雄:刘邦
10788200000035

第35章 储位风波

刘邦在举兵反秦和楚汉战争的戎马生涯中,军营中从不缺少姬妾的陪伴。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七月,刘邦与项羽受武信君项梁之命,率兵攻打定陶(今山东定陶县西北),未能攻下,但刘邦却得到一个妙龄的美女,留在自己军营的帐中,她便是日后的戚姬。戚姬年轻貌美,善解人意,深得刘邦的宠幸。在此后的南征北战、东征西讨的岁月中,戚姬得以经常随军陪伴刘邦。汉王元年(公元前206年),戚姬生下一男,取名如意。

汉王二年,刘邦立吕后所生的刘盈为太子。后来,汉高帝发现太子刘盈“为人仁弱”,不像自己;而日见长大的如意,经常随同母亲戚姬出现在皇上的面前,很得年过半百的汉王欢心。汉王常常称道说:“如意长得像我。”

从此,汉王就有了废太子刘盈、改立如意为太子的意图。当时,汉王与项羽在关东争夺天下,戚姬经常随从汉王,对汉王的意图怎会不知?戚姬深知吕后为人刚毅,儿子刘盈又被立为太子,自己又深得汉王的宠爱,吕后怎能不妒嫉?皇上健在,母子可以无忧无虑;一旦皇上驾崩,太子刘盈继位,会有自己这孤儿寡母的好么?想到这里,戚姬不寒而栗。为着自身和儿子日后的命运,戚姬日夜在汉王面前哭泣,请求改立如意为太子。汉王私下答应戚姬的请求,并不是出于儿女私情,同情戚姬母子的处境,而是为着大汉王朝日后的江山能否巩固,他的理论根据是太子刘盈“为人仁弱”、“不类我”,而“如意类我”。

吕后于汉王四年九月被项羽放还,汉王对结发妻子的遭遇深表同情。然而,吕后此时已是人到中年,昨日黄花,她怎能像如花似玉般的戚姬那样讨得皇上的欢心。汉王称帝后,吕后因年长,在高帝离京安抚天下、东征西讨时都是留守关中,很少有机会见到皇上,与皇上日益疏远。而这时经常随从皇上的,仍然是戚姬。汉高帝九年,9岁的如意被立为赵王。

汉高帝易立太子的意图是着眼于汉王朝的长治久安,主要不是由于对戚姬的宠幸,因而他在群臣面前并不隐讳自己的观点和意图。然而,朝廷中的大臣们与皇上的看法并不相同。同样是出于巩固大汉王朝的江山,为免生动乱,所有的大臣们无不对改立太子持有异议。汉高帝曾多次提出改立太子的意思,但每次都受到大臣们的劝谏和力争。

汉高帝十年,此时刘如意已被立为赵王,年方10岁,汉高帝又提出改立如意为太子,大臣们都当面劝谏,高帝不听。这时,御史大夫周昌又出面力争,情况才有所变化。

周昌也是沛县人,与高帝是同乡,自刘邦沛县起兵后一直跟随主上,于汉王四年被任命御史大夫。汉高帝六年,与萧何、曹参等人一同得到封赏,受封为汾阴侯。周昌为人正直刚强,敢于直言,萧何、曹参等人在这方面也比不上他。周昌曾在高帝休息期间入宫奏事,一次正遇上高帝搂抱着戚夫人,周昌见此情景转身便跑,高帝从后面追赶,抓住周昌,骑在周昌的脖子上问道:“你说说,我是怎样的君主?”

“陛下是桀、纣一类的君主。”周昌仰起头来向高帝说。高帝闻言后放声大笑,把周昌放开了。然而,汉高帝也确实有些敬畏周昌。

这次高帝又要立如意为太子,群臣力争而不能得。周昌于此时出面力争,高帝不得不耐着性子问周昌为什么反对立如意为太子。周昌说话有口吃的毛病,又是在气头上,便开口说道:“我不善于讲话,然而我期期知道不可如此,陛下虽然想要废太子,我期期不奉诏从命。”“期”即“极”的意思,周昌因口吃和正在气头上,急切之中在“期”字上出现了拖沓重复的音节。汉高帝见周昌这种憨直忠诚的态度,在那“期期知其不可”、“期期不奉诏”,不由得欣然而笑,一肚子气也没有了。废太子刘盈一事因此而暂且作罢。

当时,吕后在大厅两旁的侧室中暗暗偷听。皇上与大臣们一番争辩,她都听得一清二楚。散朝后,吕后见到周昌,欠身向周昌道谢:“今天若不是您,太子几乎被废掉了。”

汉高帝担心自己死后赵王如意难以保全自己。这时,掌管皇帝符信印章的符玺御史赵尧年纪很轻,赵地人方与公对御史大夫周昌说:“你手下的符玺御史年岁虽轻,然而是个奇才,您应当特别看待他,将来他会接替你的职务。”周昌笑着说:“赵尧年纪轻轻的,不过是个抄抄写写的小吏而已,何以能官至御史大夫!”

不久,赵尧侍奉汉高帝,高帝独自心中不乐,继而悲歌,群臣都不知道皇上为什么这样。独有赵尧进前请问道:“陛下所以不乐,莫非是因为赵王年少而戚夫人与皇后有嫌隙么?是担心您万岁以后赵王不能保全自己么?”

“是的。我为此事而忧虑,拿不出个好办法来。”

“陛下应特地为赵王任命一个尊贵而刚毅的相国,这个人选应当是皇后、太子以及大臣们平素敬重而又畏惧的人,方可以充任。”赵尧说。

“是啊,我的想法也是这样,然而大臣中谁合适呢?”高帝问。

“御史大夫周昌。他为人坚毅不拔,质朴正直,况且皇后、太子及大臣们平素都很敬重畏惧他,唯独周昌可以担任这一职务。”赵尧答。

高帝应声说道:“好。”于是召见周昌,对他说:“我想一定要烦劳您,请您勉强为我辅佐赵王。”

周昌哭泣着说:“臣当初随从陛下,陛下为什么单单把我舍弃给诸侯王呢?”

“我知道这样对您是降职任用,只是想来想去,非您没有别人可以胜任,请您勉为其难地去上任吧。”

周昌见汉高帝已近乎哀求,自己怎能还不答应。于是调御史大夫周昌出任赵王的相国。

周昌出任赵相已有好些天了,御史大夫一职仍然空缺着。汉高帝时常把御史大夫的官印放在手中摸来摸去,口中叨念着:“谁可以做御史大夫呢?”高帝一边叨念,一边用双目仔细端详着面前的赵尧,最后终于说道:“没有谁比赵尧更合适的了。”于是,任命赵尧为御史大夫。在这以前,赵尧也有军功食邑。担任御史大夫后,随从高帝讨伐陈豨有功,被封为江邑侯。

汉高帝并没有因为任命周昌为赵王相国而最终放弃易立太子的念头。汉高帝十二年,高帝又想要以赵王如意代替太子刘盈。早在汉高帝九年就被任命为太子太傅的叔孙通劝谏说:

“当年普献公因为宠幸骊姬的缘故,废太子申生、立骊姬所生的奚齐为太子,在晋国造成数十年的混乱,受到天下人的嘲笑。秦朝因为不早定扶苏为太子,使令赵高得以用欺诈手段立胡亥为皇帝,自取灭亡,这是陛下亲眼所见的。如今太子仁慈孝顺,天下无人不知;皇后与陛下经历过千辛万苦,吃过粗茶淡饭,这难道是可以背弃的吗?陛下如果一定要废嫡长子而立少子,臣甘愿伏罪而死,用脖子里流出来的满腔鲜血来污染地面。”

叔孙通的劝谏说出了群臣们反对易立的理由,只不过他的引经据典,说古论今,把道理说的更为透彻罢了。这个道理,高帝并非不懂,他只是为太子仁弱一事耿耿于怀。但是在叔孙通的劝谏之下,再看他以死力争的一片赤诚之心,便笑着说道:“您不要再讲下去了,我刚才不过是说说而已。”

“太子是天下的根本,根本一动摇,天下便会随着振动,怎可以拿天下来开玩笑!”叔孙通还是在据理力争。

这时,汉高帝不得不向叔孙通说:“那我就听您的了。”

无论群臣们如何劝谏力争,尽管汉高帝也曾向大臣表示过不再改立太子,然而,知子者莫如父,汉高帝的心中总是觉得太子刘盈不宜于日后做大汉王朝的皇帝。认为他没有能力驾驭这些功劳甚高的大臣们,也没有能力主持朝纲,定夺军国大事,所以心中还是想改立太子。吕后深深为此而惶恐,不知如何是好。这时,有人对吕后说:“留侯善于出谋划策,皇上又很信任他。”

这句话提醒了吕后,吕后使令兄长建成侯吕泽胁迫留侯张良,说道:“你经常作为皇上的谋臣,为皇上出谋划策,如今皇上想要易立太子,您怎能垫起枕头睡大觉而不闻不问呢?”

张良回答说:“当初皇上多次处于困窘急迫之中,幸而采用我的计策。如今天下已经安定,因为偏爱的缘故想要改立太子,这是至亲骨肉间的事,虽有像我这样的百余人争谏,又会又何益处?”

建成侯吕泽见留侯张良不肯为此事出谋划策,又不能放过这个难得的机会,便勉强地要求说:“不论您怎么说,今天还是得勉强您为我出一条计策。”

张良作为汉高帝的谋士,他比其他大臣们的高明之处,在于他不仅懂得叔孙通所讲的那番古往今来的大道理,更深知皇上坚持要改立太子的根本原因,在于太子的为人仁弱,担心他没有能力治理国家。从而认为打消皇上改立太子的念头,必须从医治皇上的“心病”入手。只是,张良不愿在骨肉之间的这类大事上参言半字。而今天张良被吕泽纠缠不休,便不得不说道:

“这事是难以用口舌相争的,考虑到皇上有未能招致的天下四位贤人,这四人都已年过八十,满头白发。因为皇上待人傲慢无礼,所以逃避到商山中,不愿做汉朝的臣子,坚守节操,被人们称为“商山四皓”,即商山中的四位白发老翁。这四个人虽不愿做汉朝的臣子,但皇上却很敬重这四位坚守节操的年长贤人。如今您真能不吝惜金玉壁帛,令人写一封言辞卑顺的书信,派一名能言善说的辩士,驾着鞍车坚决而诚恳地邀请他们,他们是会前来的。这四人被请来后,可以做为太子府的贵宾,时时随从太子入朝,使皇上看见,皇上必定会感到奇怪而询问。如果询问,知道这就是他所求之不得的四位贤人,如今却成了太子的门客,这是对太子的一大帮助。”

于是,吕后令吕泽派人手捧太子的书信,驾着鞍车,用卑顺的言辞,厚重的礼物,果然把四位贤人请到长安城中。四人来到长安后,被暂时安置在建成侯吕泽的家里。

“商山四皓”来到长安不久,正值黟布举兵造反,汉高帝准备让太子刘盈统领诸将前去平叛。四位白发老人认为太子不足以担当此项重任,将领们不会听从他的调遗,容易导致失败,造成危及太子地位的严重后果。于是四人用计,教建成侯马泽立即到吕后那里,哭泣着如此这般地诉说太子不能统兵出征的理由。吕泽、吕后遵计而行,汉高帝果然亲自统兵出征,太子刘盈得以平安渡过一次危机。

汉高帝十二年,汉高帝东征黥布归来,病情日重,愈发想在临终之前易立太子,了却这桩心事。留侯张良劝谏,高帝不听从。太子太傅叔孙通引古论今,以一死相争,高帝表面上装作答应,心里还是想改立太子。待到宴会设置酒席时,太子刘盈侍奉皇上,商山四皓随从。这四位贤人都已年过八十,头发胡须皆已雪白,衣冠也很奇特,神态飘逸,宛如仙人。汉高帝见到四位老人,感到很奇怪,问道:“几位长者是何方人士?”

东同公、角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一一向前,各自报告自己的姓名。汉高帝闻听后大为惊讶,说道:“我访求诸位已经好几年了,您们总是逃避我,如今为何自动地与我儿交游呢?”

“陛下轻视士人,喜好辱骂,我们坚守节义,义不受辱,所以恐惧而逃亡,藏身于山中。私下闻知太子为人仁慈孝顺,待人恭敬有礼,喜爱士人,天下人没有不想为太子效力的。所以我们这几个就前来投奔太子了。”四位老人一齐回答汉高帝。

汉高帝闻言后说道:“那就烦劳您们善始善终地关心保护太子吧。”

四位长者向汉高帝敬酒祝寿之后,告辞离去,汉高帝目送四位老人离席,同时召唤戚夫人,并用手势指示她注目四位老人离去时的背影,向戚夫人说道:“我想改立太子,但太子有那四个人辅佐,如今羽翼已成,难以动摇了,吕后真是您的主人了。”

戚夫人闻言哭泣,皇上对她说:“您为我跳楚地的舞蹈,我为你唱楚歌。”

在一片低沉的气氛中,戚姬忧思百结,不知日后何处是自己的归宿,茫然如坠烟海,飘然为高帝蹁跹起舞,舞步急促,旋转如飞,为高帝以往所不曾看见。这时。汉高帝更是感慨万千,用自己所作的歌辞为爱姬引吭悲歌,诉说自己在易立太子一事上的无可奈何。这首歌辞的原文是: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

羽翼已成,横绝四海。

横绝四海,当可奈何!

虽有矰缴,尚安所施!

汉高帝为戚姬悲歌数遍,戚姬闻听后抽咽流涕,最终她舞步已乱,高帝赶快向前扶持,起身离席,罢酒回宫。

司马迁在《史记·留侯世家》中称:汉高帝“竟不易太子者,留侯本招此四人之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