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英枭双雄:刘邦
10788200000002

第2章 出任亭长

刘太公的最大心愿,就是多置办些产业,能在沛县成为一个受人敬重的富翁。大儿子青年夭折,太公非常悲伤,幸好二儿子刘喜老实本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和自己一样,在庄稼行里,是个出类拔萃的人。老三刘邦,体格健壮,相貌魁伟,家里面多了一个好劳力,太公心里十分高兴,对这个三儿子也分外喜欢。但是随着刘邦一天天长大,太公却一天天地生起了刘邦的气。这是因为,刘邦虽然出生在农家,却极不喜欢农桑。他不想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身泥巴一身汗地干庄稼活儿。太公就把他送进学堂,想让他读些书识些字,学会记记账,以后能做个小本生意维持生计。谁知刘邦对读书也不感兴趣,识了几个字,就不想再学了。刘太公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先是规劝,继而斥骂,说他“不能治产业”,“不成器”,“不如老二有出息”。刘邦挨了骂,嘴里不说什么,心里却老大地不服气,行动上也仍然我行我素。刘太公拿他没有办法,只好采取极端措施,将之赶出家门,逼着他另谋生路,自食其力。

刘邦离开家门,无人管束,倒也十分自在,只是每天的吃饭却成了问题,于是,他想起了住在乡间的大嫂。

刘伯死后,他的妻子带着孩子刘信,搬出家门另居。孤儿寡母相依为命,日子过得十分艰难,久而久之,养成了吝啬的习惯。刘邦有家难归,只好到嫂子家就食。嫂子心里很不乐意,可面子上抹不开,也就勉强供给。后来,刘邦不但自己白吃白喝,还隔三差五地邀请一帮三朋四友,在嫂子家大吃特吃,这就使得嫂子非常生气。

一天中午,嫂子刚刚做好了饭,准备跟儿子安安宁宁享用一顿。一抬头,远远望见刘邦又领了一帮子人朝家走来。她灵机一动,赶紧用笼盖把饭菜盖上,顺手拿起锅铲,又是刮锅,又是敲盆,弄得叮叮当当乱响,意在告诉刘邦,饭已经吃完了,你们不要再有什么指望。跟着刘邦来的几个人见了这般情景,无可奈何地怏怏离去。刘邦多个心眼,走到厨房里,打开笼盖一看,里边的饭菜热气腾腾,发出诱人的香味。他明白是受了嫂子的捉弄,心里又羞又愧,可自己白吃白喝,明明理亏,不好与嫂子争论,只是长叹几声,悻悻离去。

这件事对刘邦的刺激太深了,以至在当了皇帝之后,别的子侄不是封王,便是封侯,唯独不封他大哥的儿子刘信。刘太公还以为儿子“贵人健忘”,提醒刘邦。不料刘邦气呼呼地说:“我不是忘了封大哥的儿子,只是恨他母亲当年太吝啬。”刘太公爱孙心切,一再央求。刘邦迫不得已,才把刘信封为最小的侯,而且叫“戛羹侯”,可见他对这件事的记恨之深。

公元前224年,秦王政派大将军王翦攻灭楚国,在沛地设立泗水郡,刘邦被推荐当上泗上亭(今江苏沛县东,又作泗水亭)的亭长。亭是秦时在与“乡”同级的交通要道上设立的一种行政机构,负责接待过往行旅的食宿、公文传递和维护社会治安等事。“亭长”是“主亭之吏”,直属县令管辖。刘邦当亭长时期的政绩,史书上记叙得不多,但有两件事情,却描写得十分详细。

一件是“以竹皮为冠,令求盗之薛治之”。“薛”是古县名,在今山东滕县东南,“求盗”是官名,为亭长手下的副职,负责追捕盗贼。刘邦对自己的衣冠服饰十分讲究。为了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他精心设计了一种帽子,高七寸,宽三寸,上顶略平,下部稍宽,要求用当年长出的嫩竹皮编织而成。刘邦打听到薛县的手工编织工艺非常高超,有许多能工巧匠,便特地派求盗带上他绘制的图样,风尘仆仆地赶到薛县,寻找名师制作。帽子做好了,刘邦十分喜爱,起名为“刘氏冠”,他经常戴着它漫步于通衢,招摇于街市,神气十足地展现自己的杰作。沛县起兵时,竹皮冠成为他的重要装束。以后当了皇帝,还专门颁发诏令,规定只有达到一定爵位的人,才有戴这种帽子的资格,并把它列为汉朝的定制。

第二件事是常从王媪、武妇处“贳”(音世,赊欠的意思)酒,但只“贳”而永不清账,赖钱赖得心安理得。

王媪、武妇是泗水亭上的两位妇女,各开了一爿小酒店。刘邦嗜酒如命,成了这两个店主的常客。他熟门熟路,或是一人独饮,或是邀友共酌,不管是喝多喝少,从不现付酒钱。只是吩咐两个妇女记到他的账上。一年到头,却始终不提还欠清账之事。刘邦是当地的头面人物,由于他的频频光顾,使得这两个小酒店顿然增辉,生意格外兴隆。两个小店因此多赚的钱,除抵消刘邦的赊欠外,还绰绰有余。王媪和武妇惹不起这个地方长官,不敢向他讨账,干脆顺水推舟,当着刘邦的面,“折券弃债”,表示将过去的旧账,一笔勾销。为了顾全刘邦的面子,再落个人情,她们对别人解释说,刘邦酒醉睡熟后,头上常常有神龙出现,她们觉得怪异,才主动这样做的。刘邦听了,心里更是十分得意。

这些话越传越远。刘邦竟因此在人们的心目中变成了神。

刘邦年轻时行为放荡,然而却在放荡中透出一种豪侠仗义的英雄之气,令人钦佩。所以,许多人都主动亲近他,把他视为最可信赖的知己。

在沛县,与刘邦关系最深的,当首推萧何。

萧何,在沛县衙门里当“主吏掾”。“掾”是对一般附属官员的通称。按秦朝的制度,县令下面的属吏,分“主吏”和“少吏”几个级别。“丞”和“尉”职位最高,称为“长吏”或“主吏”;而“斗食”和“佐吏”等,则称为“少吏”。萧何担任的职务,当属县丞,是县令的直接助手。

根据秦始皇“贫而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和“若有欲学法令者,以吏为师”的规定,除了立有军功,可以按军功授爵的将士外,其他人被选为郡县的属吏,必须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要有一定数量的家产,二是要有足够的“德行”,三是具备必要的文化知识。在这几个条件上,萧何均优越于刘邦。

萧何在沛县极有声望,史书上说他以“文无害”著称乡里。所谓“文无害”,是称赞萧何通晓律令,主持公道,不枉害人。萧何从人品到才干,均无可挑剔,沛令也对他十分倚重。

但是在萧何的心目中,刘邦却是一个超凡脱俗,出类拔萃的人物。他暗暗把刘邦当做自己的首领。刘邦平时不拘小节,常常惹出些违法犯禁的麻烦,萧何总能施展出刀笔吏的神通,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使刘邦不至于吃官司。以后,萧何又极力推荐,让刘邦当上了泗水亭的亭长。《史记·萧相国世家》上对这一段历史的记叙是:“高祖(刘邦)为布衣时,(萧)何数以吏事护高祖。高祖为亭长,常左右之。”

更难能可贵的是,萧何为了能够经常和刘邦在一起,主动放弃了进京高升的机会。

秦始皇为了巩固秦朝的政权,对各级官员的政绩要求十分严格。他定期派出特使,到各郡县巡行,考察地方官吏,以决定是否升贬。去沛县考察的是一位御史,这位御史看萧何精明能干,极力推荐萧何到京城做官。萧何却不愿同刘邦分手,婉言谢绝了御史的垂青,继续留在沛县当他的“主吏掾”。以后刘邦在沛县能够举义成功,萧何确实功不可没。

刘邦在沛县官场中的朋友,除了萧何外,还有当狱掾(管理监狱的官吏)的曹参,当狱吏的任敖,管理车马运输的夏侯婴以及泗水亭的亭卒周苛等等。这些人尽管身份各异,地位不同,但他们都乐意对刘邦唯命是从。刘邦一旦遇到什么危难,他们会不顾自己的一切,鼎力相助,即使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夏侯婴的案子,便是一个例证。

夏侯婴的职衔是“厩司御”,这是一种较低的官职。他除了管理县里的车马外,还要经常赶车出城给县令办事。每次办完公事,夏侯婴都要绕到泗水亭去找刘邦,或是喝喝酒,或是说说知心话,而且一坐就是大半天。这种亲昵关系,引起了别人的嫉妒。

过了一段时间,夏侯婴听到消息,他将被提升为“试补县吏”。“试补县吏”属于县里的高级职员。夏侯婴乐得一蹦三尺高,连家也顾不上回,一口气赶到了泗水亭,把这个喜讯告诉给刘邦。

刘邦也为自己老朋友的荣升而万分高兴,亲手做了几个小菜,打开一坛存放多年的陈酒,两人相对而坐,你一盅,我一盅,欢欢喜喜地畅饮起来。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一坛老酒很快见了底,两人都有了几分醉意。但是,话却越说越投机,精神越来越亢奋,以至于乐得忘掉了一切,两人好像一下子又回到了孩童时期。你推我一把,我捅你一拳,拉拉扯扯,滚打在一起。刘邦猛一用力,只听夏侯婴“哎哟”一声,胳膊脱了臼。

这件事被刘邦的一个政敌知道了,到沛令那里告了刘邦一状,说刘邦是“吏伤人”。按照秦朝的法律,做官吏的人犯了法,要从严惩处。刘邦身为泗水亭长,负责维护地方上的治安,结果自己却打伤了人,这事一旦落实,刘邦轻则免官,重则要作为刑徒,发配到边疆去修长城。

沛令本来看刘邦就很不顺眼,如今得了这个机会,打定主意,要重重地惩治刘邦。他迅速传齐各方,公堂会审。

大堂上,刘邦矢口否认。夏侯婴更是极力辩白,说是他自己不小心摔伤了手臂,与刘邦没有关系。萧何、曹参也尽量帮着刘邦说话。刘邦的那位政敌只为耳闻,并未眼见,结果以“诬告”的罪名,挨了一顿板子。

原告变成了被告。那位政敌觉得窝火,又多方探听,了解到责任确实在刘邦身上,于是进行翻案。沛令也不死心,以升官发财为诱饵,让夏侯婴如实招认,夏侯婴坚决不从。第二次升堂,又没有问出什么结果。只好给夏侯婴加个“责任心不强”的罪名,打了几百板子,又蹲了一年多大狱。“试补县吏”的职位也泡了汤。但“终以是脱高祖”,他用自己的身体和前程,保护了刘邦。

在社会底层的普通民众中,刘邦也结交了一批热血朋友。比如周勃、樊哙等。他们尽管出身贫寒,可一个个侠肝义胆,身手不凡。在刘邦当亭长期间,这些人虽然没有做出值得史书记叙的特殊贡献。但是,在刘邦以后的事业中,他们却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为人“木僵敦厚”的周勃,在沛县以编织苇箔为业。为了养家糊口,别人办丧事,他还去充当吹鼓手,在那个时候这种职业是最为下贱的。但是,刘邦却不以职业取人。沛县起义,周勃被任命为“中涓”(本来指主管帝王宫廷清扫工作的官,以后也指最亲近的侍臣)。此后,无论是推翻暴秦的作战,还是抗击匈奴的入侵,乃至平息诸侯王的叛乱,周勃总是冲锋在前。刘邦临死时还一再嘱咐,要给周勃委以重任。刘邦死后,周勃果然不负重托,勇夺北军,粉碎了诸吕的叛乱,保证了刘邦的事业不致中断。

樊哙是个杀狗卖肉的屠户,目不识丁,可为人豪爽,极讲义气。刘邦不但和樊哙交好,而且还与他结成连襟。鸿门宴上,樊哙头发上指,“目眦(眼眶)尽裂”,慑服了不可一世的诸侯上将军项羽,使刘邦死里逃生;两军阵前,他总是身先士卒,舍生忘死,斩将夺旗。特别是樊哙总能在关键时刻,对刘邦直言相谏,成为一位难得的肱股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