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秦末汉初那些事儿
10785900000010

第10章 矫诏篡位

始皇病死,阴谋矫诏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再度东巡,他带着丞相李斯、最宠爱的小儿子胡亥和中车府令赵高开始了第五次也是最后一次出巡。

回程时天气炎热,队伍到达沙丘时,秦始皇突然患了重病。或许他预感到自己躲不过这一劫,就召来赵高,让他写一封诏书给在北面边境驻守的长子扶苏。但老奸巨猾的赵高并没有按时发出诏书,反而将其扣留在手中,他早已打好了算盘。

走出宫殿后,赵高立刻找到胡亥,意味深长地说:“皇上已经不行了,他没有给你的其他兄弟下诏,独独写了诏书给你的哥哥扶苏。没多久,他就是新皇帝了,而你没有寸土之地,以后打算怎么办呢?”

胡亥没听懂他的意思,傻乎乎地回答:“父亲这个决定没什么呀,我自小就知道,明君了解臣子,明父则了解儿子,既然父亲作出这个决定,那我没什么可说的。”

眼看胡亥碌碌无为,丝毫没有夺权的野心,赵高忍不住继续说:“不然,当臣子和让别人称臣完全不同,前者受制于人,后者却能制人,怎么可能一样呢?如今生杀大权都掌握在我和丞相手中,只要你说句话,我们肯定会帮你图谋这个江山。”

胡亥不敢相信地说:“废兄而立弟是为不义,不奉父诏而畏死是为不孝,而且我能力不够,这么做无异于夺人之功,不行不行!如果我当了皇帝,天下人肯定不服气,到时候说不定连江山都保不住了。”

赵高冷笑道:“我只知道,汤、武杀其主,天下人都称其为义举,没听人说他们不忠;卫君杀其父,孔子还专门写书称赞他,谁敢说不孝。如果你顾小而忘大,将来必定后患无穷,后悔自己今天的决定。只要你下定决心,鬼神都会避开,胜利在望啊!我劝你还是听我的话。”

胡亥叹了口气:“可是父亲还在人世你就图谋这种事,恐怕没什么好处,更何况丞相也在,他是万万不会同意的!”

赵高胸有成竹地说:“所谓时机都是自己谋划的,只要你愿意,其他的事情都交给我来办。”

经过赵高的一番诱惑,胡亥终于动摇了。最后他表示:愿意听从老师的安排。

说服胡亥之后,赵高又找到李斯。一开始,他并未说明来意,而是转弯抹角地问:“和蒙恬相比,你的才能、谋略、功劳,还有太子扶苏的信任程度如何?”

李斯老老实实地回答:“我不及蒙恬。”“那么”,赵高终于说到正题了,“一旦扶苏即位,必定会任命蒙恬为丞相,到时候,你会是什么样的处境应该能想到吧!”

听了这话,李斯低下头没有言语。赵高看出他动了心思,于是趁热打铁地说:“胡亥这孩子心思单纯、性格温顺,不像扶苏那么精明强干,如果他当了皇帝,你的地位和现在拥有的一切都不会消失。”

正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再加上宰相李斯一向崇尚权力,因此他和赵高一拍即合,决定伪造一封诏书:“立胡亥为太子。太子扶苏因为不能回京,对皇帝怀恨在心,是为不孝;蒙恬身为臣子,驻守边疆十几年,不仅没立战功,反而多次上书非议朝政,而且不规劝太子的无良行为,是为对皇帝不忠。扶苏不孝、蒙恬不忠,命其自刎,以谢皇恩。”

这次出巡,赵高掌管着印信、墨书以及传达皇帝命令的“玺”和调兵的凭证“符”,正好有利于赵高阴谋矫诏。历史有时就是这样,常常搞一个恶作剧。使得一个平庸可笑的人物可能扮演了英雄的角色。于是,哪怕在一个短暂的时期里,也使善恶、忠奸、美丑一下子都被颠倒,甚至成为一个社会或者一个王朝分崩瓦解的重要原因之一。

胡亥篡位,残暴昏庸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胡亥继位。胡亥是秦始皇的小儿子,按理说皇帝的位置怎么也轮不上他,他最终之所以能当上皇帝,完全是赵高为了自己专权而一手策划的,在秦始皇的众位公子中,胡亥论才干绝对不够继位的资格。他的长兄扶苏是最优秀的,秦始皇也将他作为继承人来培养,虽然秦始皇并不是很喜欢他。为了增长他的治国经验,派他到北面的边境上和蒙恬一块戍守。然而,赵高的“沙丘之谋”,却让这个最不可能当皇帝的胡亥坐上了皇帝的宝座。

胡亥出生于皇家,自幼娇生惯养,又是最小的儿子,难免有些任性,贪图享乐。而且他常年住在宫中,耳濡目染的都是权力之争,再加上赵高的“教诲”,胡亥养成了贪婪残忍、昏庸无能的性格。

秦始皇在位时,颁布了非常严酷的法令。其中最残忍的一条就是:一人犯法,罪及三族;一家犯法,邻里连坐。胡亥在制定法令上有过之而无不及,他制定了更为残忍、荒谬的法令,竟然以官员收税和杀人的数量作为评定忠臣的标准,这直接导致各级官员滥抢民财、滥杀百姓,使人民苦不堪言。

《史记·六国年表》记载:“二世元年十一月,为兔园。”有一次,胡亥居然征集了五万人到咸阳,目的就是为了“令教射狗马禽兽”。胡亥一心寻欢作乐,还养了许多珍禽异兽供自己玩赏。

《史记·滑稽列传》记载:“一天,胡亥觉得咸阳的城墙颜色不好看,于是说:‘如果将城墙重新油漆一遍就好了。’宫里的滑稽演员优旃说:‘皇上的主意太好了!虽然又要花钱,但这么一来,城墙就变得好看了,而且油漆很光滑,就算来了贼寇,想必他们也爬不上去。’胡亥被他的话逗笑了。‘漆城工程’总算作罢。”

但是对于老百姓,法律则特别严苛,最后居然导致“刑者相伴于道,而死人日成积于市”的局面。《史记》中记载的死刑有戮、斩首、活埋、弃市、腰斩、车裂、溺死、夷族等等,共有十几种。至于普通的处罚更是数不胜数,比如割鼻子、断足、笞打等等。虽然笞打是对一般犯人的惩罚,但被打死或打残的人也不少。在如此严酷的生活下,老百姓怎么可能安居乐业呢?

胡亥将秦始皇葬于秦始皇陵后,下令将宫中没有生子的妃子活埋,为其父陪葬。在残杀了众多嫔妃后,胡亥又将数以万计的修建秦始皇陵的工匠活埋在陵墓里,因为他担心陵墓的信息日后被工匠泄露。

胡亥的残暴相对于其父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他却没有一点政治抱负。一心想享乐一生,有一次他对赵高说:“人这一生就像飞奔的马过墙的缝隙一样快,做了皇帝,我想尽心享乐,爱卿你看呢?”这正合赵高心意,从此讨好胡亥享乐,自己则更大胆地专权。

有了赵高的支持胡亥还不放心,又向李斯询问如何才能长久地享乐下去。他对李斯说:“我听韩非说过,尧治理天下的时候,房子是茅草做的,饭是野菜做的汤,冬天裹鹿皮御寒,夏天就穿麻衣。到了大禹治水时,奔波东西,劳累得以致大腿掉肉,小腿脱毛,最后客死异乡。做帝王如果都是这样,难道是他们的初衷吗?贫寒的生活大概是那些穷酸的书生们提倡的吧,不是帝王这些贤者所希望的。既然有了天下,那就要拿天下的东西来满足自己的欲望,这才叫富有天下嘛!自己没有捞到一点好处,怎么能有心思治理好天下呢?我就是想这样永远享乐天下,爱卿你看有什么良策?”

李斯唯恐胡亥听从赵高的话,自己失宠,于是写了一篇文章《行督责之术》,向胡亥献出了独断专权、酷法治民的治国方法。即用督察与治罪的方式来巩固中央集权,镇压百姓的反抗与违法。李斯的策略代表了他的法律观念,后来秦朝的灭亡宣告这种法家思想的历史性破产。

有了李斯的主意,胡亥便肆意放纵自己的欲望。他继续大量征发全国的农夫修造阿房宫和骊山墓地,调发五万士卒来京城咸阳守卫,同时让各地向咸阳供给粮草,而且禁止运粮草的人在路上吃咸阳周围三百里以内的粮食,必须自己带粮食。除了常年的无偿劳役外,农民的赋税负担也日益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