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6
10778500000012

第12章 工业自主技术创新提要

“十五”期间,我国工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主要表现在:技术创新的科技经费投入和人员投入不断增加;技术创新的产出(专利数和发表论文数)不断增长;建设了一批自主技术创新基础平台和重大工程。目前企业已成为我国技术创新的主体,在科技经费筹集、R&D经费支出和R&D人员支出方面,企业所占的比重已超过60%。从工业自主技术创新的效果看,“十五”期间我国科技成果转让金额不断增加,单项技术合同平均成交金额也不断提高,说明我国自主创新技术的科技含量在不断提高;在科技成果产业化方面,火炬计划、星火计划和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都取得了良好的收益。目前我国工业自主技术创新与国际水平还有不小的差距,主要是:R&D投入强度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差;科技型人才缺乏。在未来的5年,我国工业自主技术创新有着很好的机遇,比如,整个社会的自主创新意识正在提高;国力增强为自主技术创新提供了经济基础;已有一定人才和技术积累;在开放的环境下容易获得国外的最新技术;巨大的内需市场将提供创新的广阔空间。我国还需要在增加国家财政对基础研究的投入、集成创新、提高全民科学素养、重视职业教育等方面进一步加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状态,而增长方式主要是以土地、资本、劳动等要素投入的粗放型增长为主。通过优惠政策引进外资、利用廉价的劳动力、大量地消耗资源,我国迅速成为很多工业品的世界加工厂。这种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增长方式导致了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对环境的破坏,要素的边际收益也处于下降的态势。今后若干年内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仍将在7%以上,土地、水、矿产资源以及环境的约束使得以要素投入为主的增长方式将难以为继。为了使我国的经济能够可持续、健康地发展,缓解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提高要素的使用效率,加快产业的优化升级,提高我国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提高国家经济安全的保障程度,必须将经济增长方式转向更多地依靠技术创新,特别是自主技术创新。

一、“十五”期间我国工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我国技术水平落后,通过引进、利用国外的先进技术就成为发展我国工业的快捷途径,但由此也带来了一系列负面的效果:产业因发展不起来独立自主的技术,难以摆脱对国外先进技术的依赖而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恶性循环;大量的重复引进导致有限资源的严重浪费;由于不掌握核心技术,我国工业的加工能力虽然很大,但却处于价值链的低端,附加值不高,这不利于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还经常引发贸易争端;在一些核心技术上依靠外国的技术,对我国的国家经济安全是个威胁;有些关键技术是买不来的。这些问题使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我国的工业发展应转向以自主技术创新为主的战略定位。自主技术创新就是以我为主,能够独立地控制和把握创新的目标、方式与进程,这主要表现在研究与开发(R&D)方面的能力。“十五”期间,我国工业自主技术创新的能力在不断增强。

1.技术创新投入

技术创新投入是创新的基础,没有资金和人力针对一些课题的研究,就不可能产生创新的结果。国际经验表明,凡是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强、创新成果多的国家,无一不是在技术创新上大量投入的国家。而技术创新的投入主要表现在科技经费的投入和科技人员的投入,特别是研究与开发经费和人员的投入。

(1)科技经费投入。“十五”期间(2001~2005年),我国科技经费投入快速增长,据国家统计局的初步测算,“十五”时期我国科技经费投入累计达到16844亿元,比“九五”期间增长1.61倍。“十五”期间,我国科技经费投入每年增长在12%~29%之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9.6%,2005年科技经费投入达到4734亿元。

与此同时,我国国家财政对科技投入力度加大。国家财政科技拨款是我国科技经费的重要来源之一。为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提高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国家财政对科技投入的力度逐年加大,2004年国家财政科技拨款达到1095亿元,是2000年的1.9倍,年均增长17%。初步测算“十五”时期财政科技拨款累计达到4846亿元,是“九五”时期的2.1倍。

R&D活动是科技活动的核心,是自主创新活动的直接体现。表现自主技术创新的能力通常用R&D经费支出和R&D 人员投入。“十五”时期,我国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同样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每年R&D经费支出增长率在16%~28%之间。“十五”期间我国R&D经费支出总额达到8196亿元,比“九五”期间增长近1.7倍,年均增长22.7%,2005年R&D经费支出达到2360亿元。与此同时,我国R&D经费支出占科技活动经费支出的比重也不断上升,从2001年的45%上升到2005年的49.85%,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从2001年的0.95%上升到2005年的1.30%。

(2)科技人员投入。“十五”时期,国家通过实施人才战略,把发现、培养和稳定科技队伍作为重要任务,使我国的科技队伍不断壮大,结构逐步优化。2004年,我国科技活动人员总数达到348万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225万人,分别比2000年增加了26万人和20万人;科学家和工程师占全部科技活动人员的比例达到64.7%。2005年,从事R&D活动的人员折合全时当量达到120万人年,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98万人年,均比2001年增加了24万人年;科学家和工程师占全部研究与开发人员的比例达到81.67%,比2001年提高4.1个百分点。

R&D经费支出和人员投入的不断增长,说明我国自主技术创新的能力在逐年增强。

2.自主技术创新产出

最能体现自主技术创新的成果形式主要是科技论文、专利和专有技术。科技论文和专利反映了一个国家/地区知识积累的深厚程度,是技术创新能够持续地进行的技术源泉,“十五”期间我国专利申请受理量和发表的科技论文数都有大幅增长。

(1)专利数。专利战略的实施促进了我国专利事业的快速发展。2001~2005年,我国专利申请受理量从20.4万件上升到47.6万件,年均增长23.7%。在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3种专利中,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是以国内的申请者为主,所占的比重每年都在90%以上,其中实用新型专利的比重达到了99%。技术含量最高的发明专利国内申请所占的比重多年来一直不到50%,但近两年这一现象已有所改变,2003年这一比重已经达到53.9%,2004年虽然有些下降,但2005年又回升到53.9%。而且,“十五”期间国内申请的发明专利的增长速度年均达到28.7%,高于专利申请总数的增长率。说明我国国内申请的专利的技术含量在提高。

(2)发表论文数。随着我国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能力的增强,我国科技工作者发表的科技论文数量也逐年增加,2004年全国共发表科技论文31 万篇,比上年增长13.1%。近年来我国科技工作者在国际上发表科技论文的数量也大幅增加。国外主要检索工具收录的我国论文总数(指被《SCI》、《EI》、《ISTP》收录的论文)从2000年的不到5万篇上升到2004年的11.1万篇,增长了1倍多,占世界论文总数的比重为6.3%。按照国际论文数量排序,自2002年以来,我国始终保持在世界第5位。

美国的《科学引文索引(SCI)》是国际上最具权威性的用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科研成果的评价体系,2004年该系统收录我国科学论文5.7万篇,比上年增长15.2%。按论文数量排序,排在世界第5位,比2003年提高1位。被收录论文数量的增多及在世界上位置的提升,反映出我国科学研究成果产出数量和质量都在增加。

3.自主技术创新基础平台和重大工程建设

“十五”期间,国家在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大力投资。国家发改委安排建设了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热核聚变超导托克马克装置、大型天文望远镜等一批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专项支持了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二期工程建设,对14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了改造升级,为原始创新奠定了基础。建设了生物芯片、煤矿安全等124家工程研究中心,支持海尔、华为、宝钢、燕山石化等361家大型骨干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建立了一批为企业技术创新服务的技术转移中心和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初步建立起企业自主创新的基础支撑平台。

“十五”期间,国家还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和重点工程建设的需要,组织实施了超高压输变电设备、大型发电设备等一批重大成套技术装备的研制,使我国在能源、交通、石油化工、船舶等领域的自主发展能力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组织实施了第三代移动通信、数字电视等一批重要的产业技术研发,掌握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安排了360多亿元专项国债,在能源、交通、原材料、机电、轻纺等领域,重点发展了一批“特(种)、大(型)、高(技术)、新(工艺)”装备与产品,使我国传统产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推动了企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4.企业已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十五”期间,在国家大力推进技术创新,企业已经成为市场竞争的经营主体的宏观环境下,企业科技活动日趋活跃,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已经形成并进一步巩固。这主要表现在企业科技经费和人员投入大幅度增长方面。

(1)科技活动经费来源。2000~2004年,我国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从2346.68亿元上升到4328.33亿元,增长84%,其中,企业资金从1296.37亿元上升到2771.21亿元,增长114%,高于全国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的增长速度。同期,政府资金和金融机构贷款所占比重都有所下降,而企业资金所占比重则保持持续上升的态势,从55.24%上升到64.02%,说明我国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重视程度在提高(这也与这几年我国一些科研机构转制成企业有一定关系)。

(2)R&D人员及经费支出。2000~2004年,我国的R&D人员全时当量从92.21万人年上升到115.26万人年,增长25%,其中企业的R&D人员全时当量从46.1万人年上升到69.68万人年,增长51%,增长率是全国平均增长率的2倍。同期,我国R&D人员全时当量中研究机构所占比重从24.64%下降到17.64%,高等学校所占比重基本保持在18%左右,而企业所占的比重从近50%大幅提高到60.45%,提高了10个百分点。

2000~2004年,我国的R&D经费支出从895.66亿元增加到1966.33亿元,增长1.2倍,其中企业的R&D经费支出从537亿元增加到1314亿元,增长了1.45倍,高于全国的平均增长率。同期,我国R&D经费支出中研究机构所占比重处于下降的态势,高等学校所占的比重从8.56%上升到10.22%,企业所占的比重从近60%上升到66.82%。

目前我国企业的R&D人员和经费支出已占我国R&D人员和经费总支出的60%以上,已经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说明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正在增强,我国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已经形成。这一点从全国登记的科技成果中企业的参与程度也可以看出来。

2004年,全国共登记科技成果31720 项,企业完成的有10286 项,占32.4%,超过了独立科研机构21.7%和大专院校21.6%的比重;在31720 项登记的科技成果中,发明专利授权量为2865 项,其中企业的发明专利授权量最多,占49.7%,同样超过了独立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所占的比重。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我国企业不仅已经成为技术创新的投资主体,而且已经成为技术创新的执行主体。

二、我国工业自主技术创新效果及与国际水平的差距

1.自主技术创新效果

无论是技术推动型的技术创新,还是需求拉动型的技术创新,抑或是在这两者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技术与市场交互作用型、一体化型、系统集成型技术创新,通常来说,一项技术创新都要经过从构思开始,通过研究开发、中间试验、生产制造、营销,最后将产品打入市场的过程,即是将有商业价值的新思想变成商业化的产品。技术创新的商业收益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科技成果转让的收入,另一个是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带来的产出效益。

(1)科技成果转让。“十五”期间,我国技术市场成交(包括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活跃,2001年成交合同数为229702项,2003年快速上升到267997项,两年间增长了16.7%,2004年和2005年成交合同数虽略有下降(2005年比2003年下降1.1%),但成交合同金额2001~2005年一直保持上升的态势,从2001年的782.75亿元上升到2005年的1551亿元,单项技术合同平均成交金额也从34万元提高到58.5万元,说明我国自主创新技术项目的科技含量在不断提高。

(2)科技成果产业化。目前我国国家级的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主要有火炬计划、星火计划和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火炬计划是一项发展中国高技术产业的指导性计划,火炬计划项目是以国家、地方和行业的科技攻关计划、高新技术研究开发计划成果及其他科研成果为依托,以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形成产业为目标,择优评选并组织开发的具有先进水平和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及较好经济效益的高科技项目。星火计划是我国依靠科技进步、振兴农村经济,普及科学技术、带动农民致富的指导性科技计划。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以先进、成熟、适用的科技成果为依托,通过技术推广,重点解决工、农业生产,以及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实现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形成规模效益,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和国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004年我国国家产业化计划项目实施情况,这3个国家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共9304项,当年落实资金987.34亿元,其中火炬计划4582项,占49.25%,落实资金713.13亿元,占72.23%;星火计划3531项,占37.95%,落实资金205.73亿元,占20.84%;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1191项,占12.8%,落实资金68.48亿元,占6.94%。无论从项目数还是落实资金额,火炬计划项目占的比重都最大,特别是资金占的比重达到了72%以上。

2004年,国家产业化计划项目新增产值2822.93亿元,净利润额348.45亿元,上缴税金210.78亿元,出口创汇53.36亿元,分别比2003年增长9.46%、7.11%、3.46%。

现在我国企业在专利保护方面的意识越来越强,2004年,国家产业化计划项目申请专利4643项,比上年增长12.3%,其中发明专利1951项,占42%,同比增长27.2%;专利授权数为2543项,比上年增长5.17%,其中发明专利932项,占36.65%,同比增长14.1%。以高科技项目为主的火炬计划项目占专利申请数和专利授权数的80%左右。

2.与国际水平的差距

虽然我国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在“十五”期间有了很大提高,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R&D投入强度低。2005年,我国R&D投入占GDP的比重为1.3%,但目前绝大多数发达国家的R&D经费强度都在2%以上。比如,2003年以色列和瑞典R&D投入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4%;芬兰、日本、冰岛这一指标的数值分别为3.49%、3.15%和3.04%;韩国、美国、德国和法国的数值在2%~3%之间,分别为2.64%、2.6%、2.55%和2.19%。

有关研究显示,当研发强度不超过1%时,技术研发处于使用技术阶段;研发强度在1%~2%之间时,技术研发则处于改进技术阶段;而在研发强度超过2%时,技术研发处于技术创新阶段。由此可见,我国的技术研发尚处于改进技术阶段。高的R&D投入强度是发达国家具有较高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

国外的学者通过研究指出,R&D投入占销售额不到1%,企业就难以生存,占2%可以勉强维持,占5%以上才有竞争力。国外一些企业每年研发投入占到销售额的15%~20%,而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2004年平均只有0.56%,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这一指标值平均也只有0.71%。作为高技术产业的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也同样存在着研发投入强度低的问题。2005年的经济普查数据显示:电子信息企业研究开发经费占业务收入的比重只有1.09%;同年发布的电子信息产业百强企业研究开发经费占业务收入的比重为3.8%。企业的R&D投入强度低与我国工业普遍利润率低有很大关系,比如,我国计算机和软件行业的利润率最高还不到10%,这就使企业很难拿出很多的经费用于研究开发。

R&D的投入强度低造成我国在基础领域投入少,进而造成原始创新少,在关键技术领域对国外技术的依赖强。但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

(2)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差。自主技术创新要求我们必须持续地加强我国科学技术的自身积累,逐步增加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领域的投入与创新能力,为产业的技术进步提供更丰厚的新知识。但这并不排除在充分利用全球科技和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大量引进国外的技术,使我国制造能力迅速建立起来,但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再创新却重视不够,重引进、轻消化吸收的问题一直还没有解决。2004年,我国引进技术经费支出为397.4亿元,消化吸收经费支出却只有61.2亿元,后者只是前者的15.4%,而日本、韩国等国家的这一比例则在3~10倍。消化吸收经费支出与引进技术经费支出的比例过低,使我国没有充分利用引进的技术,造成了资金的巨大浪费。

(3)技能型人才缺乏。自主技术创新光有科学家和工程师还不够,还必须有足够的掌握专业技能的技术工人队伍,这样才能将科学家和工程师研究开发出来的科技成果按照设计要求生产制造出来。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但技术工人却供不应求。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2004年一季度我国三大经济圈高级技工的供给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三大经济圈中级及以上技工的求人倍率(需求人数/求职人数)都超过1,都处于高级技工供不应求的状态,其中长江三角洲高级技师的求人倍率达到了3.77.这种状况在未来的几年内仍然会持续。

技能型人才的缺乏直接影响到了产品的质量。中国一位飞机制造专家曾形象地说,同样的飞机零部件,如果由中国的工人装配,只能飞行400小时,如果由俄罗斯人装配能飞行800小时,而如果由美国人装配则能飞行1200小时。这说明了技能的重要性,也说明中国工人的技能与国外的差距。

三、“十一五”期间我国工业自主技术创新的机遇与对策

1.机遇

(1)整个社会的自主创新意识正在提高。近年来,我国企业、政府和学术界都已深刻认识到,只有庞大的产品组装能力对于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国民财富的增加是有限的,如果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我国的产业可能永远处于产业价值链的末端,处于给外国企业打工的地位。

目前我国激励创新的体制和机制已逐步建立,对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正在加大,国家在税收、财政和投资等方面支持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正在形成。为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国务院出台了若干配套政策,在科技投入、税收激励、金融支持、政府采购、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都有具体的支持自主创新的政策。比如,在税收激励方面规定,“允许企业按当年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的150%抵扣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当年抵扣不足部分,可按税法规定在5年内结转抵扣。”在政府采购方面规定,“建立自主创新产品认证制度,建立认定标准和评价体系……确定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目录……各级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用财政性资金进行采购的,必须优先购买列入目录的产品。”

(2)国力增强,为自主技术创新提供了经济基础。自主技术创新需要巨大的经费投入,这对国家的财力和经济发展水平提出了现实的要求。国际上在自主创新方面投资强度大的国家,都是经济发达、财力雄厚的国家。我国经过20年的快速发展,国力已有很大增强,人均GDP已从2001年的7600多元提高到2005年的近1.4万元。我国公共财政实力已大大增强,2005年我国财政收入突破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232亿元。与此同时,用于科技、教育方面的财政支出也逐年增长,2005年国家中央财政用于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方面的支出就达到1168亿元,比上年增长18.3%。国家财力的增强,为我国自主技术创新提供了经济基础。

(3)已有一定人才和技术积累。在国家财力不断增强的同时,我国的人才和科技储备有了越来越多的积累,企业的研发能力也有了明显的增强。随着我国国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的比例不断增加,我国每万名人口中科学家和工程师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加,已从2000年的16人上升到了2004年的17人。

在技术方面,通过技术引进和自主开发,我国已经有了更多的积累,在有些核心技术领域已经取得了突破。

(4)在开放的环境下容易获得国外的最新技术。现在我国的自主创新与20多年前的自主创新环境已完全不同,那时是在封闭的国际环境下的不得已选择,想得到国外的技术而不能。现在虽然有些关键核心技术还不能轻易从外国获得,但总体来说在目前的开放环境下,能够比较容易地获得国际上的最新技术进展,这样就使我国的自主创新有可能站在较高的起点上,并支付较低的成本。

(5)巨大的内需市场将提供创新的广阔空间。目前我国虽然在大多数产品领域都存在供过于求的问题,但在很多高技术和尖端技术产品方面,我国还需要大量进口,比如,集成电路芯片、干线飞机等,巨大的市场需求为我国的高技术产品的自主技术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对策

(1)增加国家财政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基础研究是新知识产生的源泉和新发明创造的先导,是国家长期科技发展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基础,但我国基础研究投入长期处于偏低的状态。“十五”期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占R&D经费支出总额的比重一直处于5%~6%,而发达国家都在10%甚至20%以上。比如,美国2003年的该比重为19.1%,日本、法国2001年的该比重分别为13%和23.3%。

企业的R&D投入通常是用于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新产品或新工艺的改进,而对具有公共物品性质的基础研究企业的投资则很少,这就需要政府、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公共投入来解决基础研究供应不足的问题,通过提升公共技术平台达到提高国家科技竞争力,进而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根据WTO规则,政府不能对企业新产品、新工艺方面的一般性R&D活动给予经费资助和补贴,但政府可以通过资助与企业长远发展相关的基础研究和竞争前沿技术研究开发(如燃料电池等项目)来支持企业的技术创新。

(2)集成创新。当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不仅表现为单项技术的突破,而且更多地表现为技术群的整体突破和相关技术的集成,即将不同单项技术的要素、结构和功能,整合成不同于原单项技术的新技术。曾有美国科研人员指出,美国在20世纪60~70年代实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中,几乎没有哪项技术是完全的创新技术,而这些技术又都是整合了原有技术“创新”而来的。日本在战后经济的高速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技术的集成。

目前我国不仅要加强原始性创新,更需要围绕经济和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选择具有高度技术关联性和产业带动性的重大战略产品和项目,实现在关键领域的集成创新和突破。另外,还需要贯彻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方针,构建军民两用技术平台,形成军民融合的创新体系,提升国家整体科技实力。

(3)提高全民科学素养,重视职业教育。世界上自主技术创新水平高的国家,国民的科学素养普遍都比较高。我国在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同时,还要重视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和科普教育,提高全民的科学素养和劳动力的素质。目前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一批新兴产业诞生,同时另一批产业萎缩,使摩擦性失业不断发生。即使在产业内部也随时进行着产品结构和人员的调整。这样必然带来大批劳动者劳动技能的改变和劳动岗位的转移,这就要求职业培训成为一项经常性的活动。国家可以出台一些相关的政策,鼓励企业开办或与大学合办职业培训学校,特别要提高农民工的文化水平和技术能力。

专栏6—1

2005年度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基础研究工作,扩大基础研究的影响,促进全社会对基础研究的关心和支持,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学术部于2005年开始组织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的评选活动。经过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和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等1900多位专家的评选,“2005年度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于2006年2月23日揭晓,共有11项重大基础研究领域成果榜上有名(最后两项因得票数一致,并列入选)。它们是:

神舟六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获得成功。

第四次珠穆朗玛峰综合科考取得丰硕成果。

我国首台基于自由电子激光的太赫兹辐射源出光。

提出了一种通用的纳米晶体合成策略——液体—固体—溶液界面相转移和相分离。

辽西发现可吞食恐龙的哺乳动物巨爬兽化石以及两种新的翼龙化石。

发现了银河系中心人马座A*是超大质量黑洞的最新证据。

研制出新型铈基非晶结构材料——金属塑料。

观测发现太阳风源于日冕的漏斗状磁场结构。

贵州瓮安地区发现最古老的地衣化石。

发现蛋白激酶GSK-3β控制了神经细胞极性的形成。

揭示了雌激素和三苯氧胺诱发子宫内膜癌的分子机理。

资料来源:根据《科技日报》2006年2月24日报道:《2005年度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揭晓》整理。

专栏6—2

“十一五”规划我国高技术产业工程重大专项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对高技术产业工程规划了下列重大专项:

1.集成电路和软件:建设集成电路研发中心,实现90纳米及以下集成电路工艺技术产业化。发展基础软件、中间件、大型关键应用软件和集成电路系统。

2.新一代网络:建设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覆盖全国的数字电视网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移动通信示范网。实现新一代网络关键技术、关键设备和关键软件产业化,建成新一代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实施数字音视频产品产业化专项。

3.先进计算:突破千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系统技术,建设基于网络的先进计算平台,实现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产业化。

4.生物医药:建设一批重大疾病防治疫苗和基因工程药物产业化示范工程,完善现代中药体系,提高新药创制能力。

5.民用飞机:发展干线、支线、通用飞机和直升机。开发先进发动机。

6.卫星应用:研制新型气象、海洋、资源、通信等卫星,开发无毒无污染大推力运载火箭。建设对地观测和导航定位卫星系统、民用卫星地面系统设施及应用示范工程。

7.新材料:建设信息、生物、航空航天等行业急需的各类高性能新型材料产业化示范工程。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