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目击天安门(四)
10776400000091

第91章 平息暴乱定大局!“南巡”谈话满眼春(10)

谈着谈着,车子到了蛇口。李灏说,南山区管蛇口这一片,南山区发展势头非常好,南山的荔枝很有名。全世界荔枝最好是中国,中国荔枝最好是广东,广东荔枝最好是东莞、增城、深圳等地方。

这时,邓榕插话:“那么,全世界的柚子哪儿最好呢?”车子里爆发一阵哄堂大笑。

原来,邓小平平时在家里,常对孩子们夸耀四川的柚子最好。孩子们都不同意,认为沙田柚子最好。

笑声过后,邓小平说,四川柚子最好,但认识统一不起来。邓榕说:“说沙田柚子好的人多,说四川柚子好的人少。”

车子在蛇口一个地方停了几秒钟,邓榕指着远处的“海上世界”对邓小平说:“这是海上世界,是您给题的名。”

车子接着到赤湾港,缓慢地行驶。邓小平坐在车上察看赤湾港码头。

李灏介绍说,赤湾港在蛇口里面,可停3.5万吨的船,准备建成停5万吨船的码头。妈湾港在蛇口外面,可停5万吨的船舶。深圳东部、西部都有港口,去年吞吐量达1400万吨,将来要达到上亿吨。

车子到达蛇口港码头。下车前,李灏对邓小平说:“您这次来,深圳人民非常高兴。我们希望您不久再来,明年冬天来这儿过春节。”

邓小平下车后,同前来迎接的珠海市委书记、市长梁广大握手。

然后,邓小平同深圳市负责人李灏、郑良玉、厉有为一一握别。

邓小平向码头走了几步,突然又转回来,向李灏说:“你们要搞快一点!”

把握时机,快一点将经济建设抓上去,这是邓小平对深圳的期望,也是时刻萦绕在邓小平心头的一件大事。

李灏说:“您的话很重要,我们一定搞快一点。”

上午9时40分,邓小平乘坐的轮船离开蛇口港。

1992年1月19日至23日,邓小平在深圳的这段日子,是极不寻常的日子,它将永远记载在深圳建设的史册上,永远记忆在深圳人民的心坎里。

邓小平初到深圳

正当邓小平视察深圳的情况广为新闻界介绍的时候,一则关于他初到深圳的内幕也为报刊披露,请看上海《文汇报》4月28日的报道:

1984年初春的一个夜晚,有一辆黑色的轿车驶入深圳狭窄的老街,停在深圳迎宾馆的门前。一个穿着黑色呢大衣的人走下车来,向门卫递上介绍信――“中共中央警卫局”!

门卫立即进入岗亭,拿起话筒。“接待处张荣吗?中央来人有急事找你。”

接待室,穿黑色呢大衣的人对张荣说:“请记录一下,我口授。”张荣有点紧张,顺手拿过一张纸。“告深圳市委,邓小平及杨尚昆、王震等中央领导同志,将于1月24日抵达深圳。”

人们记起邓小平曾说过的一句话:“经济特区是我的提议,中央的决定。5年了,到底怎么样,我要来看看。”这回,他真的来了。

1月24日,从北京开往南方的一列专车急驰深圳。

车到深圳,深圳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梁湘、周鼎等人在车站迎接,然后陪同乘车驶往迎宾馆。路上,邓小平几次掀开窗帘,望一望车外繁忙的工地和正在兴建的高楼……

坐在后面一辆轿车中的深圳市委领导人,兴奋之余又不免有点儿紧张。

5年来,他们只是照建设需要的做了。做得怎么样?这样改革行吗?这次,这位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会是肯定还是否定我们?

汽车驶入迎宾馆桂园别墅。一进别墅门,老人的小外孙就嚷着:“外公――这儿好漂亮,在这儿照相。”

邓小平招呼家人:“喂,喂――命令照相呢,好,照――”“咔嚓”――邓小平笑了。几个紧随的深圳官员悄悄议论:“他似乎心情不错。”

下午3点,迎宾馆6号楼会议室,深圳市委向邓小平汇报情况。

“开始吧――”邓小平手拿着全体市委常委的名单说。关键的时刻到了。

市委书记站在特区规划图面前,把特区5年来引进外资、基本建设……以及改革推进情况都作了汇报。

“我们觉得,我们取得的成绩是不少的,但问题同样存在不少。尤其是离小平同志对我们的希望相差甚远……大家早就盼望您来看一看,今天总算盼到了。”

一时,大家都把眼光集中到那位身材不高、但十分硬朗的老人身上。

没有裁判的声音――

“我们请小平同志给我们作指示……”市委书记再也憋不住了。

“我们请小平同志给我们作指示……”市委书记再也憋不住了。

“你们讲。”老人说,“我听。”

“你们讲。”老人说,“我听。”

嘀嗒、嘀嗒……时间一秒秒地过去了,听得见窗外法国梧桐树叶迎风摇曳发出的沙沙声。

“那么――散会吧。”市委书记说。

他为什么不表态呢?

下午4时50分,邓小平等乘坐大型客车来到正在兴建的罗湖商业区。他登上刚刚竣工开业的22层国商大厦天台。近处的深圳全景,蜿蜒的深圳河,远处隐藏在雾气中的香港,一下都落在他眼底了。其时,天气骤然转凉,阵阵北风呼啸。随行人员中,有人取出一件大衣,邓小平摆摆手,依然扶着栏杆,远望南方的香港。他,在深思……不久,他对旁边的人说:“看见了,我都看清楚了。”

25日上午,邓小平来到富甲一方的深圳渔民村。村党支部书记吴柏森早已在村口等候。上次胡耀邦来访渔民村,看见老吴穿着旧唐装,脚踏凉鞋,曾说:“你也应当穿漂亮一点。”所以今天吴柏森特意穿上崭新的呢大衣,皮鞋也叫老伴给擦得乌黑发亮。

“欢迎您,欢迎您。”吴柏森激动地握着邓小平的手,把他引进家门。

双层的小洋楼。房内有冰箱、彩电、洗衣机、全套不锈钢炊具、电子煤气炉……这个村1983年人均年收入2800多元,户户是万元户。吴柏森一家,平均每人月收入四五百元。邓小平高兴地对随行人员说:“比我的工资还高呢!全国农村要过上这样的生活,恐怕还要100年!”女儿邓琳在一旁说:“深圳也要那么久吗!”旁边的深圳市委领导急忙插话:“有您的领导,一定会很快。”邓小平:“那也得要50年!”

后来,当人们听到邓小平在北京向全世界宣布,要在下世纪中叶使全中国人民的生活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时,回想起邓小平在渔民村说的“要50年”,那不正是下世纪中叶吗?这是偶然的巧合呢,还是一个伟大的战略目标?无论如何,中国建设的蓝图早已在他心中酝酿着……

25日下午,邓小平参观深圳中航技术进出口公司。老人发现,电脑能同人下棋,于是眼中闪出年轻人的火花,立刻坐下来同电脑下棋。原定安排15分钟参观时间,延长到近1个小时。

薄暮开始降临,汽车载着邓小平驶回桂园别墅。

深夜桂园别墅楼上的灯光闪亮。深圳的许多干部群众还站在宾馆外,远远望着那小窗前的灯光……

他,在做什么?是在处理国家事务,还是已经休息?深圳,在他心中是怎样的一个印象?局外人也许很难理解深圳人的心情。明天,老人将去蛇口,据说随后要去珠海,然后经过广州回北京了。如果他一句话也没说,如果几年来深圳人一切“大胆的尝试”都得不到肯定,结果将如何?

第二天一早,当汽车的马达声响起,邓小平的小轿车轻松地滑过桂园别墅的林阴道驶向蛇口时,人们心中留下来一串沉重的问号……

不久,从珠海传过来消息:邓小平到了珠海,并给珠海题词“珠海特区好”。

紧接着,又有消息传来,邓小平已到广州了。

时间已到了大年三十,人人都准备过年了。

梁湘对纷纷前来问讯的人们说:“这说明我们的工作离党中央的要求还有距离,珠海题了,好,应当向别人学习,气不能泄!”

大年三十中午时分,电话铃声急响――广州长途!一直守候在电话旁的副市长邹尔康拿起话筒。

“题了!副市长,题了!”话筒中是原深圳接待处长张荣激动的声音。

“题了些什么?喂,你说慢点――”邹尔康吩咐他。

张荣:“好,比我们想象的要好得多。”

他题的是:

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邓小平

1984年春节,凌晨。

当欢乐的第一枚爆竹呼啸着,在深圳的夜空中炸响时,全城立刻沉浸在一片喜庆和欢乐之中。杜鹃格外火红,金桔黄得格外耀眼,许多人见面的第一句话,竟不是“拜年”“恭喜”,而是兴奋地说:“题了,他题了!”

后来,有人这样说:“也许,当他踏上深圳土地的第一分钟,就已经在考虑如何评价深圳了。但是,他不说,在心中反复酝酿,最后才一下倒出来。”

现在我们容易理解了!这不是一般的题词,而是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成效进行一次高度概括的历史性总结!

深思熟虑,不露声色,而作出的决定往往出乎常人的预料。这就是邓小平!

这里有件小事需要顺便说一句,细心的邓小平在落款时,没有落在广州下笔时的时间,而是把时间稍稍提前了一点,落的是他在深圳的日子――1984年1月26日。就是说,他对深圳的结论是在实地考察时就形成了的。

邓小平在珠海

1992年1月23日上午,风和日丽,辽阔的珠江口微波荡漾。刚刚结束深圳考察的邓小平,登上了海关快艇,启程前来珠海。

专程前往迎接的珠海市委书记、市长梁广大和市委副书记黄静一见到邓小平,就激动地握着他老人家的手说:“我们盼您盼了很久啦!珠海人民盼了您很久啦!”邓小平微笑着说:“我也希望来看看。”

快艇劈波斩浪,在浩瀚的伶仃洋划出一道浪花飞溅的银链。在船舱中,邓小平坐下后,陪同的广东省委书记谢非便打开了广东省地图。邓小平戴上老花镜,一边看地图,一边听谢非和梁广大汇报改革开放和试办特区政策给广东和珠海带来的可喜变化。

1984年1月,邓小平曾来广东和珠海视察。当时,全国农村改革搞了几年,城市改革刚刚开始,经济特区才起步。如今,南粤大地已旧貌换新颜。深圳、珠海这两个位于珠江口两岸的经济特区勃发生机,由边陲小镇突变为充满现代气息的海滨新城,成为世人瞩目的地方。珠江三角洲同样以现代中国经济最活跃、最富裕的地区之一而名扬中外。粤西、粤北地区和经济比较后进的山区,也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奋起直追。一个从沿海向内陆山区递进的全方位开放架构已经形成,由先富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进地区的发展已成为南粤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趋势。

谢非汇报说,广东按经济发展水平可以划分为三个“世界”。“第一世界”指经济发展比较快的珠江三角洲,“第二世界”指发展中等的粤东、粤西平原地区,“第三世界”指大片山区。广东正努力缩小贫富地区差距,力争在下世纪初赶上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水平。邓小平说:“要得。”

在听完谢非、梁广大的汇报后,邓小平谈起农村家庭联产承包的改革和经济特区的创办,再次强调要争取时间,抓住机遇,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他提醒我们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保持清醒的头脑,这样就不会犯大错误,出现问题也容易纠正和改正。在快艇上的谈话中,邓小平思维敏捷,思路清晰,就如何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三中全会以来的方针政策,进行了深刻的阐述。

快艇已经接近珠海市九洲港,邓小平站起来,望着窗外烟波浩淼的伶仃洋说: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就是相信毛主席讲的实事求是。过去我们打仗靠这个,现在搞建设、搞改革也靠这个。我们讲了一辈子马克思主义,其实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

快艇航行了1个多小时,邓小平也不停地与省、市领导交谈了1个多小时。艇靠岸了,他和艇上工作人员一一握手,并合影留念,然后在谢非和梁广大等同志陪同下踏上了阔别8年的珠海大地,和前来迎接的广东省省长朱森林、副省长凌伯棠,以及珠海市领导何仲云、卢炳雄、麦庚安、李焕池、关玉嘉、雷于蓝等同志握手致意……

1月24日晨,珠海经济特区生化制药厂的干部职工早早地来到厂里,等待着一个盼望已久的时刻的到来。

上午9时40分,一列车队急驰而来,稳稳地停在厂门口。邓小平在广东省领导谢非、朱森林、凌伯棠和珠海市领导梁广大等陪同下,从一辆中巴上走下来,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向大家频频招手。

厂总工程师迟斌元疾步走上去,紧握着邓小平的手说:“我们全厂职工盼着您来啊!这是我们全厂职工的幸福。您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我们能够有今天是您指引的结果。”邓小平听到后,微笑地摆摆手说:“过奖了。”随后,邓小平听取了迟斌元的汇报,并拿起该厂的产品“凝血酶”提出询问。

生化制药厂开发生产的“凝血酶”是一种特效止血药品。在短短两年时间里,这个厂以一流的技术开发出一流的产品,并创造了一流的效益。去年这家仅有80人的企业完成了3000多万元产值,人均创税利达12万元。当邓小平听说“凝血酶”已成功打入国际市场时,赞赏地说: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创出我们中国自己的名牌,否则就要受人欺负。这就要靠我们的科学工作者出把力,这样才能摆脱被人欺负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