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边上言说
10774400000012

第12章 说诗歌

诗是什么,其实可以从人们想从诗中得到什么的角度去认识。

人们想从诗中获得什么呢?人生和社会的写生吗?不如去读小说和散文;观念和教训吗?不如去读哲学和历史;人们也不希望诗是“宣传”,那样还不如去听演说或者进教堂接受布道。

如果意识不到自己的生活经历不一定比读者多,他不是诗人;如果意识不到自己读的书不一定比学者多,他不是诗人;诗人也不一定比李燕杰有更多的宣传鼓动才能……

诗歌有它自己的宇宙。“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它是诗人生活体验、感觉、情绪和意识的表现。它是诗,因为作者深刻感觉到了此岸世界与彼岸世界的距离,因为诗人强烈表现了向往理想世界的感情体验。诗歌忠实于人类的内心倾向,诗歌诉诸情绪上的感动,诗歌复活人们的感情经验,将它们深化、升华,为它们寻找准确、清晰的表达和赖以生存的结构;诗歌的艺术就是综合处理人的经验、感觉、情绪、领悟的能力。

诗人之所以为诗人,一半在于他有丰富的情绪、敏锐的感觉,能从因循琐碎的日常生活表象中洞见底蕴,能鉴别人类生活的真实和美;一半在于他形式结构和表现上的完美。诗歌是文学中形式感最强的体裁,语言作为一种工具,既有利于表现又永远是表现的障碍;诗歌超感官的美,既依赖于主体的赋予也依赖于结构的强化。要使诗歌由原始、直接的比喻状态进入意象的创造,要使诗歌语言突破外延意义而获得多重内涵的暗示,离不开对诗的结构的艰苦探索。

危及诗歌生存的主要原因不是大街上有多少人读不懂诗,而是诗人自己没有深刻的思想、感觉去实现题材上的超越。不能超越描写对象而把握人类复杂感情经验的人干什么都可以,但最好不要去写诗。诗歌不在于写什么,而在于你怎么写。

1985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