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西部大开发与政府管理创新研究
10772100000019

第19章 廉洁行政、高效行政对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意义

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全球,其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不仅取决于其资源条件、物质基础等硬环境,更重要的在于其软环境,包括人才、技术、政策、人文环境等,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地区软环境往往成为比资源禀赋和区位差异更重要的竞争条件。实践证明,西部大开发只有营造良好的发展软环境,才能充分吸引资本、人才、技术等各类要素向西部合理流动,促进西部经济社会发展。

近年来,西部各省、市、自治区为改善软环境做出了不懈地努力,取得了惊人的效果,得到社会的认可。但是,相对于硬件设施的建设来说,软环境建设略显滞后,特别是在政府管理上仍然是行政垄断明显、审批事项过多、收费项目太滥、行政效率低下、公务员“官本位”意识太浓,相反,人本意识、民主意识、服务意识淡化,政府管理水平普遍偏低,难以适应快速发展和变化的社会经济生活需要。

5.2.1 廉洁行政、高效行政有利于西部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市场力量和公民社会力量有限的情况下,政府的作用往往是决定性的。当然,只有一个高效的政府,才可能具备和发挥最大的能动效应,推动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一个精干、高效、廉洁的政府除了自身的形象表现(包括机构的精简、人员的精干、开支的缩减、办事的效率等)之外,在发展经济中的最突出表现就是政府的发展战略、政府的产业政策,以及政府的行政行为。因为,以上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经济大环境,直接影响经济发展的效率、效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政府的廉洁行政、高效行政是经济发展的有效助推器。一个高效行政、廉洁行政的政府必然带来好的经济环境,尤其是好的政策取向,好的政府服务,由此而导致整个社会资源和生产要素都向实体经济转移,企业行为就会少一点投机而多一点创造,少一些短期行为而多一些长远打算。这是西部经济发展所必需的,也是最基本的。毕竟西部经济的脆弱性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需要政府的优良服务。同时,实践也反复充分证明,政府的治理模式或治理方式也会直接影响到政府的治理效果。如果一个政府不能实现廉洁行政、高效行政,就可能造成政府的失误和差池,造成政府的无能和无为,进而给整个经济造成不良影响,如果长期发展下去就会导致民心的丧失、道义的沦落和执政的合法性危机。不仅经济发展难以维系和长久,而且整个社会都可能出现危机甚至危机加剧。

5.2.2 廉洁行政、高效行政有利于西部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在现实生活中,一方面,许多本该由市场、企业、社会中介组织和社区组织负责解决的问题,由于市场的不完善、企业的幼稚、中介组织的不健全、社会自治能力的缺乏,不得不依赖政府的参与才能有效解决。另一方面,中国政府尤其是西部地区政府本身就具有“万能”的性质,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体制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时候。当我们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经济职能和重大管理责任的时候,必然涉及政府管理中的相关问题,包括从培育市场要素到健全市场机制,从规范市场秩序到完善市场运行,从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引导和调控经济运行,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到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和区域经济合作,增加就业、稳定物价和国际收支平衡,实现经济的稳定和快速增长,从给市场竞争当好裁判、为市场主体提供服务到创造良好的投资和发展环境等等。因此,西部政府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职能,借鉴东部地区成功的经验,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规范政府行为,这是西部地区推进市场化进程的关键。只有这样,才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严格意义上讲,一个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最主要的是其法制体系的完善,而法制体系的完善,首先是政府自身的完善。廉洁行政、高效行政所折射的是政府自身体系的完善,所以当政府把自我行为转向廉洁、高效之后,本身就意味着政府体系尤其是依法行政体系的完善。其行政已不再是主观行政、长官行政、随意行政、粗暴行政,取而代之的是科学行政、民主行政、依法行政。

5.2.3 廉洁行政、高效行政有利于西部政治、社会环境的改善

廉洁行政、高效行政,既包含了政府官员个体的廉洁、高效,也包含了政府整体的廉洁、高效。这不仅是所有现代国家政府所追求的建设目标和理想模式,也是现代政府普遍把自己作为其树立良好政府形象的核心性标志。在我国,尤其是西部政府离廉洁政府、高效政府尚有相当一段距离,其政治、社会环境也不容乐观。近几年,在我国不少地方出现的各种社会突发事件,尤以西部为甚,诸如重庆的“万洲事件”、四川的“大竹事件”和“仁寿事件”、陕西的“府谷事件”、贵州的“瓮安事件”、云南的“孟连事件”等,无不折射出政府自身的问题。所以,一个地区的社会、政治环境好坏,从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工作的好坏,而政府工作的好坏取决于政府的廉洁与否、政府的效率高低。为此,在西部,一方面要明确政府职能和管理责任,另一方面要采取各种可能的管理措施,严格控制政府的预算,精简政府机构,压缩政府编制,以降低政府管理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应该说,理论上以及实践中都有一个普遍的共识,即按照理性的法则来思考问题,管理同样的事情,靠政府来管理与靠企业(私人)来管理相比较,由于其组织的性质与宗旨、运作的模式和方式等等的不同,前者的效率肯定不如后者的效率,前者的成本肯定比后者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