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如何做好新时代的家长
10771100000065

第65章 不要做孩子的清道夫

有不少家长总是想方设法排除一切干扰,让孩子顺利成长。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孩子由于缺少甚至没有经历挫折,一旦遇到挫折又怎么能输得起呢?德国的一位成功母亲说过:“在送给孩子幸福之前,先要送给他们苦难。”

有的家长可能不忍心看着孩子经历一次又一次打击和挫折,认为孩子还小,不应该经受这样的打击和伤害,如果家长因为不忍心而一次又一次替孩子搬开了绊脚石,替孩子扫平了道路,那么当孩子面对生活中波折,将来他走上社会,面临更多绊脚石,面临更多挫折和打击时,就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如何去承受。

小华,14岁,去年刚上初一,由于去年竞选班长失败,而一蹶不振,学习成绩迅速下降。据班主任介绍,去年刚开学时,小华表现非常活跃:上课积极发言,主动组织同学秋游,在班主任主持的班委竞选中,小华也兴致勃勃地去竞选班长,还进行了演讲,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和以后的奋斗目标。但由于班级里另有高手,小华落选了。从此之后,小华变了一个人似的,不再那么积极了,她很少主动回答问题了,也不爱和同学说笑,上课也不能集中注意力,从而导致成绩迅速下降。

挫折是生活的组成部分,没有哪个人的一生都是一帆风顺的,除非你不做事,否则肯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事情。所以,每个孩子都要具备承受挫折的能力。过于顺利的环境会使孩子形成依赖、懦弱、退缩的性格,这样的孩子缺乏顽强的进取精神,经不起挫折。

晓晓旷课了。难道是因为昨天那件事?昨天,语文老师让晓晓起来回答一个问题,晓晓不知道怎么了,好像心不在焉,说话有点结巴,回答得不是很好。老师很生气,当场批评了她几句。在全班同学面前,晓晓感到很下不来台,自尊心受到了强烈的打击,一气之下,跑了出去,在她跑出去之后,教室的门“哐”的一声关上了。

晓晓当时就在教室外面哭泣来了,眼泪哗哗地流了下来。她跑回了家里,一整天都没有上课。可是,再怎么样气一天也够了呀,不至于第二天还不来上课吧?放学之后,语文老师胡思乱想地走到了晓晓家里。

“晓晓。”语文老师进来的时候,晓晓眼睛肿肿的,明显是哭过的痕迹,躺在床上,好像大病了一场似的,语文老师发现晓晓的家里装修得很华丽,晓晓定是个在手掌心里长大的孩子,一个没吃过苦头的孩子,怪不得这么没有承受力。

“老师。”没想到老师会来,晓晓一下子站了起来。

“坐吧。”老师走到晓晓跟前,慈爱地说,“老师不该那么严厉地批评你,老师道歉。当时我的心情不太好,你能原谅老师吗?”

“老师……”晓晓不知道说什么。

“晓晓,我知道当时我的态度很恶劣,批评得不太对,可是你也不能因此就不去上学啊,哪个学生没有被老师批评过呢?”

晓晓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看着晓晓的可怜样儿,语文老师真是无奈:“你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性子太弱了,现在只是老师批评你一句,以后参加工作了,遇到更多的事情你怎么办呢?”

现代的孩子由于生活过于安逸,普遍缺乏经受挫折的机会,这对他们的成长是极其不利的。

家长应该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挫折情境,让孩子获得承受挫折的能力。

下了一夜的雪,路上又湿又滑,还在上小学二年级的儿子在出门前试探着地求父亲:“爸爸,送我去上学吧,我怕摔跤。”父亲说:“说好了每天你自己上学,学校离家不远,你路上走慢一点,小心些就行了。”儿子拿着雨伞出了门,父亲装作若无其事,但随后却紧跟着儿子出了门。父亲不远不近地跟着儿子,不让儿子发现他,走到拐弯处,儿子不小心摔了一跤,父亲真想一个箭步冲过去扶起他,但他忍住了。儿子撑着地爬起来,继续小心翼翼地行走,碰到路面滑,他就用雨伞撑着地面。一直到学校都没再摔跤,父亲放心地走了,晚上回家,儿子兴高采烈,还将摔跤的事情当笑话讲给父亲听,丝毫没有因为父亲不送他而不快。

把一个经不起摔打的孩子推向社会,才是真正的残忍,家长能够给予孩子的最宝贵财富,不是毕生的存款,而应该是让孩子在摔打中成长。

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要让孩子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尽早对他们进行挫折教育,让他们自小受到艰难困苦的磨炼,以培养他们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毅力。这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奏效的,而是需要从小开始,经过长时间的磨炼才能最终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