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如何做好新时代的家长
10771100000045

第45章 孩子有话说,给孩子解释的机会

当孩子犯错的时候,很多家长总是严厉地训斥孩子,却不给孩子一个解释的机会,这样会造成很多“冤案”,让孩子觉得心里委屈,他们会在心里怨恨家长,觉得家长不讲道理。

晚上,妈妈帮刚上小学一年级的伯涵检查作业。

妈妈打开伯涵的美术作业本,看到他的美术作业本上写的题目是《我和姐姐看电视》,可是作业本上只画着一台电视机和沙发,并没有人。妈妈感到非常好奇:这幅画怎么只有电视机呢?这孩子怎么这么会偷懒啊,没有完成作业就去玩。

然后,妈妈把伯涵叫到身边,耐心地问他:“儿子,你这幅画是不是还没有完成啊?”伯涵看了看画,然后对妈妈说:“妈妈,我画完了呀。我和姐姐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妈妈纳闷地问他:“那怎么不见你们两个人呀?”

“哦,我们两个去拿水喝了。我们看了很长时间的电视了,然后口会渴,要喝点儿水了,你看,我们的坐垫还在那儿呢!”伯涵理直气壮地说。听到他的回答,妈妈庆幸刚才自己没有武断地训斥伯涵,没有错怪他。

当伯涵没有按照常理画画的时候,妈妈先问了问他其中的原因,给了他一个解释的机会,这样不仅很好地尊重了孩子个性的发展,而且对孩子的成长也非常有好处。

其实,真正让孩子对家长失望的大多不是身体上的惩罚,因为这种伤痛会很快随着家长的爱护而痊愈,真正让孩子对家长失望的是那些积压下来的委屈,这种委屈甚至能让孩子一生铭记。而这种委屈主要因为怨恨而积累的,孩子觉得自己有道理,而家长没有给他们解释的机会。

吴天小时候,有一次家中抽屉里少了l0元钱,父亲以为是他偷着拿出去花了,气得暴跳如雷,可倔强的他坚决不承认,终于父亲的巴掌落了下来。就在父子二人僵持不下的时候,母亲回来了,原来钱是母亲拿出去买东西了。当时,一向不流泪的吴天泪流满面——那眼泪令家长惊呆了。

事情虽已过去多年,但吴天每次提起时,都说那是他平生受过的最大的委屈,他说:“我没有想到,我一向敬重的老爸会在我没有做错事的时候打我。”可见,那一巴掌的代价是巨大的。

现在的孩子因为敢作敢为,也更容易犯错误。在现实生活中,面对犯错的孩子,家长有没有给他们一个解释的机会呢?又有多少家长让孩子在拳头和威迫中“屈打成招”?

当家长认为孩子犯错误的时候,要先给他一个解释的机会。理智的家长大多会在孩子犯错后,先听一下孩子的声音。因为作为犯错误的当事人,孩子也最应该享有发言和辩护的权力。当孩子解释的时候,再给自己一个相信他的机会,这样可能会得到一个完全不一样的结果。既然人无完人,那么就不要过分地相信自己可以洞察一切,而要听听孩子怎么说。家长不可能每次都出现在孩子犯错的现场,即使在现场,也未必能了解事情的真相。

面对孩子的错误,家长一味指责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而是改变训斥孩子的做法,尝试着给孩子一个解释的机会,然后采取合理的教育方法教育孩子,这样才能逐步把孩子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