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如何做好新时代的家长
10771100000029

第29章 正视孩子的不足

我们知道美玉也有瑕疵,所以孩子有缺点并不可怕,孩子有缺陷也应得到家长的包容。当孩子在某一方面具有不足或者缺陷的时候,家长一定不要因为苛求孩子完美而嘲笑孩子或者严厉批评孩子,那样会让孩子更加自卑。

打个比方,如果说每一个孩子都是一片正在成长的森林,他的身心各方面就是组成森林的一棵棵小树,每一棵小树都有各自不同的成长特点和规律,有的快、有的慢,有的比别人高、有的比别人矮。我们不可能要求孩子的每一方面都有非常均衡的、完美的发展,而对孩子寄予厚望的家长们常常会犯一个很大的错误,就是拿孩子的矮树和别人的高树相比,一相情愿地认为只要自己不断地强化、不停地说教,这棵矮树就会和别人长得一样高,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就这样,在家长的眼里,便只看到了这一棵有问题的树,而没有整片生机勃勃的森林了。

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更何况是正处于成长中的孩子。每个孩子的能力都不尽相同,他们总是在一些方面显得很笨拙或者总是无法达到社会上规定的那些标准。这时,家长一定不能挖苦、责备孩子,否则孩子会更加自卑,甚至自暴自弃,这样做家长的也就毁了孩子的一生。

董卿上小学了,可是她讨厌上体育课。因为她在体育课上的表现总是最差的,跑得不快,做操的动作也不标准,所以上体育课时,她就表现得很没有自信。一天放学回家,董卿问妈妈:“妈妈,我是不是很笨啊?”“怎么了?”妈妈抚摸着董卿的头发问她。“我在体育课上的表现十分不好,同学都跑得很快,可是我怎么也跑不快。”妈妈说:“你只是和大家比谁跑得快时落后了,但不表示你就没有自己的长处啊,我们从明天开始就每天跑步,好不好?”董卿是一个要强、上进的孩子,马上就答应了。第二天一早,董卿起得非常早,和妈妈洗漱之后,就去跑步了。妈妈发现董卿的跑步速度确实不是很快,这也许和她的性格与不爱运动有关系,可是妈妈也发现,董卿的耐力很好,一直跑很长时间,她都能坚持。几天之后,妈妈对董卿说:“孩子,妈妈也发现了,你跑得确实不快,但不知道你注没注意到你很能坚持,长跑你应该没有问题,肯定会坚持下来的,还有平时课间你都和同学们干什么啊?你是不是经常和同学们在一起给他们讲故事啊?放假的时候也是和邻居小朋友在一起玩,然后你给他们讲故事,对不对?你跑步的速度不快,但你能坚持,这说明长跑没有问题,所以对于运动,你也有自己的长处,所以不用讨厌体育课,和其他的同学、小朋友比,你会讲好多好多美丽的故事,你的声音又好听。为什么不发展自己好的方面,却总是盯着自己的不足呢?”

听了妈妈的话,董卿开心地笑了,然后拿着自己最爱的《一千零一夜》看了起来。从这以后,在体育课上,董卿再没有愁眉苦脸,而是认真地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每一项训练,虽然她还是有些能力不足,但她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在乎结果了,而是尽自己的所能做到最好,毕竟自己还有许多其他优势啊。

这就是董卿妈妈的本事,在孩子有不足的时候,并不是不分青红皂白地对孩子进行指责,而是鼓励孩子,和孩子一起分析所长所短,鼓励孩子努力地经营自己的所长,不足之处也努力地尽己所能地做好。

如果家长在孩子身上没有发现任何缺点,反而才是令人担忧的,因为这并不等于孩子完美无缺,只是没有在家长的视野中出现而已,或是孩子善于掩饰和伪装自己,“过于完美”本身,就是非常危险的信号。所以,孩子出现缺点、问题,应看做是孩子的真实表现。

孩子有缺点与不足,也是可以理解的,家长一定要意识到的一点是,人生而不同,孩子的某些缺点可能是个性使然,这就不是孩子自己能够控制的了。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育又应是极具个性化特点的因材施教。可是,不少家长的口头禅是“恨铁不成钢”,其实,钢和铁各有各的用途。人与人是有个体差异的,只要有良好的素质,将来都可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材。

不要总盯着孩子的短处,适当地忽视它,这其实是给孩子的心理松绑,当家长的心中装着孩子的整片森林时,才能心中充满了希望。“白璧有瑕”是很正常的现象,若是不能容忍孩子“白璧有瑕”,一味追求完美,就可能毁掉了一块好材料,会形成与孩子的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