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如何做好新时代的家长
10771100000002

第2章 时代不同了,家长们不要以己推人

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代际的差异越来越大,家长与孩子间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代沟。很多家长一张嘴就是:我那个时候怎么样怎么样。孩子听了非常反感:“你们小时候是什么时代,老古董!”时代发展得越快,代沟问题就越突出。现在的行情是:年龄相差七八岁,就可能出现“代沟”。

在思想观念上,青少年比较开放,喜欢追求新事物,易于接纳新观念,但稳定性较差,易变且多变;而家长则较为保守,讲求实际,不喜欢追求时髦,倾向于保持传统;青少年会突破传统习惯,灵活性强,喜欢按自己的意愿行事,敢于尝试、勇于冒险,往往冲动而急躁;而家长做事则谨慎、沉稳,讲求踏实、注重质量、不愿冒险,不喜欢做没有把握的事。由于这些差异,亲子之间的心理距离以致“代沟”就形成了。

代沟就是两代人之间因年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不同而在认识和行为上产生的差异、摩擦或冲突,也是指由于两代人彼此间意见不一致从而在心理上产生相互排斥的现象。在现实中,“代沟”已经是一种很普遍的社会现象,他们把家长给予的爱误解为束缚,把家长的教诲说成是唠叨,把家长的管教看做是对自己的侵犯,青少年的这种想法和做法让很多家长感到迷惑和不解,于是出现了代沟。

因“代沟”而产生的冲突会削弱家长的教育力度,甚至会使得教育的成效走向负面。

小区里最近出了件热闹事,电视台跑到燕子的家里去采访了。原来燕子和家长闹得很僵,成了亲子沟通节目寻找的典型。在面对电视台的记者时,燕子说,家长要求自己整天除了学习还是学习,跟自己说话的时候就只有吃饭、穿衣、学习这三样话题,家长关心的只有自己饿不饿、冷不冷,从来没有问过自己累不累。至于自己有什么心事,家长更是连想都没想过,自己真是烦透了。

事实上,燕子是一个品学兼优、在班级名列前茅的好学生,家境也十分不错,但就是这样一个在外人眼中无可挑剔的家庭,实际的气氛已经达到“冰点”。“别看我表面上什么也不缺,但我真正想要的家长却不给我,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我需要什么,他们不屑于了解。”而燕子的家长又有另一番说辞,“孩子整天都是什么‘粉丝’、‘玉米’的,光听着就犯晕,哪知道这些孩子都在想些什么!”燕子的母亲在面对记者的时候如此回答。

很多家长都认为孩子不理解家长的良苦用心,听不进劝解,最终导致双方缺乏共同语言。其实,代沟的确是由两代人共同造成的,家长与孩子之间的相互不理解是产生“代沟”的主要原因。“代沟”的成因并非如家长所分析的那样——问题全出在孩子身上,家长也要负一半的责任。大多数家长都有这样的共同的想法:孩子是自己生的,做的一切自然都是为了孩子好,在各方面的经验也比孩子多,所以孩子要无条件地听自己的话。但家长从来没反省,自己的话孩子会不会听?自己的话是不是还适合在这个时代的孩子听?

调查显示,家长不能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家长和孩子之间存在着代沟,家长对孩子追星、看电视、玩电脑游戏等很多事情都不能接受和理解。想要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家长一定要紧跟潮流,减少和孩子的代沟,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多观察了解孩子,经常和孩子谈论一些他比较感兴趣的话题,这样家长和孩子才能更好地产生共鸣,才能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雨弘正在读初中二年级,他每次考试总是第一名,乐于助人、刻苦学习,每次都被同学们选为“三好学生”。

一次家长会上,老师让雨弘的妈妈介绍教子经验。提到对雨弘的教育,妈妈感慨万千:“雨弘能够这么优秀,是因为我和他爸爸从小就非常注重用科学的方式教育他,更重要的是我们和雨弘从小就建立了良好的亲子关系。”

看到大家不解的目光,妈妈继续说下去:“家长要做到紧跟潮流,和孩子之间不要有代沟,这一点我们做到了。我经常和雨弘谈论他喜欢的明星,他爱听的歌曲,他喜欢看的电影,等等。对雨弘而言,我是他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如果家长能够做到这一点,家庭教育中出现的很多难题就能迎刃而解,对孩子的成长也非常有好处。”

原来,从雨弘小时候起,爸爸妈妈就采取科学的方式教育他,非常尊重他、理解他,注重和他建立良好的关系。随着雨弘渐渐长大,爸爸妈妈开始涉猎雨弘比较感兴趣的文体项目,以便加强和他的交流。结果,雨弘不仅得到了爸爸妈妈的理解和尊重,而且他也理解了爸爸妈妈工作的艰辛和生活的压力,因此他一直在努力做一个好孩子。

代沟是家长和孩子之间最棘手的问题,究其原因在于家长不了解孩子,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既然天堑可以变通途,代沟当然也能变“代桥”。为了让孩子早日成才,家长也要紧跟潮流,减少和孩子之间的代沟,这样家长才能深入孩子内心,为更好地教育孩子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