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如何做好新时代的家长
10771100000001

第1章 家长要和孩子一起成长

在传统的家庭教育中,家长扮演的角色一直都是教导者,而在日新月异的今天,家长的角色有着些许的改变。家长不能再在各个方面都以教导者自居,在某些方面要和孩子共同进步,甚至追赶孩子的步伐。

几十年前,孩子接受的知识的渠道是单一的、平面的,他们的知识来自于成人世界包括家长和老师的教导,或是成人给他们编写的书本。因此,他们所了解的东西是成人之前已经了解的,他们的见解和看法在当时的年龄段是超不过成人的。

今天的孩子所成长的环境是开放的,他们接受的教育是立体的,获取知识的途径也是多样的,既有来自老师、家长的教育,又有来自电视、网络、报纸等大众传媒的引导,还有来自同辈群体的相互影响。他们有机会接收最前沿的一些观点思想,他们的想法很可能和家长发生冲突。因此,当今许多家长发出这样的感慨:现在的孩子比以前的孩子聪明多了,也不好管教了。其实主要问题是有些家长没有跟上子女的步伐,家长们有点落伍了。

家长与孩子之间知识差异、生活经验的不同以及对新生事物的分歧态度等都有可能造成彼此冲突。某天家长也许会无奈地发现,孩子已经变成一个小大人,自己的权威开始下降了,这是许多家长都会碰到的难题。他们习惯说:“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都多。”可是在今天,谁能说比孩子知道得多呢?家长和孩子同处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而孩子往往比大人掌握得更快,知道得更多,接受新思想更快。家长如何对待新知识、新信息、新思想,往往成为两代人能否和谐相处的关键。

晚餐时,李芳一家人围坐在桌前,边吃饭边聊天。

妈妈笑着跟爸爸说:“今天看到网上一些帖子讨论白毛女该不该嫁给黄世仁,很多人认为喜儿应该嫁给黄世仁,而不是大春,如果她早跟黄世仁,就不会后来躲进深山里变成白毛女了。嘿,你看看现在的年轻人都什么思想,连最基本的历史和阶级斗争都不懂。”

爸爸也点点头说:“这些人简直是乱弹琴。”

女儿却插嘴说:“我看喜儿去当白毛女是让她爸给逼的,借债还钱本来就是天经地义的事,她爸借了黄世仁的钱,为什么不早点儿还给人家,逼得女儿躲进山里?喜儿也够傻的,黄世仁那么有钱,嫁给他算了,干吗要到深山老林里去当白毛女?”

爸爸和妈妈听了女儿的一番言论,哑然失笑,没想到女儿居然有这样的想法。成长在这样高速发展时代的孩子们,思想和见解与家长之间的差别可想而知。

在新的形势下,家长如果还抱着自己是权威、孩子必须听自己的想法,就会与孩子的世界脱节,变得更不了解孩子。也许很多家长对自己关于孩子的了解非常自信:他眨眨眼,我就知道他想要干什么。有这种想法的家长应该明白,孩子还年幼时,他们的想法和做法可能逃不过你的观察与判断,但随着他渐渐长大,你会越来越不了解他,因为孩子始终处于成长与变化之中,对新观念、新事物接受与认同很快,而家长在自己所受的教育与经验的束缚之下,难以跟上孩子成长的步伐,就会逐渐与孩子的世界脱节,无法对孩子实施教育。

比如,有个儿子问父亲:“如果有一天地球南北两极的冰雪都融化了,海平面上升。地球被淹没了,我们怎么办呢?”父亲开玩笑地说:“如果真的有这一天,我们都已经成为古人了,看不到。”儿子很认真地说:“那我们的子孙后代会经历这个灾难的,我们应该为他们做点什么吧?”父亲一时语塞,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虽然环保问题经常被提起,他也知道环保很重要,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并没有拿环保当回事,儿子见父亲不回答,就自顾自地说:“我们虽然无法制止别人的污染,但我们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尽量减少垃圾的制造,少浪费资源,我们用过的纸张可以反复使用,爸爸减少每周开车上班的次数,妈妈少用一些化妆品和塑料袋,这些都是在为环保作贡献,你说是吧?”

这个例子中的父亲,在环保意识上,没有跟上孩子的步伐。家长要加强学习,从而使自己不与社会脱节,不要经常端着权威的架子,而应该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

很多家长也认识到与孩子一起成长是必要的,愿意了解孩子的想法、与孩子一起进步,他们经常与孩子对话、沟通,避免差异的扩大,这是正确的做法。在现代社会,合格的家长其实是与孩子一起成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