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轿车风云1953-2010
10769300000020

第20章 石油危机带来的合资机遇

汽车工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西方发达国家一直对中国实行技术封锁,其中就包括汽车工业。为什么现在却对中国表现出兴趣,美国、德国等世界汽车产业大国为什么会将目光投向汽车产业基础极为薄弱并且是自己封锁对象的中国?根本原因是为了扩大产品市场等利益取向,具体看,有着石油危机以及日本汽车产业崛起并大规模进军欧美等多种原因。

石油号称现代工业的血液,是工业大国须臾不可离开的重要战略资源。1850年,美国宾夕法尼亚的山谷发现石油,石油的开发利用成为美国快速实现工业化的推进剂。1908年,英国的矿业巨头威廉·诺克斯·达西与英资缅甸石油公司合作,在伊朗与伊拉克接壤的马斯杰德—苏莱曼地区钻探出第一口高产油井,随着开发的不断深入,沙特阿拉伯、科威特、伊拉克等国相继发现大油田。为了攫取石油利益,确保自身稳定而充足的石油供应以维持本国的工业发展,英国、美国、法国等西方工业化大国纷纷冲向中东地区,开始分享中东石油盛宴。在它们眼里,中东不再是贫瘠的沙漠,不再是荒凉的漠野,而是漂浮在油海里的诺亚方舟。

二战后,世界经济快速发展,人类迎来了石油开发利用的黄金时代。1948年,全球每天的石油消费量为930万桶,到了1973年,石油的日需求量增加到5600万桶,整整增加了6倍。石油成为工业经济须臾不可离开的的“血液”。沙特阿拉伯、阿联酋、伊朗、伊拉克、约旦、科威特、利比亚、卡塔尔等中东国家靠着地下滚滚黑金带来的石油美元,从原始的游牧部落一跃成为石油富豪。

有利益的地方,就有贪婪与争夺。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道出了中东石油的本质:“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全人类;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为了争得石油资源控制权,中东成为20世纪大国争夺的“焦点”。美、苏、英、法等大国为了自己的利益介入不惜挑动中东国家的冲突,有时这些大国甚至直接走到前台参与中东冲突,发生在中东的每一次战火烽烟中,背后都有着这些国家的身影,正因为如此,中东的每一次战争与冲突对世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历次中东冲突,失败的总是阿拉伯国家,获利的总是西方大国。阿拉伯国家从失败的痛苦中逐渐意识到,虽然自己的力量不如西方大国,但自己掌控着对世界特别是西方工业国家至关重要的石油,它们聪明地以此为武器,对西方国家施加影响有时甚至是强迫西方国家就范。中东的阿拉伯国家曾三次大规模使用了“石油武器”,在西方国家引起了不同程度的政治恐慌甚至危机。

1956年7月26日,埃及政府宣布将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公司全部财产移交埃及政府。苏伊士运河是世界最重要的石油运输通道,全球石油运输的绝大部分通过这里进入大西洋,埃及政府收回苏伊士运河等于扼住了英、法等欧洲国家的经济咽喉。为重新夺得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1956年10月29日,英、法与以色列联合,对埃及发动了突然袭击,派遣武装部队强行在埃及塞得港登陆,这就是第二次中东战争。

埃及军民坚决抵抗英、法侵略者,美国和苏联也利用这次危机分别施加影响,强迫已经衰落的老牌帝国主义英、法停火和撤军,并乘机重新划分了自己的势力范围。11月6日深夜,英、法、以被迫同意停火和撤军。

第二次中东战争期间,埃及采取沉船等手段切断苏伊士运河,并联合其他阿拉伯国家一起对欧洲实行石油禁运,致使石油价格飙升,欧洲经济受到沉重打击,欧洲各国陷入严重的石油恐慌。直到1957年4月苏伊士运河恢复油轮通航,欧洲石油危机才开始缓解。第二次中东战争使得阿拉伯国家认识到自己手中“石油武器”的威力。

1973年10月6日,埃及与叙利亚为收回被以色列抢占的戈兰高地与西奈半岛,向以色列发动了突然袭击,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战争的头两天,埃叙联盟明显占了上风,但在美国的支持下,以色列迅速扭转颓势,战况开始逆转。至第二周,叙军不敌以色列的攻势退出戈兰高地。紧接着,以军在西奈发动攻势,越过了苏伊士运河,埃及的防线崩溃。

由于埃及是主动袭击,战争初期,以色列一度陷入困境。以色列总理梅厄夫人向欧洲求救,但欧洲国家害怕阿拉伯国家的石油报复,谁也不敢出面援助。为保证自己在中东的势力范围和影响,美国决定出面援助以色列。就在以色列前线因为军火缺乏几乎停火之时,10月14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命令美国空军:“把所有能飞的玩意儿都飞往以色列!”在美国的支持下,以色列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但阿拉伯国家却被激怒了,它们决定使用“石油武器”对美国开展报复。

1973年10月17日,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召开会议,决定对美国采取减产、禁运等措施。10月18日,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率先宣布完全停止向美国出口石油,紧随其后,利比亚、卡塔尔、沙特阿拉伯、阿尔及利亚、科威特、巴林等国也纷纷宣布停止向美国出口石油。12月22日,石油输出国组织的阿拉伯成员国宣布收回石油标价权并大规模提高石油价格,将原油价格从每桶3.011美元提高到10.651美元,由此造成美国国内油价暴涨。为了反对美国等工业大国对该地区的石油的控制和掠夺,迫使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改变亲以色列的态度,石油输出国组织又宣布从1974年1月起,将标准原油价格从每桶5.11美元提高到11.65美元。从此产油国掌握了自己石油和定价权,打破了西方石油公司对石油定价的垄断。

为了进一步发挥石油武器的作用,石油输出国组织中的阿拉伯国家把所需中东石油的国家划分为“友好”“中立”和“敌对”三个类别,并对“友好国家”做出明确定义:

1.与以色列断绝外交关系;

2.对以色列实行某种经济制裁;

3.为阿拉伯各国提供某种军事援助。

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工业国家都被划为“敌对”一类,对它们的石油出口大幅上涨。这一招效果明显,中东出口的石油价猛然上涨了两倍多,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工业国家的经济受到沉重打击并引发经济危机。石油引起的经济危机迅速扩展到世界经济的各个角落,触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危机持续了长达三年之久。这场危机中,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4%,日本的工业生产下降了20%以上,所有的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增长都明显放慢,有的甚至出现负增长,这就是历史上的第一次石油危机。

第一次石油危机使得发达工业国受到沉重打击,中东的阿拉伯国家赢得大把石油美元,但这一切并未结束,几年之后,第二次石油危机爆发。

伊朗是中东大国,20世纪70年代中期,巴列维国王领导的伊朗石油年产量达到约2亿吨,居中东首位。随着石油财富的膨胀,原来一直依附于美国的巴列维产生了脱离美国控制,领导中东地区的念头。巴列维的举动引起美国的极大不满,美国从政治经济等多方面向巴列维施压,美国的施压反而使得巴列维更为桀骜不驯,两国关系日益疏远。

巴列维在国内实行独裁统治,巴列维政府官员腐败、道德颓败、社会贫富差距增大,给伊朗人民带来了巨大痛苦,尤其是社会的世俗化和西方化引起了伊朗社会最为强大、最有组织性的伊斯兰什叶派上层的极度不满,最终爆发了由霍梅尼领导声势浩大的伊斯兰革命,推翻了巴列维国王的统治,建立了新的伊斯兰伊朗。新的伊朗视美国为敌人,美国的影响一下子被从伊朗彻底清除,美国的利益受到严重冲击,从此,伊朗成为美国的死对头。

在中东,除了伊朗外,伊拉克也是石油美元的受益者。伊拉克领导人萨达姆对自己的实力踌躇满志,开始向外扩张。伊拉克的首选目标是伊朗。

伊朗伊拉克两国相邻,有着1200公里的共同边界和100公里的界河,历史上,两伊之间一直存在领土纠纷、民族和教派矛盾。随着实力的增长,伊朗和伊拉克都想称雄海湾地区,双方关系一直紧张,小的边界冲突不断。1980年9月下旬,萨达姆趁霍梅尼上台后与美断交,外交形势恶化,国内政局动荡,经济恶化,军心不稳的时机,对伊朗发动了战争,史称“两伊战争”。

这是一场对双方来说都得不偿失、没有胜利者的战争。战争从1980年9月22日爆发至1988年8月20日结束,双方整整厮杀了8年,除了数百万的生灵涂炭外,双方经济损失惨重,战争中的军费支出和战争导致的经济破坏共计到达6000多亿美元,两国经济发展计划至少推迟20~30年。

除了自身损失外,世界经济也蒙受灾难。波斯湾的霍尔木兹海峡是中东石油出口的咽喉要道,来自全球的油轮将中东石油从这里运往世界各地。由于地利之便,伊朗扼守着这条“石油咽喉”。

1984年4月起,伊拉克利用其空中优势,向停靠在霍尔木兹海峡伊朗港口的油轮发动了举世震惊的“袭船战”,伊朗随之报复,双方开始专门袭击对方运输石油和货物的油轮与货船,以后袭船战不断升级,发展到不分国籍,见船就打,自1984年4月“袭船战”起到1988年7月底为止,约有400艘油轮和货轮遭到两伊的袭击,260名海员丧生。袭船战使得世界各国的油轮不敢驶往海湾,海湾各国石油大幅减产,全球石油产量骤降至战前的两成以下,油价随即开始暴涨,从每桶13美元猛增至34美元,由此引发了第二次石油危机。

受石油危机影响最为明显的是汽车产业。由于中东石油产量减少价格暴涨,美国、西欧、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的汽车制造成本大幅上升,利润大幅下降。美国国内汽油价格直线上扬,汽油价格上涨导致汽车销量直线下降。

第二次石油危机之前,美国经济如日中天,美国国内的企业尤其是汽车企业,日子过得滋润舒服。美国汽车企业实行高福利政策,员工工资在全国名列前茅,高管更是拿着数亿美元年薪的天价工资,就业时收入丰厚,退休后还要保证收入不减,几乎每一家美国汽车企业都背负着沉重退休金负担。高福利员工、天价高管,低效营销网络,畅销车型匮乏,节能环保滞后,天文数字的债务等,美国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等三大汽车企业不堪重负,危机四伏。但低至3~5美元一桶的石油和高至一万至数万美元一辆的汽车仍支撑着庞大而充满危机的美国汽车企业。

二战后的美国成为世界霸主,美国人也被惯坏了。大大咧咧,大手大脚,大房子、大汽车是美国人憧憬与追求的基本生活方式。车身宽敞,装载量大,道路适应性强的SUV成了美国人追捧的经典车型,私家车保有量高达1/6.每到假期,这些耗油量大的“油老虎”在美国的各条公路上威风凛凛,呼啸奔驰。尽管SUV价格不菲,但各汽车企业却毫无顾忌,照样生产,原因是,3~5美元一桶的油价比水贵不了多少,而每卖出一辆SUV,汽车企业就要赚进1万多美元的净利润。低油价支撑着美国经济的虚假繁荣。

第一次石油危机前,一桶石油3~5美元,第一次石油危机后一桶石油涨到10~12美元,整整翻了3倍,各大发达工业国家的生产成本大幅增加,油价一路飙升,视油如水的美国人第一次感受到了油价高升的压力。如果说第一次石油危机只是使这些国家感受到了压力,那么,第二次石油危机则使得它们受到沉重的打击。第二次石油危机前的1978年,一桶石油13美元,第二次石油危机以后,油价再翻一倍,涨到每桶30多美元,而且在30多美元的基础上维持小幅上涨的趋势。

两次石油危机在极大程度上改变了美国的汽车需求结构,人们的选择热点开始由大型车转向了节省燃油的小型车,而美国三大汽车公司此时才发觉,自己手上根本没有小型车技术储备,同时,它们惊讶地发现,大洋彼岸的日本汽车正张开血盆大口向自己扑来。

对于石油资源几乎百分之百依赖进口的日本来说,第一次石油危机产生的冲击极为严重,日本经济受到巨大影响,全国陷入了极大的混乱之中,国民对汽车的需求快速下滑,战后初期的恶性通货膨胀再度席卷日本,日本汽车工业面临生死攸关的严峻形势。危机面前,丰田公司掌门人丰田英二头脑冷静,他对汽车的需求和汽车的生产现状做了科学的分析。丰田英二认为,汽车是社会进步发展的必需品,现在的问题是汽车产品自身和汽车生产过程中出现了问题。现在的汽车太耗油,新设计的车需要将油耗降下来;现在的生产方式不够科学,浪费很大,只要经过科学的组织,就可以大规模节省工时和原材料使成本降下来。

丰田英二逆势而上,在丰田公司推行了精益生产等一系列的改革措施降低成本,同时大规模推进出口战略,以低成本的优势,大举进军美国汽车市场。针对美国车车身重,油耗高的缺点,丰田公司推出设计精巧,体积小,重量轻,节能省油的汽车,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卡罗那”。“卡罗那”出自拉丁语,意为“花之冠”,简称“花冠”。“花冠”排量只有1.4~1.6升,100公里油耗不过6~8升,比起美国的油老虎来,优势明显。凭借这些优势,丰田汽车在美国大受欢迎,再凭借成功的营销和服务策略,日本汽车的销路越来越好,“花冠”每年以16万辆的速度递增,到1983年,累计产量突破1000万辆。

石油危机也是美国大型汽车的危机,但是给节油的日本汽车带来极为难得的机遇,出口量迅速增加,到1977年日本汽车出口达到447万辆,日本汽车出口超过了产量的一半。1980年,日本汽车产量超过美国,夺取了汽车王国的桂冠。80年代,日本汽车的年出口保持在600万辆左右,主要输往欧美。以丰田为代表的日本汽车乘坐着一艘艘滚装船越过波涛滚滚的太平洋,从美国汽车三巨头手中将汽车市场一步一步地夺过来,丰田汽车成功地取代通用汽车,坐上了世界汽车老大的交椅。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又是全方位开放的市场,任何国家的产品,只要符合美国有关标准,就可以在美国销售。这样开放的市场为具有强大资金、技术实力的日本汽车工业进军美国创造了条件。从70年代后期起,价廉物美的日本汽车潮水般涌进美国,1977年11月,福特汽车公司向美国汽车工人工会提出一份报告,报告中警告说:如果日本汽车对美国出口达到270万辆,美国将有13.5万人失业。1978年3月,美国汽车工人工会带着美国工人的愤怒来到日本,要求日本到美国生产汽车,以扩大美国人就业机会,但日本以美国工人工资高,生产成本高为由拒绝了美国人的要求。

日本人的态度激怒了美国人,1979年12月,美国汽车工人工会主席在媒体上拉开抨击日本汽车的序幕,在美国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

曾经是自己的手下败将,现在却打得自己没有还手之力,高傲的美国人无法面对这样的现实,有时候也会采取一些可笑和过激的做法。1979年7月一个星期日的上午,美国时代广场突然热闹起来,一些美国人围着两辆崭新的日本丰田“卡罗那”轿车神情激动地喊叫着,在无数照相机和摄像机镜头下,他们手持大锤砸向这两辆美丽的“花冠”,一阵稀里哗啦的声响,崭新的“花冠”成为一堆垃圾。当天,可怜的丰田轿车和激动人群登上美国各大新闻媒体的头条。

在公众场合让人群手持大锤将日本汽车砸碎可以泄愤,但这无助于美国汽车面临的颓势。虽然两辆日本汽车被砸碎了,这一切都没能阻止日本汽车抢滩美国市场,质量上乘、精巧廉价的日本汽车越来越受青年学生、家庭妇女、退休老人的喜爱。

畅销的汽车给日本带来了滚滚财源,身材矮小的日本人口袋里装着大把的美元,在美国的大街小巷里任意挥霍,并开始收购美国的固定资产,一个一个企业,一栋一栋楼房开始降下星条旗,升起太阳旗。二次大战时,日本人袭击珍珠港,发动太平洋战争,企图以铁血手段攫取资源与财富,但最终以失败告终。今天,日本以石油危机为契机,冲上了辽阔的美国本土攻城略地,得到了当年没有得到的东西,这一次它们的武器不再是炸弹、鱼雷,而是彩电、音响、照相机、摄像机,但最最主要的是汽车。

疯狂挺进的日本汽车滚滚而来,把美国的汽车工业几乎逼上了绝路,通用一个又一个工厂关闭,大批工人失业,福特一度亏损23亿美元,克莱斯勒濒于倒闭。汽车是美国文明的支柱,汽车工业是美国经济强大的象征,通用公司前总裁查理·威尔逊曾经说:“有益于国家者必有益于通用汽车,反之亦然。”

汽车工业在日本打击下几乎遭到灭顶之灾,美国政府岂能置之不顾。美国政府对日本政府施加了强大的压力,日本被迫与美国签订了《对美出口轿车自主限制协议》的城下之盟,决定把1981年到1983年的对美出口汽车数量限制在168万辆。以后又将这一限额增加到186万辆并延长到1984年。同时还同意到美国投资设厂,包括整车和零部件,以增加美国人就业。虽然日本人已经服软,但事情并未以日本的退让而结束。通用公司欧洲总部负责人休斯曾形象地比喻:“西方人像猎人,边打边撤;而日本人像农民,挨打时会抱着脑袋坚持下去。”

尽管日本表面上作出了让步,但日本的汽车出口仍在继续,1990年,美国对日本的贸易逆差达到4100亿美元,其中汽车贸易占75%。为了摆脱困境,美国的汽车厂家再三敦促政府和议会尽快对进口日本汽车实施限制,听命于资本家的美国政客们也在国会摇唇鼓舌,要求政府对日本施加更大压力已解决日本汽车对美国的压力,称“汽车问题已成为当今美国具有政治意义的问题”。

虽然日本经济快速成长,也有日本人叫嚷“日本人可以说不”,但美国一旦动怒,日本也只有听命,广岛原子弹的爆炸威力持续了35年依然有效。

1992年5月,美国商务部通过关贸总协定正式指控日本在美国倾销小型厢式车,声称将对其课以7.75%~12.5%的惩罚性关税。同年,美国总统老布什率领美国汽车三大公司首脑访问日本,再次对日本施压。面对美国咄咄逼人的大棒,日本汽车工业不得不“抱着脑袋”退却,继续减少对美汽车出口。1994年,日本的汽车产量为1055万辆,比上一年减少了6%,从此痛失世界第一宝座,1994年,美国三大公司总共销售了1113万辆汽车,美国人依靠“大棒”重新夺回了世界汽车工业第一的桂冠。

客观地看,美国汽车与日本汽车这一轮交手,胜负的主要因素是石油。

石油危机和日本轿车惊醒了美国、欧洲的资本家们,面对石油危机和日本汽车的双重压力,为应对危机,寻找出路,美国福特、通用、克莱斯勒等几大汽车厂商不约而同地将眼光投向海外,寻找新的低成本市场和出口商机。而此时,大洋彼岸的中国正渡过“文革”危机,拉开改革开放序幕,开始执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策,中国汽车行业正在寻求轿车合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