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蒙学经典
10769200000259

第259章 矩步引领

矩步引领,

俯仰廊庙。

束带矜庄,

徘徊瞻眺。

“解读”

走路稳重,仪表端庄,要像在祖庙里祭祀行礼那样庄严肃穆。

如此无愧人生,尽可以整束衣冠,庄重从容地高瞻远望。

“诗句”

心地坦荡头高昂,重任担肩斗志扬;

无愧人生衣冠整,高瞻远瞩我自强。

“知识链接”

仪态的修养

矩步指的是迈着方步,引领指的是伸着脖子。矩者方也,引者领也。走起路来,伸脖子迈方步。古汉语的“矩步引领”就是现代汉语的昂首阔步,代表了一个人心胸坦荡无欺,行为正大光明。

领的本义就指脖子,是后脖子,脖子的前半部分叫做颈。颈部的左侧是气管,前部是喉管,右侧是颈总动脉。古人性情刚烈,“引颈自刎”是常有的事。但手持宝剑,转圈到脖子后面,“引领自刎”的事还没听说过,也死不了人。

俯仰是一低头、一抬头。廊庙是指朝廷、国家而说的。有一句古话叫“廊庙无才天下求”,就是这个意思。廊在古代指厅堂周围的屋子或有顶的通道。庙是祭祀祖先的宗祠,不是和尚住的地方。“俯仰廊庙”的意思是:你日常的一举一动都要谨慎检点,要像在朝廷上临朝,在祖庙中参加祭祀大典一样,庄严肃穆、恭谨敬畏,不敢有分毫的轻忽之举。

束带矜庄的意思是:衣冠严整,举止从容。衣冠文物历来是我国文明史上重要的一部分,古今中外穿衣服都讲究内外有别,居家的服饰要宽松、舒适,现在讲要休闲。对外的服饰要严整,要符合你的身份。衣冠严整是对他人的尊重,举止从容是对自己的尊重。

束带是整饰衣冠,束的本义是在木头上加绳圈,即捆绑之义。带是绅带的简称。古代的士大夫阶层,在大衣外面要束一条大带,叫绅,所以称士绅。绅的长度是有尺寸限制的,按《礼记、玉藻》所载,“绅长制士三尺,有司二尺有五寸”,普通人系的就叫带。

矜是端庄和凝重,如《论语》中所言:“君子矜而不争”。庄是表情严肃且容貌端正。因此“束带矜庄”四个字的意思就是:衣冠严整,举止从容,表情严肃、容貌端正。

徘徊是欲进又止及小心谨慎的样子。做事情要像曾子一生谨慎,晚年临终前,他手脚都不能动了,才招呼弟子到跟前说:“诗经》里说: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我马上要断气了,这回可以放松,再也不用担心了”。

谨慎不同于拘谨,谨慎是将一件事考虑透彻以后,再决定做还是不做,一旦决定就勇往直前。五经之首的《易经》就是教人“洁净精微”,精微就是谨慎,不是胆小怕事。俗话说:“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还不是因为诸葛亮懂《易经》吗?这种大智慧岂是事事拘谨、处处避嫌,树叶落了都怕砸头的人可以相比。

瞻是仰视,俗称高瞻;眺是远望,即是远瞩。一个人没有豁达的胸怀,不能高瞻远瞩,就不可能担当重任。换句话说,一个心小量窄、鼠目寸光、斤斤计较的人,一定是事事拘谨、处处避嫌、相貌猥琐。所以说,心地光明坦荡,然后才能昂首阔步;胸怀大志,高瞻远瞩,而后才能担负天下重任。

端庄指端平正直,庄严大方,是神气充足,道德淳厚而显露于外的自然象征,是美的一种特殊表现。

端庄不是简单的仪容修饰,而是修养到正气充足的结果。端庄的修养必须从行为上做起,待人忠厚宽惠,襟怀坦白,说话心口如一,言而有信,行为要光明正大,不欺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