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蒙学经典
10769200000130

第130章 亲有疾

亲有疾,药先尝;

昼夜侍,不离床。

“释义”

当父母有了疾病时,做子女的熬好药后要先尝尝,是否太凉或太热;不分白天夜晚,都应该侍奉在父母身边,不能随意离开父母的病床。

“故事”

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是汉高祖刘邦的三儿子,在刘邦的众子中,刘恒是最不引人注目的一个。

文帝刘恒从小就做事小心,从不惹是生非,给大家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刘恒在8岁时受封于代郡,所以大家称他为代王。

汉文帝刘恒继位后,不仅实行仁政,革除了“一人犯法,举家同罪”的法令。

而且平时侍奉母亲也是十分殷勤孝顺,从来不曾表现出倦怠的样子。他当了皇帝以后,也没有因为国事繁忙而忽略了对母亲的照顾。

有一回,太后病了,而且病得很严重,前后大约三年的时间。这期间,汉文帝除了处理一些重要的国事外,几乎把所有心思都用在照料母亲上。

以前,有地位的人吃药时,因为唯恐药里有毒,所以必须有人先尝,确定没有问题后才端给病人喝。这渐渐演变成为臣、为子者对国君、父母表示忠孝的一项义务。

汉文帝虽然贵为帝王,但是他对自己的母亲,依然尽到了身为子女应尽的本分。

太后吃的汤药,他都先亲自尝一尝,确定冷热适中,汤药无误,然后才端给母亲喝。

古书以“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来形容汉文帝刘恒对母亲尽孝的程度。意思是说,即使累了,也不敢闭上眼睛、解开衣服的带子,好好儿睡一觉。

可见汉文帝,是如此尽心尽力侍奉病中的母亲,人们都称赞他是一个仁孝之子。

就这样,汉文帝的仁义和孝顺感动了天下人,加上他治国有方,国家一派兴旺景象,与后来的汉景帝一起,开创了历史上“文景之治”的繁荣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