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蒙学经典
10769200000128

第128章 亲有过

亲有过,谏使更;

怡吾色,柔吾声。

“释义”

父母有过错的时候,做子女的一定要劝说,让他们改正;劝说的时候,脸色要温和愉悦,话语要柔顺平和。

“故事”

劝父救爷

春秋战国时有个孩子叫孙之觉,他非常孝顺,在闲暇时总是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儿,还很关心80多岁的爷爷。

可是孙之觉的父亲对爷爷很不孝顺。

他总是说爷爷年纪大了,只能吃饭不能做事,并且还拖累了全家。

有一次,他懒洋洋地从外面回来,看到儿子正在喂爷爷东西吃,过去“啪”一下打掉在地上。

他冲着孙之觉大声喊:“你爷爷这么大岁数,每天什么也不干,你还敢背着我喂东西给他吃,我抽你!”

孙之觉吓得哭着走开了……

于是,孙之觉的父亲就想法让爷爷离开。

一天傍晚,孙之觉发现父亲把爷爷扶上一辆小车,悄悄地向山里走去。

孙之觉明白了父亲要做什么,他一边在后面追一边喊:“父亲,快停下,不能把爷爷扔掉!”

可是父亲却生气地赶孙之觉回家,孙之觉悄悄地跟在后面。他看到父亲把爷爷推进一个山沟,转身就走。

爷爷坐在车上哭喊:“你真是不孝啊!竟然把自己的亲爹扔掉!”

孙之觉等父亲走远后,抱着可怜的爷爷哭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他说:“爷爷,您等着,我让父亲来接您!”

说完,他推着那辆空车就往回跑。

父亲看他推着空车向自己跑来,就说:“这车已经很旧了,扔掉吧!不要了。”

孙之觉却说:“不能扔啊!等你老了我好用它把你推到山沟里呀!”

父亲听了很生气,孙之觉却理直气壮地说:“我这是跟您学的啊!”

父亲听后,醒悟到做得不对了,他赶快把爷爷接了回来。从此百般孝顺,使老人安度晚年。

孙之觉小小年纪就懂得尊敬长辈,设法让父亲改变对爷爷的态度,很值得我们大家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