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陈兰彬与晚清外交
10768700000051

第51章 幼童出洋肄业事宜折

李鸿章同治十一年正月十九日(1872年2月27日)

奏为遴派委员,携带幼童出洋肄业,兼陈应办事宜,恭折仰祈圣鉴事。窃臣等拟选聪颖子弟,前赴泰西各国,肄习技艺,以培人材。业于十年七月初三日,专折会奏在案,旋准总理衙门覆奏,不分满汉子弟,择其质地端谨、文理优长,一律送往,每年所需薪水、膏火,准于江海关洋税项下指拨等因,知照前来。

伏查挑选幼童出洋肄业,固属中华创始之举,抑亦古来未有之事。所有携带幼童委员,联络中外,事体重大,拟之古人出使绝域,虽时地不同,而以数万里之遥,需之二十年之久,非坚忍耐劳,志趣卓越者,不足以应是选。查有奏调来江之四品衔刑部候补主事陈兰彬,夙抱伟志,以用世自命,挹其容貌,则粥粥若无能,绝不矜才使气,与之讨论时事,皆能洞烛机微,盖有远略而具内心者。又运同衔江苏候补同知容闳,前在花旗等处最久,而志趣深远,不为习俗所囿,同治二年,曾派令出洋购买机器,该员练习外洋风土人情,美国尤熟游之地,足以联外交,而窥秘钥。以上二员,上次折内业经奏明,均堪胜任,相应请旨,饬派陈兰彬为正委员,容闳为副委员,常川驻扎美国,经理一切事宜。此时不敢遽请奖叙,将来办有成效,再由臣等从优酌保。

至挑选幼童,应在上海先行设局,头批出洋后,即挑选次年之第二批,又挑选第三年、第四年,各批与出洋之员呼吸相通。查有盐运使衔候补知府刘翰清,渊雅纯笃,熟悉洋务,业经檄令总理沪局事宜。所有驻洋及在沪两局,中外大小事件,由陈兰彬等互相商办,各专责成。兹将臣等前奏所未及者,酌拟应办事宜,开列清单,恭呈御览,仰恳饬下总理衙门核覆施行。所有遴派委员携带幼童出洋肄业,兼陈应办事宜缘由,理合恭折会陈,伏乞皇太后、皇上圣鉴,训示,谨奏。

谨将挑选幼童及驻洋应办事宜,分条开列,恭呈御览。

一、挑选幼童不分满汉子弟,俱以年十二岁至二十岁为率收录入局,由沪局委员查考,中学、西学分别教导,将来出洋后,肄习西学,仍兼讲中学,课以孝经、小学五经,及国朝律例等书,随资高下,循序渐进。每遇房虚昴星等日,正副二委员传集各童,宣讲圣谕,广训示以尊君亲上之义,庶不至囿于异学。

一、幼童选定后,取具年貌籍贯,暨亲属甘结收局注册,在沪局肄习以六个月为率,察看可以造就,方准资送出洋,仍由沪局造册报明通商大臣,转咨总理衙门查考。至洋局课程以四个月考验一次,年终分别等第报查,其成功则以十五年为率,中间艺成后游历两年,以验所学,然后回至内地,听候总理衙门酌量器使,奏明委用。此系选定官生,不准半途而废,亦不准入籍外洋,学成后不准在洋自谋别业。

一、出洋委员及驻沪办事所有内外往来文件,应刊给关防。洋局之文,曰奏派选带幼童出洋肄业事宜关防。沪局之文,曰总理幼童出洋肄业沪局事宜关防。均经刊刻饬发,以资信守。

一、每年八月颁发时,宪书由江海关道转交税务司,递至洋局。恭逢三大节,以及朔望等日,由驻洋之员,率同在事各员,以及诸幼童,望阙行礼,俾娴仪节,而昭诚敬。

一、出洋办事,除正副二委员外,拟用翻译一员,教习一员。查有五品衔监生曾恒忠,究心算学,兼晓沿海各省土音,堪充翻译事宜。光禄寺典簿附监生叶源濬,文笔畅达,留心时务,堪充出洋教习事宜。业由臣檄饬遵照,届时随同正副委员一并前往。

一、每年需用经费,查照奏定章程,于江海关洋税项下指拨。洋局用款,下年应用之项,于上年六月前,由上海道筹拨银两,验同税务司汇寄,外洋交驻洋之员验收。其沪局用款,即交沪局总办支销,惟原奏系二十年内,共用一百二十万金,约计每年须六万两,而细加推算,分年应用之款参差不齐,不能适符六万之数,如首数年,沪上设局,幼童齐往用款较巨,第四年竟至八万九千六百余两,末数年,幼童已归用款较减,第十九年,仅需二万三千四百余两。此外,各年递推,亦皆多寡悬殊,兹由陈兰彬等核开清单,某年应用银若干,交江海关道署存照,按年寄洋,仍由该道分析造报,以昭核实。

李鸿章:《李鸿章全集》第2册,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850-85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