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神秘的地域
10767000000076

第76章 “水的另一种存在方式”——冰川

小问号

许多人都想看一看冰川,那是人间的奇景,是水的“另一种存在方式”。想一想,如果没有容器,也没有堤岸来固筑,水还可以用什么的姿态来展示给我们欣赏呢?无疑,冰川是它最美丽、最迷人的一种。先让我们用枯燥的数字来描述一下地球上的冰川。它大约有2900多万平方公里,覆盖着大陆11%的面积,除了南极洲和帕米尔高原外,还有青藏高原、阿尔卑斯山、南美洲山区、格陵兰岛和北极等地区,都分布着许多著名的冰川。它是雪经过一系列变化转变而来的。有的冰体深厚巨大,使得地面的高低起伏都被掩盖在整个冰川之下,有的却像蜿蜒千里的小溪,静卧幽谷……冰川,始终以特有的姿态、方式吸引着人类好奇的目光。那么,冰川会像水那样“流动”吗?为什么称冰川是“雕刻大师”?

寒冷而晶莹的冰,一旦积聚起来,也会创造人间奇迹。

遥远的南极冰川藏着太多的秘密。在巨大的大陆冰盖上,漫无边际的冰流把高山、深谷都掩盖起来,只有极少数高峰在冰面上冒了一个尖。辽阔的南极冰盖,过去一直是个谜,深厚的冰层掩盖了南极大陆的真面目。科学家们用地球物理勘探的方法发现,茫茫南极冰盖下面有许多小湖泊,而且这些湖泊里还有生命存在呢。

有的冰川也喜爱运动。冰是固体,像石头一样,有的世世代代“席地而居”,几乎纹丝不动。可是,事物的天性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也会变化的。有的冰川不安分,往往喜爱运动。1827年,有个地质工作者在阿尔卑斯山的老鹰冰川上修筑了一座石砌小屋。13年后,他发现这座小屋向下游移动了1428米。原来,冰川背负着小屋慢慢地走起来啦。1966年,有一位飞机师在加拿大上空飞越史提尔山时,看见一条非常壮观的冰川,正以每小时两英尺的速度有规律地向前冲行。

那么,冰川为什么运动?它的运动速度有多大?科学家研究发现,冰川运动的速度,日平均不过几厘米,多的也不超过数米,以致肉眼发觉不出冰川是在运动的。格陵兰的一些冰川,运动速度居世界之首,有的每年运动近千米。许多科学家都认为,冰块厚度达到30~45厘米时,便会起变化。晶状冰在冰川深度遭受重大压力时,变为半可塑性,受到地心引力开始流动。可是,地球的重力、地球的坡度和太阳的热量等因素对冰川的运动,能起多大作用?神秘的冰川始终绷紧着冷冰的面孔,让科学家至今也捉摸不透。

有的冰川很像高级的雕刻大师。看过冰川的人,都会被冰川奇景所震撼。它塑造了许多令人销魂的独特美景,像深不可测的冰井、冰漏斗、阴森寒冷的冰隧道、曲折迷离的冰洞、绚丽多彩的冰下喷泉……尤其是那些玲珑透明的冰洞,仿佛地下水晶宫,有的像冰钟乳,有的像冰笋,有的像冰蘑菇,有的像冰柱……真是千姿百态,仪态万千,成了大自然对人类最美的馈赠。珠穆朗玛峰和希夏邦马峰地区的很多大冰川上,发育了世界上罕见的冰塔林。它们一座又一座,有的高达数十米,有的矮不及膝,有的像西安的大雁塔、小雁塔的塔尖,有的像埃及尼罗河畔的金字塔,有的像僵卧的骆驼,有的又像伸向苍穹的利剑,寒光逼人。由于冰的结构不同,它们有的像水晶,有的像白玉,有的像蓝宝石,五光十色,精美绝伦。

有的冰川还会生长。按照常理,气候变暖,冰川应该慢慢缩小。可是在1937年,人们发现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一条冰川,在三年时间里延伸了21千米。

水,千娇百媚,变化多端,以小溪作为载体,它就清新婉约,十分可爱;以江海作为载体,则汪洋奔放,尤其以洪流、海啸等面孔示人时,简直是威力无比,令人恐慌了。惟独以冰川作为载体时,它才是那样圣洁、神秘和耀眼。

“小档案”

由于全球气候逐渐变暖,世界各地冰川的面积和体积都有明显的减少,有些甚至在慢慢消失。非洲肯尼亚山冰川失去了92%,而西班牙在1980年时有27条冰川,现在减少至13条。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脉在过去一个世纪已失去了一半的冰川。我国天山的冰川也约有22%的体积在过去40年渐渐失去。20世纪80年代,由于珠峰地区对外开放,在该地区登山、探险、旅游的人数迅速增加,喜马拉雅山的冰川正在加速消融着,科学家预计,在未来35年间,喜马拉雅山冰川面积将缩小1/5.科学家认为,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冰盖和山地冰川的融化,是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10~25厘米的原因之一。如今,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的数值正在不断增加着。如果南极冰盖发生崩解,会引起全球海平面上升近6米。如果南北极两大冰盖全部融化,其结果会使海平面上升近70米。那样的话,所有的沿海地区都将变成汪洋大海,美国纽约只能剩下联合国大厦和几座摩天大楼的楼顶,法国巴黎也许只能看到埃菲尔铁塔的塔顶,而荷兰、英国等几十个低洼国家将不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