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神秘的地域
10767000000074

第74章 守泉待虾——虾泉

小问号

在暗无天日的洞穴里流出一条条肥美的鱼儿,这是一件多么神秘、幸运的事。可是,在广西右江北岸虾山的山脚下,还有个奇特的洞泉——“虾泉”。这个“虾泉”,在距离广西平果县城28千米的果化镇思案屯旁,因为这个洞穴一年四季天天产虾,因此而得名。那么,虾泉里为什么会产虾?人们是怎样来捕捉虾泉里的虾?为什么捕虾也是一条神秘之旅?

虾泉是人间奇景。在右江岸边有一个普通岩洞,洞口离江水面有一米多高,泉水清澈明净,一股清泉从洞里喷涌而出,流入右江,泉水冬暖夏凉。群虾就从这清泉里喷涌而出……这里就是虾泉。

虾泉里的虾游出了一条神秘之旅。夜晚,一只只大虾,从右江岸边沿着泉溪慢慢地向虾泉游来。先是稀稀落落,然后是成群结队,最后是密密麻麻。尤其是靠近午夜时分,虾群便云集在江水和泉水汇合的浅水洼里。在朦胧的月光下,无数只小米粒般的虾眼,就像万颗小珠闪烁着红光,神秘异常……当虾涌到泉口下30多厘米高的水波时,稍停片刻。接着,虾群争先恐后地逆水奋进。被泉水冲下来,一次不成,又接连二次三次拼力上溯,那种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令人叹为观止。待虾群冲上泉口以后,便“悠然自得”地进入泉水深处,从此便不知道什么时候再重新出泉了。

捕虾对外行人来说,也是一条神秘之旅。逮鱼摸虾是一项技术,而守泉待虾更需要一定的本领。捕虾的人并不是把虾笼安装在泉水流出的道口就万事大吉了。一是要掌握捕虾的季节。虾泉的出现已有几百年了。每年农历3~4月,是虾泉产虾最多的季节。如果是大雨过后,河水浑浊,又是月黑风高的夜晚,那产量就更高了。五月初的一个夜晚就装得40多斤。有时一个夜晚就能捕到80~100斤。夏秋季节也有虾,但由于虾泉被上涨的洪水淹没了,只能用网来捕捞。冬季,很少有虾了。人们根据虾的习性,总结出了一整套的经验,还编成了顺口溜在当地“虾民”中传唱:“白日虾公不离窝,天越黑暗虾越多。3月4月无月夜,一晚来虾两大箩。”二是要把握好捕虾的时间。虾是喜欢夜间活动的,而且夜间逮虾不难,在泉口,只要安上一个虾笼,坐在泉边,就完全可以“守笼待虾”了。可是,必须懂得一点科学,知道虾子不仅胆小,而且是特别怕光的。即使是晚上装笼捕虾时,也不能长时间照电筒。不然,就会把虾吓跑。在朦胧的月光下,隐约看见群虾汇集到泉水流下的地方,然后沿着流水两边的石壁争先恐后往上爬,一直进到虾笼。

虾泉里的虾比一般虾的脚短肉肥,而且煮后味道具有香、脆、肥、嫩的特点,这不仅为当地带来财富,也使虾泉更富盛名。在美丽的右江沿岸,这样产虾的洞泉特别多,至于为什么这个地方的洞泉会产虾,这个洞虾体态和味道为什么特别?这些答案还有待于人们去一一寻找。因此,许多人来到平果县观光考察的时候,都不会忘记看一看神秘的虾泉,都想品尝一番神秘的美味……

“小档案”

为什么会有鱼泉、虾泉呢?原来,像鱼泉、虾泉这些地方都是石灰岩地带,地层发生褶皱、断裂,经雨水长期淋蚀,形成了无数的地下河,地下河的河水通过洞口往外流淌,称为流泉。当暗河与天坑(垂直的山洞)、地表河流相沟通,涨水时,鱼虾就有机会从池塘、水库、溪流、河源进入暗河。暗河里冬暖夏凉,鱼虾选择最有利生活的回弯处,成群结队地留居在“小天地”里,越夏过冬很少露脸。当春雷响,流水急的时候,水里的鱼虾受到惊吓,于是,跃然而出,便成了鱼泉、虾泉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