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神秘的地域
10767000000060

第60章 “力拔山,气盖世”——黄河“揭底”

小问号

“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5000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每当我们唱起名曲《黄河颂》的时候,就会沉浸在对黄河的无限追忆之中。它在华夏儿女的心目中是一条母亲河,早在远古时期我们的先祖就在这里生活、奋斗和繁衍,诞生了反映中华民族智慧和标志古代文明的科学技术、发明创造、文学艺术等。“九曲黄河十八弯”,这是大家共知的,可是为什么有一段奇特的河域能“力拔山,气盖世”,把河底的淤泥突然卷起,浩浩荡荡地送到远方,并冲出数米深的河床?这种巨大的力量来自哪里?

提起黄河,许多人最先想起的也许是著名的壶口瀑布,黄河在这里以雷霆万钧之势,奔腾过来,咆哮而去,壮观得撼人心魄。其实,黄河不仅有这样的豪放之美,还有迷人的神奇之美。

“神龙见头不见尾”。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一直在寻找黄河的神秘源头。公元1280年11月4日,元世祖忽必烈派都实带领一队人马到黄河源进行正式勘察和研究,经过几个月的跋涉,最后认定星宿海为黄河之源。清朝,康熙皇帝为了弄清黄河源头,派人进行考察,越过了星宿海,找到星宿海的水还有卡日曲、玛曲、扎曲这三条河作为上源,可惜仍没有确定哪一条河是它的源头。1952年,黄河水利委员会组织河源勘查队,在项立志、董在华等率领下,历时4个月,经查考历史文献,访问当地牧民,并实地测量,确认历史上所指的玛曲是黄河正源。1978年黄河水利委员会南水北调勘查队、南京地理研究所和南京大学地理系湖泊勘查队,再次对河源地区进行调查研究。与此同时,青海省人民政府和青海省军区邀请有关单位组成考察组,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考察,提出了将卡日曲作为河源的建议。1985年黄河水利委员会根据历史传统和各家意见,确定玛曲为黄河正源,并在约古宗列盆地西南隅的玛曲曲果,东经95°59'24“、北纬35°01'18”处,树立了河源标志。瞧,这是一个多么漫长而艰辛的历程,为一睹它神秘的源头我们付出了多少努力!

可是,关于黄河神秘的“揭底”现象至今还无法揭底。

从山西省龙门到陕西省潼关之间的黄河,每过七八年的夏季,就会有滔滔洪水把河底数米厚的泥皮揭起冲走,当地群众和科技人员称这种现象是黄河“揭底”。这段河道长约132公里,像一个纺锤的形状,呈南北走向。这段河流的上游百条支流把大量的泥沙带入河道,在这里沉积,越聚越多,越积越厚,时间越长,河床就抬得越高,眼看滔滔不绝的黄河水就要溢堤而出,冲毁岸边的村落、植物和动物。可是,随着一场大暴雨的来临,奇迹就会立即发生,每秒800立方米的大洪流凶猛而至,把河底数米厚的泥皮像墙一样直立起来,很快又把它吞没、卷走,满河开花,响声如雷,这种盖世少有的气势、这股拔山的力量,令人惊叹万分!原来让沿岸人民忧心和惧怕的淤泥,在几小时至几十小时内被冲得无影无踪,一条几米至十几米深的河床诞生了,而后滔滔洪水裹挟着成块、成片的淤积物,浩浩荡荡地奔向大海,一去不回头……据专家测定,黄河“揭底”时掀起的河床泥皮竟然平均高出水面3~5米,每立方米洪水中含有900多公斤的泥沙!想一想,这需要多大的力量,这又是多么壮观的奇景!

那么,黄河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奇异的现象?从20世纪40年代到80年代,就有多次这样的奇事发生,最大的一次是1964年,滔滔洪水竟然像猛兽一样难以控制地冲出了河堤,把河东100万亩滩地也全部卷走,可是人们却找不到发生这种现象的真正原因。当地有的百姓说这是“龙王”发怒,这当然是一种迷信。科学家认为,发生这种现象与这段河床的形状有关。

现在,我们还是无法解释这种神秘现象。不过,这段黄河能够自己为自己疏通的神秘自洁能力,不仅使古老的龙门渡口、大禹渡口和风陵渡口等一直沿用至今,而且为我们留下了一段神秘的河域,让人遐思绵绵,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小档案”

黄河是一道最灿烂的文化风景线。150万年前,西候度猿人在现在的山西省黄河边的芮城县境内出现,100万年前的蓝田猿人,30万年前的大荔猿人在黄河岸边捕鱼狩猎,默默的为黄河文明耕耘;7万年前山西襄汾丁村早期智人,3万年前内蒙古乌审旗大沟湾晚期智人,为古老的黄河文明播种;距今10000~7000年的细石器文化遗址、7000~3700年的新石器文化遗址、3700~2700年的青铜器文化遗址和出现于公元前770年的铁器文化遗址等几乎遍布黄河流域。从中石器时代起,黄河流域就成了我国远古文化的发展中心,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创造发明了人工取火技术、原始畜牧业和原始农业,黄河文明已经长出了幼苗;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这些帝王统领着中华民族,收获了火药、指南针、造纸、印刷术,唐诗、宋词、元曲等黄河文明中金果子,不仅哺育了华夏儿女,也恩泽世界,促进了全人类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