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神秘的地域
10767000000039

第39章 在那蝴蝶飞舞的地方——吴哥窟

小问号

在蝴蝶飞舞的丛林里,掩映着精美绝伦的建筑;在万人景仰的国旗上,描绣着珍贵的建筑图形。它就是吴哥窟。有这么高的礼遇,又有这么一个浪漫情景的建筑,在世界能有几处?应该说,无人能够媲美。吴哥窟被称为世界上七大奇迹之一,与我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并称为“东方四大奇迹”。可是,它为什么会建筑在200平方千米的莽莽丛林中?为什么会在长达400多年的岁月长河中,突然消失在浓密的热带丛林中?虽然它的建筑造型已经贵为一个国家的标志,而且许多国家都投入大量资金来维护它,但是一些解不开的谜团仍然使它成为最神秘的地域之一。

柬埔寨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国的史书上很早就有有关这个国家的记载。公元802年,国王嘉亚娃曼二世统一了高棉王国,把首都定在洞里萨湖的北岸,定名为“吴哥”。“吴哥”出自梵语,意思是“首都之城”。9~15世纪,吴哥王朝盛极一时,统治着这块土地,称霸东南亚地区。当时,吴哥诸王大兴土木,于是留下了世间奇迹——吴哥城、吴哥窟和女王宫等600多座印度教与佛教建筑风格的寺塔。那么,吴哥窟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据史料记载,高棉国王苏耶跋摩二世动用了30万劳工,出动了全国最好的工匠、彩绘师、建筑师及雕刻家,历时37年才建成吴哥窟。这座寺庙,一共用了30亿吨石头,其中有的石头重达8吨。吴哥窟结合了高棉寺庙建筑学的两个基本的布局:祭坛和回廊。祭坛由三层长方形有回廊环绕的须弥台组成,一层比一层高,象征印度神话中位于世界中心的须弥山。在祭坛顶部矗立着按五点梅花式排列的五座宝塔,象征须弥山的五座山峰。寺庙外围环绕一道护城河,象征环绕须弥山的咸海。吴哥窟是12世纪吴哥王朝极盛时期的代表作,是柬埔寨人民的骄傲。

吴哥窟自有它的神秘之处:

一是吴哥窟到底是什么样的建筑?有的人认为,吴哥窟是一座供奉毗湿奴神的寺庙,既是王室的宫廷,又是宗教圣地和文化活动中心。可是,有的学者不同意这种观点,认为它是皇陵,并提出了三条理由。第一,吴哥古迹中大多数寺庙朝东,面对朝阳,吴哥窟却正门朝西,面向日暮;根据荷兰考古学家博施的研究,印度和爪哇的殡葬风俗,墓地一律朝西,祭祀的寺庙则朝东。第二,画廊浮雕反时针方向排列,是印度教葬礼时在墓地巡行的方向。第三,吴哥窟画廊中苏耶跋摩二世与毗湿奴神相貌相似,暗含日后升天成毗湿奴长驻毗湿奴神殿之意。

二是吴哥窟为什么“得而复失,失而复得”。据史书记载,我国元代航海家汪大渊在1330年~1339年间曾游历吴哥,称吴哥窟为“桑香佛舍”。这表明在14世纪中叶,吴哥窟已改为佛寺。汪大渊还报告吴哥窟有“裹金石桥四十余丈”,十分华丽。到了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派遣尹绶出使真腊,也中途经过吴哥窟,还绘画成图上报给皇帝阅览。第二年,吴哥窟就被高棉人神秘地遗弃在密林中……到了1586年,旅行家安东尼奥·达·马格达连那游历吴哥,向葡萄牙历史学家蒂欧格·都·科托报告其游历吴哥的见闻:“城为方形,有四门有护城河环绕……建筑之独特无以伦比,其超绝非凡,笔墨难以形容”。可是达·马格达连那的报告被世人视为天方夜谭,没有人关注它。历史的车轮辗转几十年后,到了1857年,驻马德望的法国传教士夏尔·艾米尔·布意孚神父(1823年~1913年)在他的作品《1848~1856印度支那旅行记,安南与柬埔寨》中也兴奋地描写了吴哥窟,可是还没有人注意它。1861年1月,吴哥窟才迎来无法忘却的日子!那一天,法国生物学家亨利·穆奥为寻找珍奇蝴蝶,来到印度支那地区(当时,那里是法国的殖民地)。他和4名当地土著人深入到浓密的丛林中,沿着湄公河逆行而上。一路上,穆奥欣喜若狂,因为他看到了从来没看过的奇花异草、珍奇昆虫。而这一切对土著人来说,根本不足为奇。几天后,当他们一行5人来到了一片阴森的密林前时,土著人便停了下来对穆奥说,前面的密林里有幽灵,进去的人从来都是有去无回。穆奥不相信土著人的话,开玩笑地说:“哪来的幽灵?要真的有幽灵,我们就更要往前去,把它捉回来。”土著人告诉他们,幽灵就在林中的大城堡里面。呀,丛林里怎么会有大城堡呢?生物学家更加好奇了。经再三劝说,土著人带着生物学家小心翼翼地走向密林深处,终于发现了5座宝塔,就像5朵莲花一样盛开在密林里。这就是在热带丛林中隐身400多年的吴哥窟。1866年,法国摄影师艾米尔·基瑟尔第一个把拍摄的吴哥窟照片对外公布,使吴哥窟的风采终于展现在人间。那么,吴哥窟这座宏伟壮观的建筑,雕刻美轮美奂的都城,万人膜拜的圣殿,为什么会被高棉人遗弃?史书为什么不着一字?想一想,从15世纪初突然人去城空,到19世纪穆奥发现这个遗迹以前,连柬埔寨当地的居民对此都-无所知,一个有着曾经繁荣过600年的王朝怎么会突然神秘失踪?当年此地的近百万人又搬到了何处,还是天灾人祸突然消失?密林深处,无数人来来去去,辗转难眠,却始终找不到答案。

400多年春去春回,无数美丽的蝴蝶飞来舞去,却没有一只肯泄露吴哥窟的秘密。

“小档案”

吴哥古迹包括大吴哥(吴哥城)、小吴哥(吴哥窟)和女王宫等。吴哥窟据大吴哥大约3000米,占地长1.5千米、宽1.3千米,因为比吴哥城小得多,所以人们又叫它“小吴哥”。吴哥窟的主体建筑在一个石基上,共为3层,约有20层楼那么高。4座小宝塔分布在二层的四角。底层有大型的精美浮雕组画长廊,题材为印度的两大史诗《罗摩衍娜》和《摩诃婆罗多》,以及苏利亚拔摩二世的生平事迹。二层有4个供国王沐浴的水池,三层则供国王朝拜之用。吴哥窟远看只是一座平直的,仿佛径直走就能到达中心的庞然大物。然而,事实并非像人们想象的那样。走近后就会发现,这是一座多层回廊环绕、浮雕精美神秘、逐层上升的高塔群,错落有致,中心突出。吴哥窟的装饰浮雕丰富多彩,遍布于回廊的墙壁及廊柱、窗楣、基石、栏杆之上,铺天盖地而来,令人目不暇接。当你来到这个四壁皆画的世界里,深深地感到——真实、虚幻、喜悦、苦楚,这八个字所描述的境界尽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