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神秘的地域
10767000000031

第31章 诞生猛犸的冻土——“天然的冷藏库”

小问号

“西伯利亚”在我们心中就是“寒冷”的代名词,“天然的冷藏库”。如果让我们的思维像鸟一样展开翅膀飞翔,“纷纷扬扬的大雪”、“千年不化的冻土”、“躲在云层背后的惨白的太阳”等与寒冷有关的景象无不一一跳入眼帘。其实,作为神秘的地域,它不仅有冰雪、寒风、冻土,更为诱人的,那里曾是冰河世纪动物猛犸的故乡呢。那么,猛犸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为什么在那么寒冷的地域会出现它们活动的身影?又为什么突然撒手人世,再也难觅踪影?还有哪些奇景奇观在西伯利亚不断上演?这一切,使遥远的西伯利亚披上了神秘的外衣……

猛犸,是一个来自俄罗斯的古字,原意是“地下潜伏的事物”,是一种最负盛名的史前哺乳动物,估计在距今180万年前就出现了,大约在1万年以前的末次冰河期结束前终于亡种灭族。尽管它的足迹遍布北半球的北部地区,包括我国北部也有发现。可是,真正让人类认识它,还得归功于西伯利亚那片寒冷的冻土。正是这个巨大的“冷藏库”让我们看到了保存完整的猛犸尸体。

西伯利亚地处中高纬度,气候寒冷。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和短暂。在它的北部冻土里发现的20多具猛犸尸体,竟然能够连皮带肉地冷藏着,比人类现在的冷藏技术丝毫也不逊色。不但没有变质,肌肉的血管里还充满了血液,在胃中仍有许多没有消化的青草和树枝等食物,嘴里居然找到了一束没有下咽的青草呢。

1977年6月,在西伯利亚的东北部的冻土里,人们发现了一头完整的小猛犸象尸体。标本至今还冷藏在列宁格勒。科学家从它的右大腿肌肉里提取白蛋白进行研究,发现它和亚洲象、非洲象的白蛋白差不多,说明它们是同一个祖先进化而来的。当年,猛犸依靠皮下厚厚的脂肪和身上浓密绒毛层,以及绒毛层之外被覆的长毛层在冰天雪地里纵横驰骋。它的故事,很容易让我们想起曾经称霸一时的恐龙。

2002年的夏天,西伯利亚东北的雪地里,一位猎人无意间在尤卡基尔村东南方的河边冻土里找到了一枚约40厘米长的乳白象牙(猛犸也是象的一种)。他想,真是意外之喜,能在冰天雪地里采撷到象牙。可是,后来愈挖愈惊人,经过长达三个多月的挖掘,一头庞然猛犸竟在摄氏零下30度的永久冻土中逐渐显露出来……

2007年5月的一个早晨,在西伯利亚西北部的亚马尔半岛上,一位驯鹿牧人和三个儿子站在尤里别伊河的一座沙洲上,围着一具小兽的尸体议论起来。这是一头幼年猛犸。随着气候变暖,冰层渐渐融化,当地的族人每年夏天都会发现象牙,可是能够发现一头完整的,而且保存得这么完整的猛犸,是不敢想象的。除了毛发和脚趾甲不全外,这头猛犸几乎是完美无缺的。

随着一具具冷藏的猛犸尸体被人们发现,这种已经灭绝的动物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专家们推测,大约350万年前,它的祖先走出非洲,迁徙到亚欧大陆各地,适应了森林、草原和大草原等生活环境。可是,由于最后一次冰河期的来临,猛犸没有足够的时间向南迁移,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便相继遭遇了灭顶之灾。值得庆幸的是,西伯利亚厚厚的冰层终于保存了它们的尸体。在永久的冰冻中,清晰地还原了它们当年的英姿。

西伯利亚也并非都是冰原。这里还可以找到突兀的岩石,高达100米的悬崖峭壁。如果喜欢登山和攀岩运动,在西伯利亚也能找到自己的兴奋点。西伯利亚也并非永远冷若冰霜,如果是夏天来到了它的南部,那又是另一番情景。有时候气温竟然能高达30度,水里还可以游泳呢。这里还有众多的水电站,人们利用它来发电、供水等。水,让西伯利亚立即变得滋润、细腻和温馨。

西伯利亚的严寒固然出名,作为神秘之地,它还有另一个面孔呢。这里也并非是银妆素裹的皑皑荒原,夏季也有土壤融化成薄薄的湿土,弱小的植物生命便抓住这个难得的时机,拼命地扎根、生长。在冷风的袭击下,它们长得又矮又小。可是如果旅行的人从西伯利亚的北方开始向南跋涉,越向南就会越感到神奇,竟然会有桦树和落叶松等茂盛地生长着。在呼啸的北风中,它们欢快地伸展着绿色的枝叶,成为西伯利亚最为诱人的美景之一。在西伯利亚的高原上,人们还能时常看到各种鸟类飞行的倩影,以及驯鹿、北极狐、旅鼠等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出行的足迹。它们的行动打破了这里的沉寂,也给寒冷的西伯利亚带来了生机。

亿万年来,西伯利亚始终以“冷藏库”的独特方式存在于北半球,为绝迹的留下了宝贵的生命本色,为活着的不断创造生命奇迹。

“小档案”

西伯利亚是猛犸的故乡。可是,在西班牙的洞穴里,人们发现了3万年前人类在崖壁上用红赭石画的猛犸轮廓图。在法国的洞穴岩画上,也发现了1万多年前的猛犸雕刻。这些猎手兼美术家的作品,把猛犸刻画得栩栩如生:高而圆的头顶,高耸的肩峰,下塌的屁股,粗长的毛和向上弯曲的牙……它的真实性,也由西伯利亚“天然的冷藏库”里保存的猛犸得到了全部证实,让我们惊叹祖先们的艺术才能和猛犸当年的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