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神秘的地域
10767000000029

第29章 风留下杰作的地域——沙漠

小问号

沙漠是地球上干旱气候的产物。全世界有10%的陆地是沙漠。我国的沙漠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11%。辽阔的沙漠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的不幸之地。它使人类的生存空间变小,吞没农田、村庄,埋没铁路、公路等交通设施,甚至吞噬了无数美好的生命。因此,人们往往憎恶沙漠。不过,沙漠也给人一种壮美的感觉,有的沙漠还成为人们的游览区,因为风在那里留下了自己的“杰作”:沙丘、沙岭、沙山,五花八门,五颜六色,远远望去,沙漠就像波浪起伏的大海,无边无际,神秘迷人……

风是无形的吗?风果真是来无影、去无踪吗?不。在茫茫沙漠上,我们随处可以发现它的存在,还能欣赏其得意之作呢。

由于沙漠地区地表植物十分稀少,风在这里就显得特别猖獗。据统计,五六级以上的大风,一刮就是几天,沙子也随风飘荡,形成伸手难辨五指的“沙暴”。这样的沙暴每年至少几十天,甚至上百天之久。沙漠上平时只要有一点小风,沙尘就会沿着地面飘动飞舞。阳光下,它就像一束闪动着的火焰;在阴天,它又像一块飘动着的绸布。沙粒随风飘扬,堆积起来,就形成了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沙丘,有时四股力量相近的风同时吹向沙山,就像有四根看不见的柱子从四面把沙山支撑着,牢固地站在原地,变成了金字塔般的沙山了。

沙漠里常常有旋风在肆虐,风卷着沙粒,在旋转变化,远看好像袅袅直上的青烟,近看又像顶天立地的钢柱。过一会儿,沙柱不见了,青烟消失了,变成了一朵大莲花状,花瓣一点点拉长,成了一只大“漏斗”。另一股旋风又刮着沙粒上升,在空中又出现像一把半张开的“雨伞”。沙丘的图案轮廓在不断变换,有沙堆、沙包、沙岭、沙山等形状。它们有的像斗,有的像盾,大多数像弯弯的月牙,朝同一方向排列着。还有一些沙丘竟然像金字塔,四条棱脊,四个坡面上,顶着一个刀尖股的塔峰。它卷着细沙,漫天飞舞,就像有许多支画笔在无边无际的空中勾画,画出一幅幅美丽的图形。

风既然是沙漠上的绘画大师,可是它会调剂颜色吗?当然不会。可是沙漠挺配合的,天生就有各种色彩供它选用呢。沙漠并不只是一般人想象中的黄色,还有红色沙漠、白色沙漠、黑色沙漠,以及令人难以置信的彩色沙漠。

澳大利亚辛普森沙漠就是红色的。这个沙漠由于铁质矿物长期风化,使沙石上包了一层外衣——氧化铁,在阳光的辉映下,红得耀眼。美国的新墨西哥州的路索罗盆地,有一大片奇特的白沙漠。从空中俯瞰,四周几百千米除了少数几种顽强扎根于沙海的植物外,展现了一个银白色的世界。那里的动物如蜥蜴、囊鼠和几种昆虫,为了适应严酷的环境,身体都变成了白色的了。更令人惊讶的是,在朝阳或夕阳辉映下,大沙漠成了巨大的反光镜,将七彩的光谱一一分滤扩散,红、橙、黄、绿、青、蓝、紫,宛如七色彩虹,又像是一个光怪陆离的神话世界。这种白色沙漠是一种石膏矿常年风化后,结晶成洁白的微小颗粒,为沙漠增添了一种浪漫的风情。中亚的卡拉库姆沙漠是黑色的。它是黑岩层沙化而成的,呈现出棕黑色,整个大沙漠阴沉沉的,无边无际,让人看起来会有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美国亚利桑那州中北部,有一片有“沙漠公园”之称的“彩色沙漠”。这个沙漠面积约1.9万平方千米,离大峡谷不远。这里大部分地区为海拔1500米以上的沙漠荒野,地势起伏,点缀着孤山、台地、小丘和河谷。由于当地温度差别极大(41℃到零下30℃),风化作用十分强烈,在光秃的崖壁上刻蚀出各种奇特的造型,宛如人工雕刻一般。其中千变万化的沙漠色彩,像染上了各种颜色,在阳光照耀下,形成了罕见的自然奇观。加上热、光和沙尘的影响,使沙漠呈现出蓝色、紫水晶色、黄褐色、红色、淡绿色和灰色,辉煌灿烂,五彩纷呈。在热气蒸腾之下,这些色泽又会凝聚成各种颜色的烟雾,熠熠发光。随着阳光照射角度的改变,色彩也时时变化,色调有浓有淡;雨后天晴,颜色尤为明丽鲜艳,景色令人赞叹不已。

风在沙漠上留下了造型各异的图画,甚至是彩色的画,这难道不可爱、不神奇吗?

“小档案”

在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塔里木盆地中部,有一片广阔无垠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它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也是最干旱的沙漠。沙漠中布满了一个个高低起伏的巨大沙丘,犹如大海波浪,一眼望不到边,空中看不见炊烟和飞鸟。沙丘的形状多种多样,一般高达100米左右,最高约有300米,有的简直是一座沙山。塔克拉玛干沙漠也是世界上流动沙丘所占比例最大的沙漠。其中85%为流动沙丘。沙漠中的流动沙丘比例这么高,这在世界上也是非常少见的。一半左右的面积都是高大的沙丘复合体,高达50米,个别可达成100米以上。有金字塔沙丘、复合型沙垅、复合型沙丘和穹状沙丘等。沙丘也有大有小,最大的撒哈拉沙漠中的沙丘长有5千米,高达430米,一般也有几十米高。有趣的是,这个庞大的沙丘顶上还有一个平台,人们还可以爬上沙丘在平台上休息哩!